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分)财政与金融两个问题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4 11:34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6:41
我们国家货币*的三大工具,也是货币*的三*宝,分别是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由国家*银行制定并实施,*银行是一个独立于*之外,但又是*的一个机构(*理财机构),却又不完全听命于*。*银行控制着货币的供给,也就是说*银行在控制着货币供给的水龙头,打开水龙头这个钱就从而流出来,如果拧紧的话,这个钱就收走。水龙头怎么打开的?靠的就是货币*的三大工具。
1.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的机构制定的存款规定,即存款准备金率,强制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
当我们把钱存进商业银行的时候,如果法定准备金是10%,假如我们存100块钱,商业银行有90块钱可以贷出去,10块钱要交*银行;法定准备金是5%的话,商业银行可以贷出95块钱,剩余5块钱必须交*银行。
这上缴到*银行的10块钱与5块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是以防商业银行出现信贷危机时。当商业银行不能提供客户所需取回的存款时,商业银行可以向*银行贷款,所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上缴到*银行的存款,*银行就成了商业银行的银行。
那么*银行是如何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来调节市场的呢?
如果我们拧紧了水龙头,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比如*银行觉得经济有点太热了,放的款太多了,要产生通货膨胀,甚至通货膨胀太高了,它准备拧紧水龙头的时候,你们想从5%-10%的时候,或者是10%-15%的时候,如果升了10%,是不是原来带95块钱现在只能带85块钱了。可是银行已经把钱贷出去了,银行就按照原来的法定准备金率,把钱都已经贷出去了,以前比如有一个亿,我按照这个数已经贷了,一个亿的95%,可以贷多少?九千五百万。你现在可以贷多少?八千五百万,要收回多少钱?这时你要企业中必须赶快把钱收回来,我必须交*银行。
当*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开水龙头容易,关上难。用这种方式关难,这是非常强烈的手段。等我们哪一天在新闻上在财政新闻上,听到*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时候,这就是非常强烈的措施出现了,银行将处于非常困难的状况,因为钱都贷出去了。所以这个手段不经常使,但是知道,这是一个手段,但是不能经常使。它向下我们一直在向下,很低了。说明这个钱一直大量的向下放。如果这个钱要向上收的情况之下,这时钱已经都放走了,除非银行还没有贷出去,你可以交,如果银行把钱贷出去,等于告诉所有的企业把钱赶快回来,我必须交*银行。这样的话就会引起非常强烈的手段。只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的。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十多年来,经历了四次调整,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货币投放过多的状况。目前,*银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方向是要逐步恢复存款准备金支付清算和作为货币总量*工具的功能,改变原来主要功能不在*货币总量而在发挥集中资金,调整信贷结构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具有如下优点:(1)*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准备金*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银行日常*货币供给的工具,*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2. 再贴现*
贴现,是票据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取现款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再贴现,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银行作的票据转让。
贴现是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再贴现是*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转让有效票据——银行承兑汇票为前提的。
*银行贴现率,是它一个控制货币供给闸门的一个手段之一,是货币*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贴现率。利率是由谁来决定的?在市场经济的过程,利率不是由国家来决定的,也不是由*来决定的,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不是*银行来决定利率,*银行不能决定利率?这个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市场经济价格最基本的,就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手,所有的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既然利率是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银行决定,那么*银行到底能决定什么呢?它能决定的只有贴现率。*银行通过贴现率来贴现率来调节市场,影响利率,那么*银行是如何操作的呢?
假若*银行规定贴现率5%,那么商业银行在向*银行贷款时就要支付*银行5%的贷款利息,商业银行再向个人或企业外贷时,为了保持利润,商业银行就会以高于*银行贴现率5%的贷款利率外贷,如6%,如此一来,*银行根据市场货币需求制定贴现率,再通过商业银行利用市场自动调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银行,这就**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业务的最大缺点在于它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的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的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的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因此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加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
3. 公开市场业务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Operation,也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目标的一种货币*手段。
如当*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便卖出债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则央行买入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第一,*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和准备金*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依弗里德曼之意,*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意向的误解,因而,也不会造成经济的不必要紊乱。这就可以使*银行连续、灵活、不受时间数量方向*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的紊乱,即使*银行出现*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这是具有强烈“告示效应”的再贴现率*和准备金*所做不到的。第三,*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它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另外,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普遍运用,广泛地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张*银行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准备金制度和进行再贴现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它*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它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三种工具当中*银行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因为这项*比较温和,对经济起微调,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都是相对强硬的手段。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国家的*银行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在改变的时候,一般都被看作是宣布货币*有重大的变化。非常情况之下不怎么使这两种。
贴现利息=100万*2%*60/360=3333元 贴现金额=100万-3333=996667元
1/(20%+2%)=4.55 1/20%=5 10000/(1+20%)=8333.33元 10000*4.55=45500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06:42
一楼答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