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酱 阅读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1:3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40
午饭是在饭店的经理餐厅吃的,属于工作餐。
一个女孩给我一勺匙酱。我顺勺匙看上去,是一个大玻璃罐子。看得出,酱是自己熬的,否则不会放在这么大的容器里。这个“自己”,当然是饭店的师傅,不是这个姑娘。当下的姑娘,做什么都不得要领,哪里会熬酱?
我熬过酱。我知道,熬酱是功夫活。准备材料不用说了,要丰富,要细致,要搭配,熬的时候还要有时间,要有耐心,要有节奏。
我用舌尖尝了一点。首先是酱的味道,紧接着微辣,跟上就是微甜。微辣与微甜,仿佛是按照一个特定的口味比例好的,既交织又分明。这种感觉非常好,以至于我没有能细品,又尝了更大的一点。这一次,酱不是停留在舌尖,而是细腻爽快地滑过喉咙,像一丝绢帕,顺着溪流而下。
大家都说,酱好吃,这酱!
我疑惑起来:这应当不是厨师做的。厨师靠手艺吃饭,但这酱显然不是手艺人做的。
碗里的酱,只留下一抹痕迹,深琥珀的颜色。我再一次看酱瓶。酱瓶在前面的一张桌子上。酱在瓶子里,呈褐色,但又不是令人生疑的褐,褐中似乎带着高贵的金黄。那张桌子,面对面坐了四个人,酱瓶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告诉我,它不属于大家。它的主人,应当是那个姑娘。
我说:“我说句话,不要以为我矫情。”
“说啊。”大家说。
“这酱,是把感情熬进去了。”我说。
“我爸爸熬给我吃的。”姑娘欢快地叫了起来,“来来来,再来一勺子。啊好吃啊?”
我说:“好吃。”
我说把感情熬进去酱里,真的不是矫情。
我说了,熬酱是功夫活。准备材料不用说,要丰富,要细致,要搭配,还要有时间,要有耐心,要有节奏。其实,熬酱更是感情活,否则,谁会呆在灶前,用文火,有条不紊、一丝不苟地熬啊。费那功夫,不如到超市买一瓶。
但这瓶酱不一样。我能感觉到,熬酱人的情感,是顺着手臂、勺柄,滑进锅里了,融进酱里了。熬酱人的目光,看着锅里的酱,是看到吃酱人的笑容了。于是,酱的每一个细微的颗粒,都悦动起来。
厨师是不会这样的,也犯不着这样。
这酱的那头,是一个父亲。酱的这头,是一个姑娘。这一瓶酱,天天出现在姑娘的饭桌上,大家天天品尝。这是姑娘的福分,也是父亲的福分。
我想起一个故事。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个年过六十的男子。他说,每年春节,他都要回老家镇江看老母亲。老母亲都要用黑芝麻粉和猪油相拌,让他回南京的时候捎上。每年秋天,母亲要收上好的黑芝麻,一粒粒分拣,晾晒干,收藏好。进入腊月,母亲要用擀面杖把芝麻碾成粉。母亲还要去集市买猪油,回来熬出油后,和黑芝麻粉相拌。这事从他二十五岁到南京开始,延续下来,一直不断。年复一年,母亲成了老母亲。母亲年轻的时候,上集市是家常便饭,顺带买猪油;母亲年纪大了,很少去集市,以致一年只去一次集市,就是为了买猪油。后来,母亲老了,走不动路了,就请人帮买猪油。
“肉铺,第三家,老徐家的,板油啊。”老母亲叮嘱。
“五六十年代,这东西好啊。现在没有人吃啦。每年带来,吃一口,就没人动了。搁在那里,时间一长,就坏了。”男子说。
我说:“那就叫老人家不要做了。”
“我不能这么说。母亲在,还有人给我黑芝麻拌猪油吃;母亲要是不在了,哪个拌给我吃啊?”
话未完,年过六十岁的男子,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我们已经很难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亲情与感动。但是,体会不到,并不意味着没有。有时候,我们不妨看看餐桌。追问阅读答案有吗?
(1)作者写了餐桌上的酱的故事,为什么还要插入六旬男子与母亲的故事?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2)结合文本,说说为什么熬酱是感情活。
(3)联系全文,揣摩文中两次提到厨师“厨师靠手艺吃饭,但这酱显然不是手艺人做的。”厨师是不会这样的,也犯不着这样。“的用意。
(4)结合最后一节,联系日常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拜托了,最好在半小时以内,拜托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41
餐桌上的谜底
每晚吃饭的时候,我总是要瞧瞧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上飘出的肉香,然后抽动鼻子,把香气吸进肚子里去。久而久之,我甚至能分辨出邻居家吃的是什么肉,我不解邻居家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而我们家十天半个月才能吃上一次肉。
我经常习惯性地吮着手指头站在门边看邻居一家吃饭,口水从手指缝中流出。邻居常常会夹上一块肉放在我的手心,然后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也买一点肉吃。”有时我弟妹几个都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肉?”我想知道这个谜底。
妈妈没有回答我。一个星期天,妈妈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当然想,做梦都想。”妈妈说:“好吧,跟我走。”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她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了线内的土方,给工钱10元。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且磨起了泡,妈妈比划着说:“得一元了。挖吧,再挖挖又得一元了。”我又支撑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我说:“妈妈,这太辛苦了,我吃不了这种苦。”妈妈说:“歇一下,你歇一下再干。”我就这样歇一会儿又干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妈妈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衣服上都能看到盐渍了。这么苦,我甚至想今晚不吃肉了。我试探着把话说出去,妈妈说:“孩子,不下苦力气,哪得世间钱。”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妈妈从工头那儿领了10元钱。这时候,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妈妈背上我,到集市上,问我喜欢吃鱼还是吃肉?我说都喜欢。妈妈就买了3元钱鱼、3元钱肉,留下4元钱买油盐酱醋。
晚上,餐桌上摆上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弟妹们吃得香极了。妈妈对我说:“孩子,我想你知道邻居餐桌上的谜底了。”
妈妈又说:“这也叫吃苦,孩子,你知道吗?我的心灵为之一震。面对餐桌上的鱼和肉,吃得正香的弟妹,我哭了。
那谜底,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经历风雨方见彩虹,是历尽沧桑才显旷达。生活是一部大书,吸引着我们细致观察、耐心品味;生活是一面明镜,映照出人生酸甜苦辣、荣辱得失。用心地生活吧,我们会从“邻居家的餐桌”飘出的氤氩香气中沉淀出指点人生、激昂斗志的智慧宝典。
1.这是一篇____的记叙文,是按____的顺序来记叙的。
2.说说餐桌上的谜底到底指什么?
3.我为什么哭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1.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
2.说说餐桌上的谜底到底指什么?
答:餐桌上的谜底指:一个人只有辛勤的工作,肯吃苦,才能吃上鱼和肉,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3.我为什么哭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答:我的理解与看法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太不懂事了。母亲每天都要吃那么多苦,来养活“我们”,“我”却还不懂事地向母亲要鱼和肉吃,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41
作者写了餐桌上的酱的故事,为什么还要插入六旬男子与母亲的故事?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22:42
是 餐桌上的 酱 还是 谜底追问餐桌上的 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