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2:56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58
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
空气容纳水蒸气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还有容乃水蒸气能力的湿空气叫做未饱和湿空气,不能在容乃水蒸气的湿空气叫做饱和湿空气。
当温差较大时,容乃很多水蒸气未饱和湿空气,在降温时,逐渐达到饱和,温度继续下降,其中的部分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就是揭露现象。
当使水蒸气饱和的温度(*温度)在0度以下下时,就会结霜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2:59
1.夜晩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结于物体上的水珠。 2."露水夫妻"的略语。 夏天的清晨,我们常可以在一些草叶上看到一颗颗亮晶晶的小水珠,这就是露.古时候,人们以为露水是从别的星球上掉下来的宝水,所以许多民间医生及炼丹家都注意收集露水,用它来医治百病及炼就"长生不老丹". 在晴朗无云,微风飘拂的夜晚,由于地面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发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留在这些物体上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 露水对农作物生长很有利.在炎热的夏天,白天,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很强,回蒸发掉大量的水分,发生轻度的枯萎。到了夜间,由于露水的供应,又使农作物恢复了生机.此外,有利于田庄的作物对已积累的有机物进行转化和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