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2: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7:25
唐太宗懂得济世安民,他积极总结经验,吸取隋亡的教训,深刻懂得君民关系,提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他即位后深知百姓经历隋亡社会动荡后急需休养生息,倡导较低赋税,积极发展生产,让百姓能够安稳生活,让国家稳定下来。
他宽容大度,任人唯贤。他在即位后,没有对太子东宫的和势力人进行清算,因为他知道这样可能会使朝局动荡,所以选择化解矛盾,宽容大度的对待他们。而且对太子原来有才华的手下还予以重任。
他恪守己心,勤俭治国。唐太宗即位之后,积极精简*机构、倡导勤俭治国,他自己率先作为表率,没有建立新的宫殿,住着隋朝时期的较为老旧的宫殿。同时,他还禁止铺张浪费的厚葬习俗,明确提出要求,让五品以上*和皇亲贵族都要严格遵守。唐太宗明令禁止铺张浪费。所以,在大臣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节俭的风气,出现了许多廉俭大臣。如户部尚书戴胄,由于生前生活简朴出了名,死后家里连个祭祀的地方都找不到。
从谏如流。他虚心纳谏,时刻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记在心里。这就使得他在位期间大臣们敢于进谏,国家治理也越来越好。其中魏征是最有名的谏臣了。魏征在职期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两百多次。每一次唐太宗都是慎重的思考、采纳他的意见。魏征死后,唐太宗还感叹道:“以铜为镜,可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镜矣!”
唐太宗懂得自我反省。唐太宗在晚年的时候也犯了不少错事。他也开始热衷于兴建宫殿,他还两次征讨高丽,动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皆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造成了劳民伤财的局面。但他懂得去反省自己的过错,难能可贵。他对太子李治教诲时反省了自己的一生:“你应该从历史中找古代的贤明帝王为学习的典范,像我这样的不足以效法。我做了许多错事,比如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常有兴造,犬马鹰隼没有不去的地方,行游四方又劳民伤财,这都是大错,你不要以为这都是好事,总想学着去做。”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创造贞观之治,流芳千古跟他的治国之道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许多优秀的行为值得现在的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