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难度的历史问题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3 16:3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6:54
原始社会末期,这里为淮夷地,后为涂山氏国(故城位今怀远县马头城)。
春秋时期,为钟离子国(故城位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李二庄乡小卞庄西)地,后先后为吴、越、楚国钟离、涂山邑地。
战国时期,属楚国的涂山氏、钟离2个邑地。
清末开始兴建津浦铁路,老蚌埠地区居住了2万多名筑路民工,形成以工棚为主体建筑的新兴集镇,属凤阳县。宣统三年(1911年)及*初年,随着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和淮河港口大批物资转运集散,逐渐形成交通贸易中心。
蚌埠市最早称市是汪伪时期在蚌埠先后设“伪安徽省维新*”和汪伪“安徽省国民*”时称市。日伪、汪伪“安徽省国民*”先后在津浦、淮南铁路沿线、淮河、长江沿岸控制区设8个专区,凤阳县属第一专区。伪“安徽省维新*”、“安徽省国民*”、“第一专区”、“凤阳县”均驻蚌埠市。
参见《凤阳府志》《蚌埠市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6:54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佑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伪安徽省*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6:54
西周时属徐方,春秋后期今一市三县为徐方,鲁,吴的属地.战国初时为鲁,越,楚的属地.宋康王一度攻占这一地区.后齐,楚,魏,燕四国联军灭宋.为楚国属地 设钟离邑.秦灭楚后属泗水郡.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6:55
秋时期,为徐方国领辖区,后属鲁、宋国地。战国时期,初属宋、吴国,后属楚国的泗水郡。1983年6月7日,五河县改属蚌埠市。7月1日,正式划入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