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4: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9:34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老师也不是一天炼成的。把自己从老师炼成好老师,非一日之寒,这个*的过程不需要目标明确,不需要制定*计划,不需要机遇,更不需要天赋,但却需要一些必备的要素。
首先,要喜欢做老师,且不需要理由。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喜欢当老师,不是出于“我不当老师谁当老师”的道德使命感,不是出于挣钱买房买车娶媳妇养孩子的需要,不是出于用知识投资将来弟子做了大官发了大财自己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不是出于老师有两个假期……喜欢当老师,是喜欢每天面对青春洋溢的面孔,是喜欢在课堂上遭遇青年人的质疑和偏激,是喜欢与三五弟子漫步校园林荫道上说说笑笑。这种喜欢更多的不是来自理性的功利计算,不是来自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股来自内心深处的心理冲动。如同恋爱,不需要理由。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具备了炼成好老师的心理前提和动力。
好老师不会老是惦记着冒充学生的父母。也许是受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传统理念的影响,有些老师努力实践和标榜自己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这未免太吓人了。一个班几十个、上百个学生,你真的能把他们都视为已出?我认为,对好老师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视学生为子女,而是视学生为公民,一个个与自己同样的权利主体,这是师生平等的法理前提。老师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观点,以及观点形成的过程向学生展示,以期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质疑,在课堂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通过交流而实现教学相长。老师的知识再渊博深邃,也只是满足了职业的需要,而不能视为优越于学生的资本;同样,学生的知识再贫乏浅薄,也只能证明他有学习的需要,并不能视为愚昧低能的证据。此外,老师要有这样的理念,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于老师的观点,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观点,老师要习惯于既求同存异,也求异存同。
好老师应该首先是一个好人。这个“好”,不是如媒体所吹捧的那样是一条拼命无私奉献的春蚕,一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那种把老师这个职业伦理化神圣化的做法不仅不合逻辑,也不合事理。老师这个职业不是道德选择的结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的结果。这里所说的“好”,是指老师除了遵循一般的职业道德外,还应该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具体表现为求真求善。苏格拉底曾说: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知识是老师谋生之必需,不然,你拿什么教给学生;然而,若仅以此为标的,显然不足以*成好老师。窃以为,好老师之求真,更应该是一种对知识的兴趣爱好,面对未知世界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非功利的,即不是为了获得功名利禄,而实实在在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已。惟其如此,这种求真的执着才有可能酿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热爱,从而使自己名符其实地“学高为师”。
好老师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职业个性。笔者以为,首先,一个好老师应该口吐真言,即说真话;在不能说真话的时候,尽量不说假话;在不得不说假话的时候,尽量保持沉默。事实上,面对涉世未深的学生,口吐真言有时会遭遇两难困境:说真话可能影响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怀疑,不说真话有违老师的职业操守和学术良心。其实,怀疑并非坏事,怀疑是认知的深化,而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认同又是内化的前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必须经过内化。而从青年个体成长的规律看,一切事物都要经过他们的怀疑才能使他们相信;既然是正确的,就不怕被怀疑,就应该经得起怀疑,那种不允许怀疑的理念本身就更应该加大怀疑的力度。有时候,老师说真话也往往要遭遇这样的尴尬,有些真话可能会挑战甚至否定老师的观点,面对这种情况,一个好老师,应该服从*,服从真理,实话实说,同时承认自己的不足,有的老师可能担心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会受到影响,其实不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权威的老师也不可能穷尽知识。
好老师应该海纳百川。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十一年前的一次辩论赛。在训练中,队员对我的观点极尽否定之能事,开始我还极力辩解,但终因势单力薄败下阵来。当时心里很窝火,堂堂老师兼教练,居然被他们如此攻击,面子上过不去,当时很想大骂一场,但还是忍住了。为了发泄愤怒,我摔门而去,结果队员们纷纷跟出来向我道歉,这时我冷静下来了:我如果接受他们的道歉,那么今后再也不会有人提出任何质疑了,辩论也就完了;于是,我鼓足勇气返回房间,真心向他们道歉,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我这样做的原因。后来我也逐渐适应了他们的质疑和批判,当然,我也同样质疑和批判他们。于是,整个团队的氛围因此活跃起来了。后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法炮制,虽然也有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但彼此都深化了对所争执问题的认知,是我们一致达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