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钟和猛回头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5: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7:05
哀莫大于心死。
陈天华所处的年代是在1875年至1905年间,当时的清朝末年软弱无力,**,中国被世界列强侵占、瓜分,丧权辱国,危机四伏,而民众却意志消沉,甘愿忍辱负重、俯首称臣,任人宰割。
陈天华是近代民主*家及宣传家,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发起人之一。
为改变国家被侵,中国人民丧失自由的悲惨境地,陈天华对外来侵略恨之入骨,对清王朝*且无力的统治大为不满,号召中国起来抗争,要改变国家命运。
陈天华在1903年撰写的《警世钟》和《猛回头》,就是为了广泛宣传和激发国民的反帝、反封建,号召民众起来*的思想,而且十分激烈和迫切,甚至激进。
他大声疾呼的“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见猛回头);“或排外,或*,舍死去做”(见猛回头),及“只有死死苦战,才能救中国”和“同饮一杯血酒,呼的呼,喊的喊,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见警世钟),无不是一种壮怀激烈。用浅显的白话文形式也是为了更广泛的传播。
而当陈天华的这种心急如焚的心情不被理解,迫切的*思想不被接受,大声疾呼被置若罔闻,现状与自己的期望相去甚远,于是“哀莫大于心死”就形成了,在东京大森海湾忧愤交加的投海一跳就出现了,只因理想破灭,以身殉职的方式最后一次争取民众的觉醒,也为解脱。
其实*日本的《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只是陈天华自杀的诱因,更多的应该是对国人的“怒其不争”!
陈天华年轻的生命有历史背景和自身阶级的局限,但其《警世钟》、《猛回头》对辛亥*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