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通过深沟,怎样在不铺板的情况下通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5: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3:59
四连知青之魂-记沈是生平
第一章 成 长
幼年沈是 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三日,沈是出生在常德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亲在常德市第五中学教书。母亲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便辞去工作打理家务。一家七口人,靠父亲一人工资糊口度日。在社会生活物资十分匮乏条件下,庆幸家住小西门骅街口,周边有很多荒土、池塘。五、六岁的沈是跟着奶奶料理自家开挖的小菜园。奶奶挖土,他清理杂草;奶奶栽菜,他就帮着浇水;摘菜时,他双手递过小菜筐向奶奶手边伸过去。聪明、灵动的沈是,使得奶奶、父母以及邻居老人赞叹不已。
沈是的奶奶是一个有文化的老人,看着家里儿媳忙于生计,孙儿孙女都渐渐长大,心想总得教他们学点文化。每逢闲暇,奶奶就拿出为孙辈做的文字纸片,教沈是认读。“上、下、左、右,前、后、来、去,屋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都很快被沈是熟记。为了对小孙子进行数的概念教育,奶奶以菜园收获的各种蔬菜进行数计。“一条菜瓜”、“一条菜瓜”,“二根黄瓜”、“二根黄瓜”,“三个茄子,四个辣椒,…”沈是象鹦鹉学舌一样,熟记奶奶的教导。跟着奶奶把简单的加减法应用到实物运算中。沈是在清贫快乐的生活中,不断的从奶奶那里接受文化知识,也密切了祖孙间的情谊。奶奶看着聪明好学的孙子,指望以后是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亲昵的把沈是叫着“胜利”。
胜利七岁那年,正是国家遭受灾害时期。老百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饥荒遍及城乡每个家庭。胜利看着有些小朋友背着书包上学,就问奶奶:“奶奶,我什么时候能背书包上学哦?”“胜利,你想上学吗?”“我想。”“你上学,就要交学费,家里又要少几块钱吃饭呢。怎么办呢?”“那我就以后再去上学。”“乖,你是最懂事的好孩子。”从那以后,沈是看到小朋友上学、放学,不再向家里人提要求了。照样欢快的跟着奶奶去菜园,甚至到更远的气象站、收遣所的院子里扯马齿苋、挖葛根,想办法渡过饥荒。
少年沈是 沈是八岁那年,奶奶看着已经是一米一二的高挑小孩子了,虽然在家里能教他学一些语文、数学、绘画知识。但是孩子没有学校生活,终究对孩子成长不利,再苦也不能荒了孙子的学习生活。奶奶做主,沈是终于迈进了常德市育英小学。高个、儒雅、皮肤白净的新生沈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间活动时,他从不以强欺弱。还为其他小朋友的相互争斗去调解、劝和。六年的小学生活,沈是渐渐长大。语文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一直是班上的三好学生。
小学毕业后,沈是本来可以到父亲教学的第五中学读书。生活上可以得到爸爸的照顾。当奶奶问他:“胜利,你上中学是想到哪个学校读呀?”“我不到五中,我要到七中去读。”“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我不依赖大人的庇护,要自己去努力学习。”沈是的志气,奶奶和家里大人们都打心里高兴。
沈是在常德市第七中学三十六班,完成了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班上的同学们眼里,沈是是一个不多言谈、却办事一丝不苟、性格稳沉的忠厚老实人。正是因为如此,他并不孤僻,班上的同学都愿意和他交往。乒乓球台旁、篮排球场上,处处可见沈是和同学们协调和谐的身影。班上被叫着秀才、张飞、君子、白胖、启明星、大妹、儒学…都是他的铁兄弟。因为相处融洽,他们都是同一天踏上东山峰大山里的知青伙伴。兄弟们得到沈是赠送的这般雅号都乐意接受。由于沈是自己崇拜浪漫诗人李白,便自称“太白后人”。
走知青路 一九七一年年底,常德市城区七所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百学生,以及在家服闲的有一百多青年人,给社会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几万人的城市,在抓*的年代,根本无法一次安置上千人的就业,高中毕业后也没有升学这条渠道,社会就业成为第一大难题。因此,把年轻人放到农村去,以接受再教育为口号,成全了破解这一社会灾难的权宜之计。
比沈是大二岁的姐姐,早二年已经下放到了常德市韩公渡农村。这对于沈是的家庭来说,子女长大却不能挣钱养家,仅仅自己糊口,那也是家庭的不幸。
第二章 知 青 路
上东山峰 一九七二年三月三十一日,这是一个多云的日子。沈是怀着满腔热血,加入了上山建设东山峰农场的知青队伍。清晨,八十二岁的奶奶为胜利清理行李,又拿出五张二元的钞票塞进沈是的口袋里。嘱咐道:“在外面要吃得亏,才能成得堆。和别人要搞好关系,交往不能斤斤计较。办事时宁可亏自己,切勿负别人。还要学会照顾自己,经常给姐姐和家里写信。”“奶奶,我记住了。我会经常写信给您的。有空我就会回来看您。奶奶,我走了,您多保重。”
那天,是妈妈和弟弟到常德市文化宫为沈是送行,一百多知青在文化宫礼堂开完宣誓会后,四、五辆公交车组成车队准备出发了。沈是看到妈妈已成泪人,弟弟张着泪眼,不停的向自己招手。沈是再也说不出话来,忍着眼泪,靠着窗口不停地向妈妈向弟弟挥手。当家人远离视线后,沈是再也忍不住了,泪珠象断线的串珠不停地落下。到这时,沈是才痛痛快快地抽泣起来。
车队沿城区人民路开去,十分钟后出三岔路口,在《毛*去安源》巨幅画像的目送下,队伍告别常德市城区,沿常澧公路极速行使。二个小时后,车队到达临澧车站。知青们纷纷下车做短暂的休整,大家几乎都是有生以来首次看到这样的县城小镇,张张稚嫩还挂着泪痕的脸上,现出了一点兴奋的表情。沈是在张望中,看到临澧县新华书店的招牌。他很快地溜了进去,书柜里一本《智取威虎山》的剧本,强烈地吸引了沈是的眼球。扬子荣持*戴披风的威武英姿,在沈是心目中已仰慕已久,他摸摸口袋里的十元钱。本来这钱沈是前几天就向奶奶推辞过,他今天早上是怕伤了奶奶的心,就没有再拒绝。心想,我以后一定加倍给奶奶挣钱。
问了书价:二角五分。来不及犹豫,付钱拿书。沈是捧着这本红底白字的*现代京剧剧本,快步回到车上。从他脸上灿烂情绪,就知道今天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如获至宝的心情。半个多小时,车队来到澧水河的张公庙渡口。客车优先过渡,在随车同行的带队干部张营长、曾连长、陈连长引领下,全体知青齐齐的站在渡船甲板上。当渡船开到河中,回望东北河岸的群山,苍松翠柏倒映在静静而宽广的澧水河上,一副极美的山水风景画展现在大家面前。对此美景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中午时分,车队达到石门县城。县城临渫水而建,傍水的老街从东往西一直延伸不足五百米。车队人员全部住进西街新建的迎新旅社。集体吃过中饭后,沈是就和同学们到这山城逛逛,想把这石门县的一条街仔细地看看。东街与水很近,客船货运码头设置较多,临街的门面也一家挨着一家,有点像常德市的小河街。回转到西街,其建筑年代要在东街之后,规模要胜于东街。在迎新旅社对面一座电影院的院子,应该是五十年代的建筑。但是院子里两棵参天大树,少则也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沈是他们被大树吸引,走进院子。漫不经心地浏览了《红色娘子军》的电影简介后,注意力扛不住高大身粗的古树*。沈是张开双臂,贴近一棵大树,看来一个人远远不能围抱大树。这时张飞、大妹上来接应终于完成了围抱。他们又移步观测大树高度,估计约三十多米。虽然在这冬季,叶片枯黄且几乎落尽,但是两棵互相交错的枝丫,铺天盖地的把这一百多平方大院遮掩的严严实实。看了这两棵大树的英姿,还不知道它的英名。沈是就走到电影院守门的老人面前打听,原来这是两株难得一见的银杏树。
回到迎新旅社,沈是把一路的思念,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急急的写在信纸上。当晚,沈是给爸爸妈妈和特别挂念的奶奶、还有情同手足的弟弟的家书投进了邮筒。
四月一日这天,石门县城的天阴沉沉的。大家吃过早饭,有序地来到车上。九点多钟,车队浩浩荡荡地向石门县西北山区驶进。经过新关镇,镇上唯有石门钢铁厂厂房孤零零的堆在路旁。绕过几个小山头,车队进入了大片平地。皂市中学的校牌竖挂在门柱上,里面的校舍破旧,不见一个人影。路旁能看到很多大树,经张营长指认,树冠浓密没有落叶的,一般是樟树;高大挺直带有稀疏红叶的,一般是枫树;树干约小枝丫约少,带有点点黄叶的,一般是杨树。…一眼望去,农村的房屋大多泥墙小瓦,还有很多茅草屋。遍地人烟稀少,这与城市热闹的正月真是天壤之别呀。
车队过了白云区就一直在大山里行走。九里坡,十里坡的,不是上就是下。尤其是在盘山路上,车上的这些大孩子无不被这莽莽大山镇住了,车内已经是鸦雀无声。进入磨市,来到官庄车站。大家本应下车活动活动,或是补充补充食物。可是车外的空气冰冷冰冷,就像马上会凝固似的,很少有人下车。只能把卖茶卤蛋的叫上车内,吃几个茶卤蛋。或者叫下车的人带上包子、馒头等,应付应付这午时的饥荒。
休整过后,车队继续向深山老林缓缓推进。进入雁池山地,路面泥泞,车速更加缓慢下来。雾雨中,看到山下七零八落的房屋,以及小片小片的田园,撒布在远远的山脚下。过了所街,很快进入黄虎港地段。莽莽大山,山涧简直在万丈深渊之底。道路又陡又窄,因为要盘山直降几百米,很多路段是回头弯。车上的人多数闭上双眼,不想看到自己是在悬崖峭壁上,也怕记忆这使人头晕目眩的行车过程。
当到了黄虎港大桥时,车上一声“好深啊”,把大家的好奇心唤醒。随着感叹声的应和,渐渐地,大家都不忍错过对这号称世界第一的伟大桥梁觅上一眼。
途径泥市镇,只见依山傍水的一片木质青瓦房屋。镇上很少能见到行人,好像这里是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过了泥市镇,车子卯足劲向更高峰爬去。刚上完约两华里的山坡,空中飘起雪花,寒冷的气候也不断地向车厢里袭来。每个知青和带队干部都感到更恶劣环境在等待着自己,大家的脸上显露出异常严峻的表情。果然,车队越往上行,雪花越大。一个半小时,车队爬完了三十华里上山的公路。终于到达了一个山口,车内不停地有人嚷嚷:到了,到了。东山峰农场到了。车外大雪纷纷,定睛一看,雪中站着农场职工和早半个月上山的知青们,几十个人准备着接车呢。沈是下车,被这一幕幕热情地举动所触动,接车人满脸的白眉、白发、白须,都是风雪冻出来的。但是,张张笑脸都在迎接着这些来到风雪中的新战友。心头的暖流涌向全身。他主动和接车的职工、知青一道,帮助把车上的行李卸下来。雪越下越欢,象是天老爷都跟着异常兴奋似的。
接车的人们递过事先准备好的木棍,嘱咐道:大家上山用木棍做拐杖,要小心地一步一步走稳啦。原来,这停车的地方,是一个两山相近的口子。往西几十米,就将越过山口。口子的北面是一个陡峭的小山头,属于东山峰农场的山体。停车的位置处于泥市到清官渡的中点,也是这段公路上的最高点。是石清公路的最末段。
所有上东山峰的人,没有车道可走,都要从小山头上极不起眼的小道上去。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小道即陡又窄,二十多米高有七、八个拐。走在上面,脚下稍有偏差,人的重心偏移,不是倒靠在山坡上,就是摔下悬崖;头上也得格外谨慎,稍不留神,还有可能撞到了前面人的脚后跟。说是大家走路上山,事实是攀岩而上。这上山的第一步,对于刚刚离开城市,从来没有见过大山的小伙小妹来说,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对于这上山的活,还真的要好好学习、认真对待啊。
上了小山头,地势平缓了很多。紧接着是一条青石板古道,石板道虽然平整,但是在这冰天雪地里,它就是溜冰场的地面一样。走在上面就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人们象是失去了平衡能力,走起来摇摇晃晃十分吃力。
大概前行约千米,好不容易到了原居民的周家老屋。农场商店设在这里,到达此地的人都是赶紧停下来歇息。沈是却左顾右盼的寻找一个人。这个人是他的同班同学,个子矮小,患有腰痛病。所以,从相邀一起下放农村,到今天上山的路上,沈是处处关心帮助着这位同窗好友。没有看到人,沈是原路折回。走了一段路,才看到他在那里拖着艰难的步子。“儒学,我来了。”沈是赶紧走过去,:“你扛不起就叫我吗。”“你背了那么多,我不好意思喊你。”沈是接过儒学的桶、盆及挎包,与他一同来到农场商店。
走过很长一段湿滑的青石板路,沈是他们来到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这是在两个山坡之间众人踩踏出来的小路,走起来没有青石板路那么艰难。上行约五百米后,继续向西行走。雪还在猛烈地下着,但是走在这山上视野比山脚清晰多了。向西绕过两个山头,前面二三百米处有一个山头挺拔向上,很是特别。沈是正在为这山头挡住出路而疑惑时,两耳灌入一种奇妙的声音。越走近山头声音越清晰,直到一阵阵轰鸣,大家意思到附近有水沟。
接近山头,其山脚下呈现一条二十来米宽的水沟。沟里石头成堆,一块块磐石象一座座小山,横卧在沟里,摆出归然不动的姿态。沈是跟着大家绕过大石头,下到沟底。哇,沟底十多米宽,裸露的石板一展平洋。只有中心线上被水冲出几道窄窄的水槽。站在沟底往上游望去,只见有十来米高一米多宽的瀑布倾泻而下。水流撞击石头,闯入深潭的声音,不断地在沟底回响、共鸣、放大。沈是站在沟底感觉这水声如雷贯耳,美妙的天籁之声洗却了知青们连日来的疲惫。沈是迫不急待地向同行的老职工扯着嗓子问道:“请问,这叫什么地方?”“响水沟。”偌大的水沟,沟壁被冲刷地没有一点植被。可以想见它的流量高峰应该是多么壮观呀!仰望响水沟西面的山峰,高耸入云,植被茂密。瀑布下的深潭,水面点点水花伴着徐徐升腾的热气,简直仙境一般。尽管水声震耳欲聋,知青们久久不忍离去。在后面人的催促下,他们小心翼翼地跨过水槽,缓缓地走出沟底。沈是牵着儒学跟着队伍走出了响水沟西面的沟壁。向南走出一百多米,老职工指着山坡上的茅草屋说:“到了,四连的营地到了。”到了,到了,我们到家了。到了的消息不胫而走,从队伍的前面直往后面传递,直到淹没在响水沟的咆哮声中。
荒山结庐 四连营地着落在响水沟的西面坡地上,两排茅草屋东西向一字排开,平行的安置在高低落差有二三米的两条梯土上。一看这屋基,这屋壁上的竹叶,还有屋顶松软的茅草,就知道这营房是为知青们量身打造的。一排房屋七八间,每间房屋的南面开一门一窗。门是用五六块木板钉在两根横方上;窗是一个五十公分见方的木框,蒙上透明塑料膜,权且为窗。分隔房间以及屋子周围都是用茅草与竹枝做壁。屋后面北靠山,都是挖出来的土坎,没有开窗。每间营房里都开了通铺。通铺是用树桩扎入地下,再用树干横向连接树桩,在树干上放上树枝,盖上茅草。这样两米宽,十米长的通铺是每间营房的唯一摆设。
沈是打开自己的行李,垫上棉絮,罩上床单,把盖被折叠整齐搁置在靠壁的床头。然后,把儒学的铺开在紧邻自己的床铺位置。把营房统统整理完毕,看看屋外。雪花纷纷扬扬,还在不停地下着。大概是老天爷要以最恶劣的天气,考量考量每一个来东山峰建设者的心智。
虽然都是年轻的小伙小妹,尽管旅途身心疲惫,夜晚知青在营房里彻夜难眠,他们想自己的家人,他们不知道能否在这荒山野岭得以生存。营房里不时也出现细细碎碎的啜泣声。到了第二天,每个营房都是充斥着雾气,里里外外的茅草壁上,形成了毛刺一样的雾凇。被子上已见些许凌末。放在床边的鞋子,里外都可见冰碴。沈是与大伙吃过早饭,各自回到房里,他惦记着剧本《智取威虎山》。当看到扬子荣一段唱词,与自己时下处境有相似之处时,他情不自禁地唱出声来:“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任凭风雨多变幻,*的智慧能胜天。”一石激起千层浪,房间里、连队里,大家都跟着唱起了*样板戏。并且这样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什么《红灯记》《沙家浜》…一本本的唱个不停。知青们以此来排解压抑在心中的无名火。
月夜美景 四月四日的夜晚,大约在一十二点。一阵喧闹声把四连营地几乎给沸腾起来。原来是因为沈是起床上厕所,他发现了奇观。兴奋地嚷嚷:“快起来,快来看,好美丽的夜景呀。”一轮圆月挂在天穹。银光撒在一望无涯的大小山尖上,山尖以下是连绵不断雪白的云海。大大小小的山尖点缀在茫茫的云海中,真是一幅如梦如幻的蓬莱仙境。
上山几天了,还从来没有见过天日。视线不过几十米,连周围是什么样都无法想象。今夜时空,大放异彩。晴空万里,江山如画。又怎不叫沈是为发现而惊叹!又哪能不一呼百应呢!
沈是在这不断壮大的观景队伍里,在观景的遐想中,思想慢慢地飞向了奶奶身边。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也是在明月下,奶奶把李白的《夜思静》教给了他。这时沈是脑海里闪现着“床前明月光,…”的诗句,嘴里便情不自禁地道出:“房前明月光,疑似舞台装。举头银盘月,低头似汪洋。”接着,秀才在人群中朗朗吟唱:“皓月当空万里云,千座山峰海中生。知青踏上东山顶,人间美景览无尽。”
第二天,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这算是老天猜透了知青的心,或者是老天对知青的不怕吃苦精神给予犒劳来了。沈是不忘为知青伙伴们做点事。把屋廊的柱子之间、山坡的树干之间,系好一根根绳索,以便大家晾衣晒被。中饭后沈是站在营房西边的坡地上,在暖暖的阳光下吹起了口琴。应和着优美的琴声,草坪上、营房中,都异口同声地唱响:“太阳出来照四方,毛*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生暖哎,毛*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照得咱心里亮。…”知青伙伴们借此用歌声抒发对太阳的感激之情,排解连日来心中思念家人的情绪。
智慧背粮 俗话说,坐吃山空。四连连日来大家所吃的大米,都是先上山的老职工,在知青到来之前从山脚泥耳垭一袋袋扛上来的。一个星期的时间,四连的知青、职工以及其家属两百来人,光大米消耗就要二千来斤。午休过后,熊队长宣布:全连知青、职工,自带工具,到泥耳垭搬运大米。于是,小生、白胖、儒学空出自己草绿色的军挎包。但是,秀才、张飞、大妹他们都没有挎包,沈是找到智多星商量怎么办。有了,一人一条长裤,用绳子扎紧裤脚口,两条裤脚从脖子后搭在两肩,岂不是很实用的米袋吗。一经提倡,裤腿米袋被男女知青们广泛的效仿。解决了不少人没有背米工具的实际问题。
大伙带着背米工具,往山下走去。这一次下山,由老职工领路,从营地径直往下走小路。首先是一个六七十度的坡地,大部分女知青和胆子小的男知青都需要借助柺杖下山。即便如此,有些陡坡还得侧着身子。先动在山坡外的脚,向下踏稳后;再动靠近山坡的脚,下到前脚位置。这样一步一步的挪动,才能安全的走完这段下坡路。
好不容易下完这百米陡坡,背米的队伍从一户原居民的屋前,走上了那条铺着青石板的古驿道。
这原居民户的房屋很有风格。依山而建,四间开间东西向排布,全木质平房。西头附有一间偏房做厨房用;东头的一间向南伸出一间吊脚楼。吊脚楼下层栓有牛羊牲口,堆有柴草等;上层西南两面设置有廊檐,走廊外有做工细致的木栏杆扶手。南面可见楼上雕花门窗,在茂密竹木的掩映下,算得上山中美景。可能是英雄所见,农场医院就设在这鄢家大屋。
走在青石板路上,绕过鄢家大屋东边的山包。熟悉的水声感染到每一个人的神经。再转过一个山岗,只见前面一条瀑布从山上飞驰而下。响声震耳,令人兴奋。瀑布下也有一个直径五六米的石潭,潭里盛有不断外溢地泉水。潭内晶莹剔透的水液,在周围植物的掩映下,就像一颗大宝石。这是响水沟的中段,沟壁杂草丛生。顺水流往下看去,沟底是层层叠叠的光秃秃的石头。象刀削的峭壁,一落数丈。再往下三四百米看去,依稀可见泥市到清官渡的公路,象羊肠小道一样在山下迂回着。前一阵时间,听说这响水沟里是老虎出没的地方,今天亲临其境后,大家认为这是可信无疑的了。
站在青石板路上往南平视,眼前山峦叠嶂,一排排山岭横卧在山下。望过三四重山,水平距离二三千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山头很有特点。在其山岭的东头,极像一只猫的头部与背脊的剪影。头向东方,在它的东面,形成万山罗伏,千峰揖拜之势。使得这只猫头有傲视群雄的姿态,令人起敬。据说,这座猫头山峰的名字叫观音尖。
再往前走了几百米,就到了第一天上东山峰,从青石板路转向上山小路的地方。想起那天艰难的跋涉,而今天舒畅的走在石板路上,真是快步如飞,遐意盎然。
大约一个多小时,全连背米的队伍都到了山脚泥耳垭。老职工从车上的麻袋中给大家分装大米。逐渐,从泥耳垭到四连的山道上,布满二百多人的搬运大米的人流。这种忙忙碌碌的场面,如果能够鸟瞰,不亚于看到了蚂蚁搬家,显然是十分繁忙而壮观的。
上山没有下山轻松,并且每人身上都扛着十斤到五十斤的大米。知青都是走走歇歇。看着太阳已经偏西,沈是与白胖、张飞、大妹坐在路旁,他发出倡议道:唱首什么歌吧。“《打靶归来》”,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在沈是的一声预备起之后,山间小道上回荡着嘹亮的歌声:“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米索拉米索,拉索米多来。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二、三、四,…”。一路上,歇肩的人自然加入了歌唱的行列,行走在路上的背米人欣赏着愉快的歌声。大家沁出汗珠的脸上,个个都绽开笑颜。歌声鼓舞着大家,背米的劳动在愉快地气氛中结束。有些知青甚至拿着饭盆进了食堂,嘴里还哼着米索拉米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