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成书时间?有考据的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4 09: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15:06
《鬼谷子》写信对代垮惟奢鸯证研究任何一本著作,首先必须搞清它的写作时代。《鬼
谷子》是一本著作权有争议的书。有人说,它是鬼谷子本 人所作。有人说,它是苏秦所作。有人说,它是部伪书.成于六朝时代的好事者之手。
最早著录此书的《隋书•经籍志》,明确承认此书为周世隐士鬼谷子的著作。它说:"
《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鬼谷子,周世隐于鬼谷。"萧梁时代注释《鬼谷子》的乐壹,
提出了著作权应归属苏秦。以上两种意见,或认为《鬼谷子》是鬼谷子本人的著作,或认为
是苏秦的著作,其共同特点是承认《鬼谷子》是先秦时代的纵横家的著作。故《四库全书总
目》云:"旧本题鬼谷子撰。《唐志》则以为苏秦撰。莫能详也。其书为纵横家之祖。"
中唐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辨鬼谷子》一:丈中首先对《鬼谷子》一书的真伪提出质疑。
他指出:"汉时刘向、班固录书,无《鬼谷子》,《鬼谷子》后出。"后来,清人姚际恒在《古
今伪书考》中断定,《鬼谷子》一书是六朝某好事者的伪作。近现代学者认为《鬼谷子》是
伪书,就是沿袭了他们的说法,而且与疑古思潮有关。这种认为《鬼谷子》是伪书的意见,
其主要论据是刘向《别录》与班固《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它。但是,这个论据本身存在
一个矛盾。因为,《别录》的作者刘向.在《说苑。善说》中恰好引用了鬼谷子的话,《善说》
云:
孙卿曰:"夫谈说之术,齐庄以立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
明之,欢欣愤满以送:艺,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行矣......"鬼谷
子日:"人之不善而能矫之者,难矣!说之不行、言之不从者,其辨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
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行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辨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
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人于人之心,如此而说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
"子贡日:"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夫辞
者人之所以通也。主父偃日:"人而无辞,安所用之?"昔子产修其辞而赵武致敬,王孙满明
其言而楚庄以惭.苏秦行其说而六国以安,蒯通陈其说而身得以全。夫辞者,乃所以尊君、
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刘向引用了五段话和四件史实。苟子的话出自《苟子•非相》,《诗经》的句子出自《大
雅•板》,主父偃的话大概出自《汉书•艺文志》所曾著录的"《主父偃》二十八篇"。子产
对答赵国诘难而使赵武信服的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王孙满对楚庄王问鼎事见于
《左传•宣公三年》,苏秦合六国抗秦事见于《史记•苏秦列传》,蒯通陈辞以保全生命事见
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只有鬼谷子与子贡的话无法查考。子贡没有著作传世,但子贡是
一个真实历史人物毫无疑问。
清朝的朴学家们对《鬼谷子》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除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承袭"《汉
志》所无"的理由而认定《鬼谷子》"是六朝所托无疑"外,阮元、秦恩复、周广业、俞樾等
都认为《鬼谷子》是先秦时代的著作。俞樾的《鬼谷子真伪考》,对前人成果作了总结性的
论述。他从五个方面推断《鬼谷子》流行于西汉之前:一是刘向曾经引用,二是《淮南子》
中"q降合之言四五见",三是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引用了"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四是扬
雄《法言》提到了鬼谷子及其学术,五是《汉书》的《杜业传赞》引用了《鬼谷子》中的词
语。他还认为刘向曾经著录《鬼谷子》,而刘歆"于古书多窜改,务合己意","非复乃父为学
之忠实。《鬼谷子》书不见录,或在其时已误指为苏氏之作,删并于《苏子》书;否则,为
歆所斥为异端而排抑之"。他的结论是:"据吾考定。为苏秦述其师学之作。其中有为鬼谷传
诵于弟子之言,书中凡古韵之文均是;有为苏秦自撰之篇,如《揣》、《摩》及《阴符》说解,
是也;有为苏子纂集吕尚《周书》之言,如《符言》之录自齐太公《阴符》,是也。"
清儒的研究本来基本可以肯定《鬼谷子》是先秦著作,他们的不足之处是把此书完全当
作一个整体,认为其中的各篇都是先秦著作,这就给怀疑者留下了漏洞。我们主张对《鬼谷
子》各篇的写作时代应该分别研究。今《道藏》本《鬼谷子》分£中下三卷。上卷含《捭阖》、
《反应》、《内捷》、《抵城》等赡篇。中卷含《飞钳》、《忤合》、《揣篇》、《摩篇》、《权篇》、
《谋篇》、《决篇》、《符言》等八篇,另有《转丸》、《肱乱》二篇,亡佚已久。下卷含《本经
阴符七篇》、《持枢》、《中经》等九篇。我们认为,它们可分三三类情况。第一类包括:上卷
的《捭阖》、《反应》、《内捷》、《抵蛾》,中卷的《一毪钳》、《忤合》、《揣篇》、《摩篇》、《权
篇》、《谋篇》、《决篇》,共十一篇。第二类是《符言》篇。第三类是下卷的《本经阴符七篇》、
《持枢》。《中经》。
还有很多介绍 看后面的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78939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