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18 16: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4:32
为的繁体字两种写法:“为”和“为”。
为,汉语一级字,读作wéi或者wèi,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实为役象以助劳,引申为做、干,又引申指种植、建造、制作、充当、掌管、当作等,又虚化为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相当于被、比。
为的构形,原是以手控象。但是古代有些学者认为,“象”是“母猴”,“手”是“猴爪”,如《说文》:“母猴也”,这不可信。“母猴”本身是不可能产生“为”字的种种虚实词义的。
为的小篆承袭的是春秋、战国秦文字的写法,较之战国时代的六国古文变化还算小的。六国“为”字常常简化得只剩一只手和一颗不像象头的象头,无从见其本义。故不足为训。
康熙字典:古文:𦥮、𤓸。《唐韵》:薳支切,《集韵》:于妫切,并音沩。《说文》: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又《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洪范》:有猷有为有守。
字源演变:
为,会意字。早期的图形文字“为”,像一只形状毕肖、躯体备全的“象”正驯顺地站在地上,象头之上有一只控象的“手”,表示牵象去干活,役象以代劳。因为是“干活”,所以“为”字本来便是“做”“干”的意思。
甲骨文里,平站地上的象已经变为竖象,像一只手牵着一头象,会劳作之意。发展到金文,整个字已讹变到渐失原形。“手”已变成“爪”,整个字的形体讹变更大。隶变以后,看不出半点“以手牵象”的形迹。楷书“为”字,是继承汉隶,把“爪”简化为点(丶)演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