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1 14:43
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已相当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储量的两倍以上。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仅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 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可燃冰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可大大减少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冲突。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及0.8立方米的淡水。可燃冰燃烧后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清洁无污染。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积极投入可燃冰的开发与利用项目中,发展中国家也已经开始关注。1960年,可燃冰在苏联西伯利亚最先被发现,美国、日本、德国等先后跟进。可燃冰已列入美国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议研究计划,每年获千万美元财政拨款。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 日本开始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2000年开始,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上成立了由19个国家参与的地层深处海洋地质取样研究联合机构,从美国东海岸出发进行海底可燃冰勘探。 本次发现的青海可燃冰为陆上资源,基本处于地表之下130-198米,开采十分便利。一些地方的矿藏离地表仅20米。美国、德国、日本等先后发现可燃冰,但多存在于海底450米之下。海底勘探技术难度远远高于陆上,是可燃冰发现多年却没有大规模开采的主要原因。 此外,青海地区的冻土层相对较薄,钻探条件优于现有其他资源。青海地区冻土层只有80-120米,北冰洋周围*冻土层为600-1000米。 可燃冰项目受到地理条件、环境条件的*导致其应尽快开发。本次青藏地区部分可燃冰埋藏极浅,其表面冻土层最薄之处只有30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可燃冰表面冻土层在渐渐溶解。一旦表面压力不够,可燃冰将很容易气化泄漏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气体,其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大25倍。 中国已经开始加速可燃冰的项目开发。可燃冰项目作为专题已经向国家能源局作了汇报,申请将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地质勘查、开发应用等专项规划也已经开始加快推进。 建立可燃冰开采和脱碳技术结合的联合投资计划,将大大增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承诺在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50%。脱碳项目和可燃冰项目同时申请,将抵消可燃冰排放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 可燃冰开采过程中,脱碳项目的主要产品工业用二氧化碳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最新的钻探技术可采用灌注大量液体二氧化碳,气化之后产生的巨大压力将原油或天然气挤出。目前原油及天然气开采主要采用技术为灌注大量水,增加压力,将原油挤出。使用二氧化碳的开采效率与水相比将大大提升。脱碳项目的主要作用是捕捉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化,与可燃冰项目完美互补。 与地方*合作,建立绿色发展项目,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将大大提升合作项目的机会。参照风能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过程,地方*在此类新型项目的审批过程中有很大的决定权。地方*在审批风能项目时,会要求优先使用本地的企业资源。 可燃冰开采及进一步的运输、利用等环节可以解决大量的当地人员就业问题。地方*对于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及就业问题解决的项目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 可燃冰真正的未来,在于海底可燃冰的勘探,它将成为人类能源危机的最好替代品。陆上可燃冰仅在青海省发现,未来陆上可燃冰勘探的前景不明朗。除了海岸线附近,可燃冰基本埋藏在海底。可燃冰的巨大储量存在海底,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底可燃冰满足人类1000年内的能源需求,且分布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