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8: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3:01
在河南省伏牛山区长眠着一位普通小学教师,鲁迅曾为他撰写碑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他的名字令*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翻译家曹靖华的父亲,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的曹植甫。
乡村教师啃着芋头办义学
在卢氏县五里川镇河南村路口,一座卢氏西南山地常见的土坯房安然屹立。如果不是有专人引路,没人能分辨出它与其他民居有任何区别。穿过门楼,进去后,两边各有东西耳房两间。接下来是二门,里边是东西厢房三间。这里就是曹植甫先生的旧居。现在,曹植甫的大孙子曹长龄一家正在此生活。 曹植甫生于1869年10月17日,字培元,取培植宏大元气的意思。他20岁赴陕州考中晚清秀才。因痛感山乡愚昧,决定设校授徒,开启民智,通过教育手段,改变家乡旧貌。 “这四乡八里,老辈人里头,只要识字的都是老先生的弟子。”在卢氏县五里川,没有人不知道曹靖华,更没有人不知道曹植甫。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卢氏县朱阳关、汤河、马耳崖、五里川的贫苦子弟,几乎全靠他一个人在支撑教学。 而他的孙子曹章龄(注:曹靖华弟弟曹保华的儿子)就是曹老先生所剩不多的弟子之一。在曹章龄的记忆中,爷爷一直留着过胸的胡子,穿着打扮和普通的农村老人没什么区别,只是样子看起来和善、慈祥得多。 曹章龄四五岁的时候,曹植甫就开始对他进行启蒙教育。牵着他的手,在自己房前屋后转悠,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洞一石,都被曹老先生讲得头头是道。“爷爷总说,要我们为老百姓造福。”在曹章龄的心目中,爷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曹植甫从教那天起,他就免费给乡村贫困子弟传授知识。 曹植甫的学生还清楚地记得,他每次去上课总是自己带一个不大的小罐,里面装上自家种的小麦。到学校上完课后,自己推磨磨面粉吃。把罐子腾出来,则可以到附近的井里舀水煮饭。甚至是吃一枚小小的芋头,他也从来不肯剥皮,因为这样可以多吃一点。过着这样的清贫日子,曹植甫依旧坚持在几个乡开展义学。曹植甫曾对曹章龄说:“你伯伯(注:指曹靖华)从小就争气,上学、读书,还能去苏联。你们也好好读书,走出这大山。”
鲁迅亲撰《教泽碑文》
8月的卢氏县五里川中学,孩子们还没开学,校园一片宁静。 可别小看了这座小小的学校。在校园中心位置,正对着学校大门有一座由大翻译家曹靖华亲笔题写的“尊师亭”,而里面的一座教泽碑来头就更大了。
这座教泽碑高约2米,宽约0.6米,该碑四周镶刻着由鲁迅先生亲笔为曹植甫撰写的《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配以汉白玉碑石和金箔镶字,看上去庄重典雅。 鲁迅先生是在*二十三年(即1934年)写作该文的。此时,时值曹植甫65岁大寿,又是执教45载纪念。一群对其抱有敬仰之情的成年学子,私下里商议为他立碑,以彰其教书育人的恩泽。他们特别委托远在北京的同窗学友、身为恩师儿子的曹靖华为该碑撰文。 接到请托之后,曹靖华感到为难。他认为,为人子者却为父撰写碑文,大为不妥。为难之中,他想到了文坛好友鲁迅。便飞鸿传书,将父亲生平事迹告知,并请其代为撰文。当时正在病中的鲁迅接到书信后欣然答应,一气呵成《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并迅速将该文寄给曹靖华,对曹老先生致以敬佩之意。 在文中,鲁迅自称“会稽后学”,高度赞扬曹植甫:“幼承义方,长怀大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爱使旧乡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而韬光巷里,处之怡然,此岂轻才小惠之徒所能至哉。” 让人没想到的是,众位学子精心打制而成的碑石,却遭到了曹植甫的坚决反对。他认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很平常的事,绝没必要专门为此立碑赞扬。这一耽搁就是50年,直到1985年,这篇碑文才被当地*刻在了五里川中学的“尊师亭”中。
“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
1935年,这篇碑文发表在北京出版的《细流》上。同年年底,又被收进了《且介亭杂文集》中。有幸的是,这篇碑文被*看到,并牢记在心念念不忘。 1945年秋,*赴重庆与蒋介石和平谈判时,曾到设在重庆的中苏文化协会访问,曹靖华时任中苏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当*听到曹靖华的名字,因与翻译过马恩著作的曹葆华仅一字之差,*就问他们是不是兄弟。曹靖华回答说不是,并解释说曹葆华是四川人,而自己是河南人。 *随即又问他是河南什么地方的人。曹靖华回答说:“河南卢氏人。”*即刻问道:“卢氏有位曹植甫老先生,你可认得?”曹靖华应声回答:“那是家父。”并吃惊地问*:“家父一生在山区教书,从未出过门,*未到豫西,怎么知道他的名字?”*说:“我是从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知道的。鲁迅给他写过教泽碑文,那真是以不朽之文传不朽之人,可惜我不曾到过卢氏,有朝一日倘能到那一带时,一定会拜访你父亲!”
77岁高龄振臂筹粮救大军
对教育曹植甫一腔热情,爱国救国他更是一点也不含糊。 *二十三年(即1934年)冬,*第19路军第60师从开封调至五里川、朱阳关一带驻防,阻击红军第25军北上抗日。春节期间,60师师长陈沛为鼓舞士气,收买拉拢群众,从外地请来一个剧团,在朱阳关小学院内开联欢晚会,曹植甫写一副对联,贴在舞台明柱上:“舞台即是世界,世界便是舞台,演员在演大家,大家都是演员。”并直言不讳面斥陈沛说:“常言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今日寇侵华,步步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贵军不在前线抗日,却来后方同室操戈,攻打红军,不知师长对此有何评论?” 一通斥责让陈师长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辩解:“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敝人是身不由己,旨意难违……”不等他说完,曹就气愤质问:“那么天意、*、世情、国情能违吗?岂不知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民心更不可违。” 更让人感动的是,1946年夏天,内战爆发,李先念率领一支队伍从中原突围后进入伏牛山区。由于当地群众不了解情况,看到大批军队进驻,纷纷躲避逃离。造成队伍粮草奇缺,很多战士甚至饿死在行军途中。 这时,曹植甫的一位学生贺老汉提出:曹植甫是这里最德高望重的人,只要他站出来说句话,大家都会听的。部队首长当即派人前去探访,并邀请他到军部一叙。时年77岁高龄的曹植甫看完信后,不顾年迈,当夜即赴军中与其商量筹粮备战之事。 第二天,他便召集当地各界人士,召开地方人士座谈会,当场发表当时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赤色宣传”,号召群众支持中原军区部队。在他的振臂高呼下,不过数月时间,就筹来150多万公斤粮食,帮助部队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1958年10月,曹植甫先生在家乡去世。
曹植甫,一位在卢氏山区设校授徒的小学教师,却赢得了两位伟人的赞誉。图为曹家晚辈曹冠峰在向记者介绍先辈曹植甫的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