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中国古代攻城器具都有那些??与现代的相类比的都有哪些应用?急需知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8:11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5:10

★ 木

在中国的阴阳五行中,甲乙木克壬癸土。城防毫无疑问属于土系。有趣的是在火器成熟之前,木系的攻城具当真在攻城战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主导了数千年的战场。当然这不是古人刻意追求五行相克之理,况且鲧造城以自守,周文王伐崇破城的时候五行之学尚未成熟。木器得以大行其道,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局限。自人类先民执木棍石刀以御禽兽乃至钻木取火,木器相对于金石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所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木系战具以其作战手段大体分为抛射类(如抛石机),登高观敌类(如巢车,望楼),攀爬登城类(如云梯),临城冲撞类(如冲车),躲避箭石类(如墙车),跨越河堑类(如壕桥),毁敌器械类(如撞竿)阻敌前进类(如柜马*)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族。

车,古来城关或是高墙深池,或是居于险要,所以攻守战具皆为庞然大物。若想灵活应用,仅凭人力则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即便是体力比人高那么一点点的牛马,面对数十吨的重物也不免有望洋兴叹之感,所以古*多将战具装上战车(如巢车,霹雳车等)。可想而知若没有车的发明,攻城战将乏味的多。
通过考古发现基本可以判定有轮车辆来源于雪橇。在20世纪60年代,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泥沼中人们惊异的发现了几片8000年前的滑雪板残片;在挪威的勒得聿岛的岩壁上刻着一位滑稽的滑雪者形象,此人姿势相当标准只是其长着一双长耳,如果他不是一只兔子的话,那就说明他带着兔耳帽,当然考古学家普遍倾向于后者。

中国的传说中,发明车辆的桂冠属于夏朝的奚仲。夏商之时,就有大规模战车决战的描写。但是面临着缺乏实物证据的难题。如果传说属实的话,中国使用车辆就不应迟于公元前23世纪。1972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座商代车马坑。里面车厢,车轴,车辕皆制作精良,证明当时车辆技术已经发展的极为完善了。
相信坐过记程车的人都有这种体验,当我们去一个较远又不知多远的地方的时候,就会看着记价表上的数字心惊肉跳。虽然记程车行业兴起不久,但中国早在公元前80年就有了记里程的车子——记道车(又名记里鼓车)。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就提到了记道车和指南车。记道车根据轮子转动的圈数计算里程。每走一里,机关就启动一次,下层的木人击鼓一次,关于记道车的构造,《宋史》有详细的记载。(12)。
另一种颇具玩味的怪车是“风力车”(13)书中称一个叫高苍梧叔的人造过一辆风力驱动的大车,可载30人,日行数百里。相传,隋炀帝督造了一辆风力车可乘几千人。想来若非这位帝王请来了九天风神,就是口头传说的刻意夸张。16世纪末中国的“风力车”传到了欧洲。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在不朽的《失乐园》中感叹:“在丝绸之国啊,依靠帆的翅膀和风的力量,那儿的人驾着藤草缠绕的大车。”甚至有人在19世纪提出风力列车的设想,但只要想一想风停后司机就得*推着火车走的悲惨下场,就足以使人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另外一个疯狂的设想是朱元璋的“吕公车”相传此车长几十丈,外披重甲,由上千军士推动,车上装有火铳,强弩威力无匹,只是推着这样的“城堡”满街跑,绝对是一件苦差使。
既然是与木有关,当然就少不了鲁班,据说鲁班做了一辆木头车子,以木人驾两匹木马,日行数百里,结果当其母坐上去的时候,木人一扬鞭,车子如风逝去,其母就此无影无踪。此后,鲁父又因鲁班的发明而失踪,故而,人言:“鲁班巧,亡其母;鲁班巧,亡其父”。

抛石机(又称炮),相传炮发明于周代,叫“抛车”。《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绳;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如图)

东汉时期,炮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攻城战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战于管渡,曹军使用一种自行炮——霹雳车攻破袁军壁楼,大获全胜。关于霹雳车的形制可参见《纪效新书?卷四》:“炮车 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括,中立独杆,首如桔槔状其杆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其旋风四脚亦随事用之。”

唐宋以后,炮的使用更为普遍。据《武经总要》记载,炮的种类达十几种。大体分为轻,中,重三类。轻者由两人操作;中者几十人;至于重者,高达数丈,发百斤石弹,动辄上百人前呼后拥,排场极其壮观。气势直*当红的“大脘儿”,当然,炮也确是攻防战的明星,宋代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的写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炮之术,则可以制敌。”(14)如此可见一斑。但是诚如刘欢的一曲《好汉歌》中所唱的“你有我有全都有”,金国在炮的使用上也没有让宋国专美于前,在进攻东京汴梁的时候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据史*载:“金人广列垒石炮座,……所列炮座百余,飞石如雨,击守城之卒,死伤日不下一二十人。”(15)又云:“城下列炮座二百余所,七梢炮,撒星炮,座石炮并发,又以强弩千余助之,城上矢石如雨,使守卒不能存立,……”(16)

在中国炮的使用史上,蒙古人处于突出重要地位,对中国炮的使用产生了*性的变革。公元13——14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了空前而且很可能绝后的庞大帝国。虽然蒙古无敌的铁骑是这个神话的根本,但蒙古强大的炮兵却赋予了蒙古军队摧毁一切防御的巨大破坏力,是蒙古从草原之王走向世界霸主的重要标志。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善其器”,蒙古炮兵的变革首先来源于炮的形制的改变,中国传统炮的最大缺点是其发射方法(如图)。炮的动力源自于一群壮汉的瞬间爆发力(一句话:累!),人的力量很难统一,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况且人每次用力的大小也不可能一致,所以炮的试射成为了白浪费力气的无用工。如果哪位幸运的炮手实现首发命中,那真应建议他快去买“*”(记得这主意可是我出的,要劳务的呦!)。蒙古的炮称为“回回炮”,它是一件“驳来品”进口货,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从波斯人手中学来的,也算中国早期知识引进的成功范例。“回回炮”的“长相”有两点变化,(当然不是指白皮肤蓝眼睛。)其一是:它的短的一端挂上重物而非人力牵引,其二是:在炮上装有一个挂钩,当将炮弹装好,打开挂钩,重物压下,将炮弹射出。这两个装置就实现了发射力量的的恒定且节省了人力,辛苦了上千年的炮手终于可以歇歇了。不仅如此,当重物放在不同的位置就可将炮弹射出不同的距离,而且“回回炮”上出现了类似射击计算表的刻度,极大的提高了射击的精度。古籍上曾经记载“回回炮”在攻襄阳时发挥的巨大作用:“中人立毙,中地下陷三四尺”,也正是“回回炮”一阵齐射将襄阳的城墙击毁,历时三年的襄阳大战终于在“回回炮”的怒吼声中尘埃落定。

炮形制的进步,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炮兵的技术要求。炮的使用不再是有把力气就能干的活了。元太宗年间专立了炮手附籍,看来炮的使用在此时已成了“家传绝活”。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又成立了“回回炮手总管府”。中国炮兵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至元十八年,改称“回回炮手都元帅府”。二十二年又成立了“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

蒙古炮最具传奇色彩的进步莫过于“亲自实践”了战争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化学战和生物武器攻击。蒙古大军西征时的华沙之战中,蒙古军队用炮射出大量的毒烟球,弄的全城都弥漫着砒霜和狼毒的烟雾,守军无以为抗,只得投降。后蒙古大军在进攻君士坦丁堡时,久攻不下,军中鼠疫流行,这本是蒙古军队的一个坏消息,不想尝到甜头的蒙古军用炮将病死的军士的尸体抛入城中,使城中鼠疫大起,城遂下。但少数城中的商人乘船逃出,将亚洲鼠疫病菌带到了欧洲,引发了让欧洲人思之色变的“黑死病”,夺去了当时欧洲三分之一的人的生命。当然这是一个医学和社会学问题,不属于本文的研究方向。

“淡出”是个电影艺术术语,意思不难理解,用在炮的身上也很贴切。因为炮不是哪一天早晨一下子退出战争舞台的。直到明朝中叶,戚继光的《纪校新书》中依然有关于炮的记载。在新兴的火炮已经十分活跃的时代,炮还这么上镜,也算是“老来俏”。但炮在中国装备序列中逐渐淡出却是不争的事实。

巢车,望楼古人说:“登高以望远”;兵圣孙子云:“能临敌变化者,谓之神”;当代军事家认为:对信息权的掌握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试想在攻城时,若能在高处一览敌军的部署,对取胜自然是事半功倍。没问题,有巢车,望楼解决你的烦恼。巢车取意于《左传》的“高悬望楼,如鸟之巢”。是在四轮车底座上竖高杆,称“望杆”。杆上设一楼,蒙牛皮以为固,周设望孔以为观敌之用。有史可稽的巢车最早的使用是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其时楚共王由太宰伯州犁陪伴共登巢车观阵。(17)正如那则广告所说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巢车,望楼虽然其貌不扬,其名不著,但其威力却丝毫不弱于那些“名门望族”。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袁绍军广设望楼以*曹营,弓弩齐下,飞矢如蝗,使曹军不敢现身,苦不堪言。幸而曹操以“霹雳车”之计破之,不然,曹操能否撑到火烧乌巢就不得而知了。

云梯和攻城塔,云梯是攻城战的攻臣宿将,生卒年代不详,史家有夏,商和西周三种观点。但有一点史实是确定的:公元前11世纪处的周伐崇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次攻坚战,当时商纣无道,崇为其臂助,周伯伐之。崇依城据守,周军囤于城下30余日一筹莫展,后文王得“钩援”(一种原始的云梯)“临冲”(一种原始的攻城塔)之法一举破城而灭崇。应该说,云梯与攻城战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城池,没有攻坚战,即便存在云梯之法也不过是一种“屠龙之术”,云梯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梯了,所以伐崇之战可以说是云梯的第一声“婴啼”。如果说这段传奇过于血腥,那另一段传奇则更具高古君子之风,战国时,鲁班为楚造云梯以攻宋。墨子率弟子晋见楚王以阻之。乃“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班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班之攻械尽,子墨子自守圉有余。”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免除了一场战火。(18)如果说鲁班师爷的云梯和我们日常爬上爬下的木梯是一个形制的话,那可就是对天下木匠的侮辱了。然鲁班的云梯终是无史可考,我们大体可从《武经总要》,《纪效新书》和《墨子?备梯》(如图)的记载中来想象当年古人的智慧。

云梯和攻城塔毕竟是相对原始简单的攻城战具,有其致命弱点:《墨子?备梯》中就指出“云梯者重器也,其移动甚难”所以云梯的使用就毫无隐蔽性和突然性可言。无数士兵疯狂地沿着云梯向城上猛冲,直到杀死对方或被对方杀死。流血漂橹,死尸盈城的例子并不鲜见。中国的古人形象的称之为“蚁附”。确实,在这种人性的疯狂中生命的价值早已荡然无存。

轒輼车,尖头轳及木牛车

轒輼车是一种有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春秋时轒輼就得到较普遍的使用。古代攻城作战,经常需要抵近破坏城墙,城门,或者挖掘地道等。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这些作业就容易遭到来自城上的箭,石等武器的攻击,十分危险。使用轒輼车就比较安全,轒輼车有一个多轮的车底座;两侧和顶部用木板做防护,外蒙坚硬的皮革;车内可容十多人。作业时,人在车内将车推到城下,然后人在城下作业。可避城上的箭,石。以外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轒輼车,平定的叫“木牛车”,两壁内倾成夹角的称“尖头轳”(也叫“尖头木驴”)。

壕桥,撞杆,塞门刀车等

中国古代的大城多设有护城河,所以如何使“天堑变通途。”就成为攻城的一方必须考虑的方面,因此中国的军队编制中出现了最早的“舟桥部队”——壕桥(如图)。
一旦敌方突破护城河,以云梯之法蚁附时,就是撞杆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只要数人合力用撞杆一冲,对方云梯必然坍塌。

如若敌军使用木牛车撞塌城门或城墙时,塞门刀车就会“挺身而出”将敌军“拒之门外”。
★ 火
听——“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远远地传来更夫的的敲梆声,火神祝融一直是城市挥之不去的噩梦。所谓“水火无情”,人们在用火点亮文明历史的同时也领教了火的暴虐性情。从燧人氏擦亮的第一点星火到印度传说中的布拉莫斯(19)所以无论是喜欢月黑风高的山大王还是惯于运筹帷幄的军事家都对火的毁灭性力量情有独衷。(插播广告:一但拥有,别无所求。)火首次应用于战争的时间已无从考证,因为人们无从知晓是哪个灵感突发的原始人或是有心或是无意地用手中的火把点燃对手的茅屋。一个比较可靠的传说是,在一次波斯远征军进攻希腊的战争中,因波斯军队势大,雅典岌岌可危,著名学者阿基米德献计,组织全城妇女用镜子照射波斯战舰的船帆,一举解了雅典之围。(另一个版本是说阿基米德造了一个大的凹面镜,应该说后者更有技术可行性,前者则富有演义色彩。)中国用火于军事的历史早于西方,《孙子兵法》中就将火计列为重要的战争手段。而墨子更是将防火攻作为一个城防的重要课题。(20)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火的使用就已经十分普遍了。但是这些只不过是拉开了火器使用的序幕,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火器,直到唐朝末年火器发出了第一声婴啼。(21)

火药

火和药,本是不相干的两个字,二者的结合纯属意外。《太平广记》记载了一段有趣的故事:隋朝初年,有个叫杜子春的青年,为寻炼丹之术,去寻访一位道士。道士正在炼一种丹药,其配料主要是硝石和硫磺。是夜道士告诫杜子春不可乱说乱动。他一觉醒来,炼丹炉突然冒起大火。他牢记道士的告诫,一动不动,眼睁睁看着房子被点燃。自此,以硫磺,硝石为主的混合物便被称为能着火的“火药”。炼丹家们固然没有达成长生不老的愿望,却对火药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火药何时由何人发明,至今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是在秦汉至隋唐盛行炼丹术的时代。

有趣的是火药虽然“性情暴戾”更不可食用(也许发明火药的炼丹天才就是服食自己的发明而“升仙”去了)。但火药的主要成分却都见于医术,汉代的古书《淮南子》中就有了硫磺的记载,西汉末年编成的医学圣典《神农本草经》将硫磺列为120位“中等药”的第二种。而硝更挤身120位“上等药”的前八强(位列第六)。可以说是出身不俗,血统高贵。更具演义效果的是,现存最早的火药配方也是出于一部道家医书《太上圣主金丹秘诀》(22)。公元9世纪末真正意义的黑火药诞生。

晚唐时,火药“应征入伍”至迟是在公元10世纪初,火药被制成最初的火器——发机飞火。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宗天保佑初年(公元904年)郑燔攻豫章,用“发机火”烧了豫章城的龙沙门。

北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成书的《武经总要》中正式使用了火药一词,并记载了三种火器的火药配方。火药由官方正式推广标志着火药的应用大大加强了。

北宋神宗年间,(公元1068——1085年)*在都城汴梁设立军器监,地方设立都作院。军器监中有“万全军匠3700人,东西作坊工匠5000人。”军器监又下设十一作。可以看出我国当时的军事工业就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

13世纪20年代,火药随成吉思汗的西征大军传入了中东,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之手传到了欧洲,从此世界战争舞台上,硝烟代替了狼烟,炮声盖住了金鼓……。

火球

是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球型火器,有时也称“火炮”“霹雳炮”等。其结构一般一火药为球心,用布或纸裱糊为壳体,外涂油脂等防潮材料。大者如斗,小者如蛋。使用时点燃火绳,抛向敌方。火球主要有霹雳火球,毒火烟球,铁西瓜炮等。仅《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火球类火器就有8种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汴梁,宋将李纲命令军士施放霹雳炮重创金军。根据明代出版的《武备志》(23)记载:霹雳炮,以径寸之毛竹,取干者二,三节,外附铁片,火药,裹竹为球,两端各留寸许,一端为柄,一端装引药。其响若霹雳,故曰霹雳火球。受此启发,金人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震天雷,在日后对蒙古作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北宋年间,火药,火球的炼制已经有相当的发展。成书于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的《东京记》中记载了关于当时*火药工厂——“火药青窑”的情况。这时的火球根据不同的需要已经使用不同的配方,有文字可考的就达十四种之多。而当时的火球也是分工明确,放烟、施毒、爆炸、燃烧各司其职。显然火球的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复杂的阶段。

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人攻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宋军一日就制造火箭一万七千支,蒺藜炮三千只,皮炮二万只。公元1257年宋朝大臣李曾伯去镇江调查军备:时,荆淮有十数万只铁火炮,荆州(今湖北江陵)一月就能制造铁火炮一、二千只。生产数量十分惊人。(就十三世纪而言,其规模可与当今超级大国的核武库相提并论。)

所谓: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传统的火球渐次发展出很多“个性化设计”。“国姓瓶”是一种陶质*,外为陶瓶,内装火药,因是明代郑成功所创,因之而得名;火砖是火球的亲兄弟,是一种砖形手投火器,多以纸和薄木版为外壳,材料易得,成品便于储运,可重叠摆放,投向敌阵后不发生滚动,这一点,对山地攻坚战有突出意义。所以火砖成为明清时期“走俏货”。
但是,火球以人力为动力射程有限,一般只能用于城市防御战。当随着新型火器的不断应用,十四世纪火球开始衰落,火箭、火铳开始大放异彩。但是在一些偏远没有火炮守城的小城,火球依然是“守城第一器”(如图)

火箭

是一种依靠自身向后喷射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飞向目标杀伤敌人的兵器,在中国,“火箭”一词始见于陈寿的《三国志》。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蜀相诸葛亮攻打陈仓,魏将郝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燃,梯上人皆烧”。但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处绑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发射,用以纵火。真正意义的火箭是在公元969年,由宋朝的岳义方所创,其主要靠火药的后坐力为动力,虽然仍沿用这一名称,但含义已根本不同。

火箭在发明不久即应用于军事,到宋仁宗时期(公元1023——1063年)火箭正式“参军”成为军队的标准装备。到明朝初年,火箭技术迅速提高,用途广泛,百花齐放,时称“军中利器”。名将戚继光在《纪校新书》中赞曰:“夫火箭亦水陆利器,其功不在鸟铳之下”。并且在“戚家军”中大量装备了制式的“三飞箭”,射程达300——500步(每步约合1.55米)。而火箭的第一部“族谱”也出现于明朝——即焦玉的《火龙经》。火箭不仅在抗倭战场上杀贼为国,过关斩将,而且在抗日烽火中建立功勋,1938年日寇为打通平大公路,分割我冀中根据地,纠集日伪军3000余人进占河间城,我人民军队在自身攻坚火力不足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利用大量火箭一举攻克河间城,据说当时赤炎张天,威震百里,日军竟以为是从苏联运来的“高级武器”。以原始的火箭战胜现代化的日寇,即体现我国人民高超的战争智慧,更反映我根据地军民奋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当然今天再来回顾这段“传奇”,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警醒。说了这许多,也应该让火箭的兄弟姐妹和大家见个面:

“一窝蜂”,见于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以大柜分32格分装32只连捻火箭,一经发射,则32箭齐发,其势莫可当。其时,一次发箭10只的名为“火弩流星箭”;发箭20只,人称“火龙箭”;一次发40只,则称为“群豹横奔箭”;发箭100只,即为“百虎齐奔箭”。(24)

“架火战车”,出现于明朝初年,是有史可考的最早的多管火箭炮。其形制为人力独轮车,上配6箱,160支火箭,三人共用,另置火铳、长矛各二,威力巨大,远近皆宜。(中国历史博物馆存有复原实物)。
“神火飞鸦”,是一种装有翅膀的火箭改善了飞行的稳定性,增加了高度与射程。“神火飞鸦”以棉纸、细芦制成飞鸟状,内装火药,下火箭四只。点火后“飞远百余丈,将坠地,方着鸦身,火光遍野。对敌用之,在陆烧营,在水烧船,战无不胜已”。(25)

“火龙出水”,椐明朝焦玉《火龙经》记载“火龙出水以5尺长的大毛竹为载体,龙身上绑1.5斤重的大火箭4只,龙腹内装小火箭4只。其中大火箭为运载火箭,小火箭为战斗火箭,二者引信相连,射程千余米。凭心而论,“火龙出水”的威力依然有限,但是,若对方士兵猛然间看到传说中的神物兴云吐雾而来,必然惊慌失措,肝胆具裂。所以说“火龙出水”是早期专用的心理战装备并不为过。(26)

火* 突火* 飞火*

是一种身管火器,是现代*、炮的鼻祖。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其形制为径寸之大毛竹,内装火药配发射手2人,交战时喷火杀敌。(27)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又发明了突火*,其以弹丸为主要杀伤手段,已具备现代*炮的主要特征。但无论火*还是突火*,都只可及远,不可击近,故而人们将长矛与火*相结合,形成近处能刺杀,远处可喷火的两用火*,梨花*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种。南宋一个叫李全的人,凭借梨花*称雄山东,有所谓“二十年梨花*,天下无敌手”之誉。金军当时也使用了一种喷火、刺杀合一的兵器,称飞火*,是金军大量装备的制式火器,是第一种装备集群士兵的两用火*。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金哀宗退守归德,金军主将蒲察观奴组织了一只450人的火*队使用飞火*450只重创追击的蒙古军队。(28)

火铳 用竹木制造的射击火器,易燃烧,射程近,采用“皮糙肉厚”的金属材料势在必行。

火铳是元明时期对金属身管射击火器的通称,又称“火筒”。现存最早的火铳是1980年在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铜火炮,炮长100厘米,重108.5公斤,专家判定是13世纪初的产品。相对于这门出身不明没有“户口”的“黑户”。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门中型火铳就要“清白”的多。其身上有铭文三行,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籍贯”“履历”:本铳生于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装备于元边防军,——绥远讨寇军,制造者名为马山,编号第三百。全长353毫米,口径105毫米,重6.94公斤。

元末明初是火铳“飞黄腾达”的时期,不仅装备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开始左右战争的胜负。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部将胡大海与吕珍战于绍兴,据明人的《保越录》所载:“甲辰……马俊等率壮士……以火筒数十,应时并放,敌军不能支。”“敌军以陈城外……又以火筒……铁弹入城中,其锋疾不可当。”朱元璋得天下,善用火器是一个重要因素。公元1363年7月,朱元璋率舟师20万与号称60万的陈友亮部决战于鄱阳湖。朱军在远距离上用火铳一举摧毁敌船20余艘,先声夺人,终获全胜,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铳的水战。明*于洪武十三年规定,全国卫所驻军按编制数的10%装备火铳,其规模是无可匹敌的。到了永乐年间,火铳终于有了自己的“武装”: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明成祖朱棣设立“神机营”,是世界上第一个火器部队。(2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6:28

1,冲车:也叫「临冲」或「对楼」,是一种被装甲起来的攻城塔,即以冲撞的力量破坏城墙或城门的攻城主要兵器,属于中国古代攻城器械。
临冲吕公车,是一种安有八个车轮、高五层的攻城塔。最下层是推动车前进的士兵,其它四层装载攻城的战斗士兵。车高约12米、宽6米、长8米。
冲车利用自身的高度,从车中直接向城*击,也可用来接近城墙,破坏女墙(垛墙),直接攻打城墙上的守敌。车中除了装备有各种长兵器,还常常装载强弩、石炮等重武器。
2,云梯是一种攀登城墙的工具。相传云梯是春秋时的巧匠鲁班发明的,其实早在夏商周时就
有了,当时取名叫“钩援”。春秋时;鲁班加以改进。战国时云梯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墙壁上;梯顶端有钩,用来钩援城缘;梯身下装有车轮,可以移动。唐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改进:云梯底架以木为床,下置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于底盘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壁自由地上下移动,不再需人抬肩扛。同时,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军队在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副梯,便可以“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危险和艰难。另外,由于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地与城缘接触,还可以避免守军的破坏。到了宋代,云梯的结构又有了更大改进。据《武经总要》所记,宋代云梯的主梯也分为两段,并采用了折叠式结构,中间以转轴连接。这种形制有点像当时通行的折叠式飞桥。同时,副梯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使登城接敌行动更加简便迅速。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吸取了唐末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有效地抵御敌矢石的伤害。古代攻城用的梯子种类很多,云梯算是巨大笨重、结构较为复杂的一种。三国时,孙权手下大将甘宁,率兵攻打曹操的皖城,攻城的时候,原打算派兵士运土筑土山,竖云梯,架飞桥,接近敌城墙,但大将吕蒙认为此法费时费力,不如乘军队士气正锐,用弓弩石炮强攻,可速战速胜。果然,最后以强攻取胜。
攻城在古代有多种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为决胜前提,架梯必须果敢、迅速、乘虚入城。所以常用的有各种轻便简单的飞梯。汉代时,汉军攻打郅支城,该城外设一道木城墙,内设土城墙,防守相当严密。攻城兵士先用弓弩仰射,击退城上守兵,用火烧毁木城,持弩弓,操长戟冲入木城,然后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缘梯登城,很快捣破了内城。这种攻城方式便是强攻,尽量缩短双方对峙时间,一鼓作气,迅速攻破城防,所以必须使用轻便飞梯,飞梯结构简单,重量轻,多是木制竹制。宋代飞梯长二三丈,首端装有双轮,便于蚁附登城。另外还有“避檑木飞梯”、“蹑头飞梯”、“竹飞梯”,形制略有差异,但都轻便实用。
3,古代攻城渡濠的器具。宋代濠桥的长短以濠为准,桥下前面有两个大轮,后面是两个小轮,推进入濠,轮陷则桥平可渡。如果濠阔,则用折迭桥,就是把两个濠桥接起来,中间有转轴,用法也相同。
4,投石车并不是刘晔发明的,而是袁曹在官渡相持的时候,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
橹,然后刘晔献计用投石车破高橹。三国演义里其实没有提是刘晔发明的。后来经过马钧改进,进一步完善。
投石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战车的一种。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亦称“抛车”。指在车上用粗竹将石块抛击出去;作为攻坚的手段。其实投石车就是中国象棋黑方的炮。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8:03

  《三国演义》开篇即讲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虽然被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掉,却是中国古代、近代乃至世界古近代发展的一句总概括。中国能确认的文明直溯四千年前的大夏王朝(其实之前还有黄帝等的传说),之后成汤建商,周武王伐纣,再到春秋乱世,中国人从证明开始之初,便 没有停止过战争,说时代的需要也好,说维护自身权益为在乱世争得一席之地也好,说为一统天下实现霸业也好(秦王嬴政就是这样的),攻城的手段在不断地提高,攻城的器械也在不断地改进》
  攻城战是所有战争中平均死伤最多的一种,作为守方,拥有坚强的城郭对战争的胜利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夏朝就有了。而世界上最宏伟的城墙是我国的长城,公元前214年,嬴政下令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到辽东,总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
  兵法记载,攻城有“临(临山筑攻)、钩(钩梯爬城)、梯(云梯)、堙(填塞城沟)、水(水攻)、穴(挖地道)、突(穿突暗门)、蛾傅(密集爬城)、轩车(用高耸的轩车攻城)、轒辒车、空洞(隧道攻城)、冲共十二种。
  而攻城器械则多不胜数,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

  弓

  《吴越春秋》中有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就是弹弓,是更古老的抛射工具,发射石丸等弹丸,所以原始弓也十分简单。从《易经》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的记载可看出最处形态的弓无非是将一根木竹弯成弧形,销尖木竹既为箭。可以说简陋到极至,其射程与杀伤力更是不敢恭维,但毕竟使人类摆脱了身体机能的*成功运用一种机械力。
  商周时期,弓箭的发展趋于成熟,作战的箭矢已主要是青铜镞,弓的样式也基本具备了后世弓的形制。到春秋战国,弓的制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西汉以后,穿透力更强的铁镞逐步代替了铜镞,弓的制作也愈加精美,但形制,质量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火器发明后,因其射速慢,天气影响大,轻便的弓箭还有相当的生命力。以明代戚继光的军队装备为例,步军中弓手占十分之一,马军中仍占二分之一强。至于满清更是以骑射作为夺取天下的利器,直到鸦片战争之后,弓箭才走出了中*队的序列。
  在长达数千载的装备史上,弓箭赢得了无上的荣光,春秋战国时位列兵器之首,“射”技也是公卿大夫必备的“六艺”之一,齐桓晋文称霸,周天子赐予彤弓彤矢以示其代天伐罪之权。如百步穿杨的养由基,辕门射戟之吕奉先具是一段佳话。即便是羽扇伦巾的周公谨也用十日造箭之法来谋害诸葛亮。

  飞钩

  飞钩,檑义夜和狼牙拍,顾名思义飞钩是将一铁钩栓于绳索之上,是很多梁上君子的最爱。实际上飞钩用于攻城的历史几乎和飞钩本身的历史一样长。《墨子?备梯》,《武经总要》,《练兵实纪》,《兵器图说》都有记载,而令人更惊讶的是飞钩的寿命之长,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二破武汉之时正是陈玉成亲率敢死队用飞钩夜间偷袭得手。即便到了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我人民军队也多次利用飞钩建立功勋。飞钩用于攻城多为人知晓,事实上,飞钩在防守上的功绩也是勿需多让。一旦攻方以云梯冲城,如果你有足够的冷静,足够的准确,足够的力量,足够的敏捷便可用飞钩将云梯拉倒或拉垮,将梯上之人尽皆摔死。当然,在飞箭如雨的战场,你还要有足够的命大才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飞钩用于夜袭给防守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古时的大城尤其是京师,都是占地广大,人口众多。北京俗称“四九城”指四十里的城墙九个门;唐代的长安人口百万。如果敌方“悄悄的进村,放*的不要”,想在这样的大城只靠人力夜夜备袭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是,恐怕敌方尚未来袭自己已经心力憔悴。《三国演义》中曹刘争汉中,曹操临河下寨,刘军不得进,后诸葛亮正是用疲兵之法*退曹军。这时狼牙拍和檑义夜该大显身手了,狼牙拍以铁钩,铁钉置于木版或绳网上,夜间悬于城上,若敌以飞钩夜袭便被钩住扎伤不得攀缘。檑义夜是狼牙拍的近亲,只是其将钩钉置于圆木之上,除了可防夜袭,还可当檑石滚木投下。

  车

  车,古来城关或是高墙深池,或是居于险要,所以攻守战具皆为庞然大物。若想灵活应用,仅凭人力则实在是有些费力不讨好,即便是体力比人高那么一点点的牛马,面对数十吨的重物也不免有望洋兴叹之感,所以古*多将战具装上战车(如巢车,霹雳车等)。可想而知若没有车的发明,攻城战将乏味的多。
  中国的传说中,发明车辆的桂冠属于夏朝的奚仲。夏商之时,就有大规模战车决战的描写。但是面临着缺乏实物证据的难题。如果传说属实的话,中国使用车辆就不应迟于公元前23世纪。1972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了一座商代车马坑。里面车厢,车轴,车辕皆制作精良,证明当时车辆技术已经发展的极为完善了。

  抛石机

  抛石机(又称炮),相传炮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抛射出去。由抛杆,抛架和机索三部分构成。抛杆设一横轴,顶端连有一副皮兜绳;机索由数十上百根绳索组成。每根绳索需要1——2人拉拽。
  东汉时期,炮已成为备受重视的攻城战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绍战于管渡,曹军使用一种自行炮——霹雳车攻破袁军壁楼,大获全胜。唐宋以后,炮的使用更为普遍。宋代的陈规在《城守录》中感慨的写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术,则城无不拔;守者得炮之术,则可以制敌。”
  在中国炮的使用史上,蒙古人处于突出重要地位,对中国炮的使用产生了*性的变革。公元13——14世纪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建立了空前而且很可能绝后的庞大帝国。虽然蒙古无敌的铁骑是这个神话的根本,但蒙古强大的炮兵却赋予了蒙古军队摧毁一切防御的巨大破坏力,是蒙古从草原之王走向世界霸主的重要标志。 蒙古的炮称为“回回炮”,它是一件“驳来品”进口货,是当年蒙古西征时从波斯人手中学来的,也算中国早期知识引进的成功范例。“回回炮”上出现了类似射击计算表的刻度,极大的提高了射击的精度。古籍上曾经记载“回回炮”在攻襄阳时发挥的巨大作用:“中人立毙,中地下陷三四尺”,也正是“回回炮”一阵齐射将襄阳的城墙击毁,历时三年的襄阳大战终于在“回回炮”的怒吼声中尘埃落定。

  在中华5000年的辉煌史上饱受战争的累累剑痕,《战国策。秦策》有云:“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逐鹿而擒蚩尤,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其间或有吊民伐罪的凛然正气,或有抗暴抑强壮志豪情,更有争夺权力的荼毒生灵。战国时燕将骑劫攻即墨不克乃尽掘齐人祖坟;秦之王贲伐魏以水灌大梁,一代名城毁于一旦;蒙古西征,兵锋所至有反抗者尽皆屠城。难怪兵圣孙子称其为“此攻之灾也”,但攻守双方所用战具则成为了古人智慧的集中代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19:54

首先,现在已经没有了攻城战,两个国家之间的接触战都少得可怜,现代作战多是战略侦查,远程导弹火力压制,战略轰炸,中子武器(伽马射线弹一类武器)抢夺战略位置,电子战,最后才短兵相接 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更不会说什么依靠城墙打攻坚战,城墙?两炮就没了

1,冲车 首先 冲车不是去撞城门的 而是 移动箭塔 冲车利用自身的高度,从车中直接向城*击,也可用来接近城墙,破坏女墙(垛墙),直接攻打城墙上的守敌。车中除了装备有各种长兵器,还常常装载强弩、石炮等重武器

2,尖头轳 这就是一般游戏里用撞角攻城的战车,人藏在车里面,步行推进。上面有厚木板防御箭矢,用来突破城门

3,投石车 抛石机是攻城战中最鸡肋的工具,虽然架设简单,但击发速度慢,有是抛射,不精准。而城墙上的重弩却是他的克星.

4,云梯,有上下两层,绝对不是长长的那种竹梯,是子母梯,就像三国无双五里的那种 是最常用攻城机械

5,壕桥,惟一一个与近代有关的攻城机械,也就是。架桥坦克的前身。但它却不是架桥,是填壕沟。一种前*,后轮小的大车,用来通过壕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19 22:02

井栏,投石器,云梯,冲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0 00:27

唐 抛石机
中国古代攻城器具都有那些??与现代的相类比的都有哪些应用?急需知晓...

应该说,云梯与攻城战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城池,没有攻坚战,即便存在云梯之法也不过是一种“屠龙之术”,云梯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梯了,所以伐崇之战可以说是云梯的第一声“婴啼”。如果说这段传奇过于血腥,那另一段传奇则更具高古君子之风,战国时,鲁班为楚造云梯以攻宋。墨子率弟子晋见楚王以阻之。乃“...

中国古代攻城器 中国古代攻城车 中国古代火炮攻城 中国古代攻城电影 古代攻城用的土山 中国古代守城器械 古代是如何攻城的 古代攻城的办法 古代攻城突出的成就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现在热播大剧《樱桃红》怎么越看越眼熟啊?我总觉得里面的情节以前看过... 请问各位专业人事 数码相机光学变焦跟电子变焦有何区别呢? 谢谢... 伊闪的主播等级多久能达到9级 数码相机如何变焦 速求三个关于爱心的故事,不要太长,一个故事200来字就行。 如何调烘箱温度 干燥灭菌烘箱一,对开门干热灭菌烘箱用途及简介 湖州市市长热线 刘芸工作履历 湖州市市长:马以 飞机上能带木制弹弓吗 弹弓的射程? 为什么memcached会使用swap csol 科幻系列有哪些武器? 弹弓有效射程是多少米 华为手机之前配对过的蓝牙设备在哪儿找? 新办的农业银行卡怎么激活 你好 学校发了一张农行卡让激活 怎么才能激活 求小说,不拘耽美还是言情。想找类似柴鸡蛋的逆袭或者是欣欣向荣的画堂韶光艳,锦屏春暖等类型的小说。文 求《重生贵女嫡妻》 作者:盛世清歌 全文加番外下载 求书——《云鬓凤钗》,清歌一片的,TXT,多谢 请问百度为什么健康查不到新冠数据更新了? 求清歌一片的驸马守则txt 现在已经十点多了,国家卫健委为何还未公布昨天(11月18日)的最新疫情数据? 跪求清歌一片的所有作品, 宋朝乡下人的进城生活 女法医辣手摧夫记 宋朝之寡妇好嫁 霓裳铁衣已看过,谢谢 清歌一片 国外疫情这两天为什么没有更新? 步步莲华 作者:清歌一片 763212424@qq.com 为什么15天行程码还不变? 请在晋江上看过清歌一片所有文的人回答,清歌一片哪部文最好看 买1支滑膛弓判刑案例 元朝的军事物资有哪些规矩,出现过哪些武器呢? 苹果5s刷机成功之后怎么全是英文 抗日战场上,若发现这种动物,为何宁愿先不打鬼子,也要将它消灭? 记得有一部军事题材电影,是电影不是电视剧,然后里面有一个片段,就是一个军官表演蒙眼装*,然后下面的 号称清朝最强特种部队的虎衣藤牌兵,为何惨败给洋人? 西班牙奥托丛林王的森林之王 军事相声 二手苹果11 128g 几乎全新 1500元 是什么水平? 回迁房多久可以拿到房产证? 人妖能和女人结婚吗 人妖和变性有什么区别,能做爱不 人妖和女人在生理上有什么区别呢,人妖的阴部能和女人一样有感觉吗?? 大家知道小米的以旧换新靠谱吗 獐子岛海参与山东海参(威海海参,青岛海参),大连海参(海燕堂,上品堂,集品堂,晓芹海参)的区别? 不会英语能学c语言吗 学C语言要不要英语?~ c语言需要很好的英语吗 学C语言需要懂英语吗》?不懂可以吗?不懂能学会吗? 学习C语言要懂得英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