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6 10: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9:04
明代中叶以后,词家虽然众多,但词风日下,甚至出现了以填词酬应献谀的人,这时期唯一可称道的词人是杨慎,其词风意境豪雄。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慎的父亲是内阁首辅,叫杨廷和。杨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且天性聪明,7岁能背许多诗。11岁时,会写近体诗。13岁时,杨慎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城。21岁时,杨慎参加会试,文章被列为卷首。谁知烛花烧坏了考卷,使其名落孙山。24岁时,再次参考,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修撰。从此,正式登上明朝*舞台。
杨慎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为明代三大才子之首。代表杨慎意境豪雄之风的词作是《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词作为咏史之作,以概括性的语言启发人丰富的联想,具有极强的历史涵容力。全词有怀古,也有托物言志。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在苍凉悲壮的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一种高远意境在这种气氛中反映出来。
在词学理论方面,杨慎也有所贡献,著有《词品》6卷,词集《百绯明珠》、《词林万选》诸种。
明代中叶,一些写景的小令也颇有些成绩,如吴宽《采桑子》中的“纤云尽卷天如水,芦荻风残,松竹霜寒,更看前溪月满山”;赵宽《减字木兰花·姚江阻雨》中的“白雨横秋,秋色萧条动客舟”,“茅屋谁家,荒径无人菊自花”;夏言《浣溪沙》中的“帘幕受风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皆写景如画,意境清远。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他于自己的词作,颇为自负,沾沾自喜,曾言:“匪独诗文为然,填词末艺,敢于数子云有微长。”但事实上他的词作内容狭窄,题材单调,尤其是小令,确乏才气。
到了明代后期,词坛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文坛上以反复古为主流,而词坛则以继承词统为号召,以图振兴词风。特别是陈子龙、夏完淳等人的一些优秀词作,为明代词坛增添了几多亮色。
陈子龙,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擢兵科给事中。
陈子龙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
陈子龙也擅长作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的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陈子龙可以说是真正转变明中叶浮靡词风的第一人,以他为核心的云间词派致力为词,勤苦唱和,使得词艺再次焕发出迷人光彩。
陈子龙崇尚南唐李璟、李煜以及花间词名家、北宋秦观、周邦彦等人,其词风流婉丽,蕴藉极深,深得婉约派遗风。
陈子龙的词在意境方面分别表现出了情韵生动、浑融自然、含蓄婉约等特征和风貌。这些风貌大大提升并增强了其词的内涵及价值,使得其词在明代词坛上熠熠生辉,对词坛回归南唐、花间、北宋风格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陈子龙的词中也多有感念亡国之作,如《唐多令·寒食》: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荫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再如《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亦多凄苦之声: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其他像《二郎神·清明有感》中的“最恨是年年芳草,不管江山如许”;《诉衷情·春游》中的“叹绣岭宫前,野老吞声,漫天风雨”都饱含着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除了陈子龙外,夏完淳等人亦作有抒发感慨的上乘之作,如夏完淳《卜算子》中的“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张煌言《柳梢青》中的“此身付与天顽,休更问秦关汉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或绵邈凄恻,或慷慨淋漓,都饱含着对家国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