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忆妾深闺里》诗文及注译?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16:4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22:47
【题目】:长干行(忆妾深闺里)
【年代】:唐 【作者】:李益
【内容】:亿容在线词典提供 www.Erong.com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自怜十五馀,颜色桃花红。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释】
颜色:指容貌。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巴陵:今湖南岳阳。发:出发。扬子:扬子渡。湘潭:泛指湖南一带。淼淼:形容水势浩大。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翡翠:水鸟名。 想起我当初在深闺里,从不曾去那人迹繁华的地方;自从嫁给了长干人,每日在江边沙岸上迎风盼君回归。五月的南风刮起时,你顺流而下去到巴陵;当八月的西风吹来,夫君应该已从扬子渡口出发。去去来来,总是聚少离多。几日才能到达那湘潭,在梦中我飞越了重重烟波。昨夜又刮起了狂风,吹断了江边的树枝;江水浩渺无边,行人踪影何在?我愿乘上那骏马“浮云”,与君相会在生满兰草的小洲。鸳鸯成双浮游在绿蒲上,翡翠鸟双双停栖在锦屏中。十五岁正是面如桃李的花样年华,只可惜做了商人的妻子,一个人每日在家担惊受怕,担心外面的风雨浪涛中夫君是否安全。
【评析】 这首诗与前一首同是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清人章燮在《唐诗三百首注疏》中说:“二章词意,前后层次,一线贯通,不可折断,直作一首读可也。”诗以商妇独白的手法,抒写了她对远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凄切幽怨,缠绵感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22:48
长干行唐五代�6�1 李益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渺渺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22:48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试看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折花枝儿的女孩,骑着竹马的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用梅子做饭,都是最寻常不过的儿童游戏。而正是这些再寻常不过的孩童生活片段,经过诗人的筛选提炼,就仿佛从沙子里淘出闪烁耀眼的金子,立刻便勾起了读者的美好回忆,令人不禁陶醉于对童年温馨旧梦的追忆之中。尤其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更为流传千古的佳句。
“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羞颜未尝开”特别突出了小新娘的娇羞痴怯,犹为神来之笔。而之后的“展眉”二字既是对外貌的描写,又是对心理的刻画,其原因就是下句中小夫妻两人“愿同尘与灰”的盟誓。“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进一步表达了她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但是“望夫台”三字透漏了下文中的不祥预感。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李白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的离别愁绪。丈夫远上三巴(三巴指巴东,巴陵,巴西)经商,从此她就饱偿离别相思之苦,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而她在相思中为青春消逝而伤感苦闷的心情也来得自然而然,不会令读者有矫揉造作之感。
最后的“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两句则透漏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为了早日见到自己久别的夫婿,为了早日倾诉自己的相思之苦,她决定从自己居住的长干里(古金陵巷名,在今江苏南京)跑到离家很远的长风沙(今安徽安庆东的长江边上),活脱脱一个十几岁的商人*的形象就从纸上走了出来,她的举止神态,就像住在隔壁的新婚小妇人一样,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