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去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03: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4:51
《哪儿去了》教学反思
春姐姐的花篮哪去了?
夏哥哥的绿叶遮住了。
夏哥哥的绿叶哪去了?
秋姐姐借去做地毯了。
秋姐姐的地毯哪去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盖住了。
冬爷爷的白被子哪去了?
放进春姐姐的花篮里了。
这是一首简单、形象的散文诗。重点是让幼儿在散文诗中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明白一年四季是不断轮回的。
我通过—猜一猜引入——说一说理解一年四季的特征——念一念散文诗——演一演散文诗这几个环节来进行的。幼儿最喜欢的是互动环节,“你问我答”。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幼儿都背不出整首散文诗,我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你问我答”来帮助幼儿记忆。如:老师问:“春姐姐的花篮哪去了?”幼儿答:“夏哥哥的绿叶遮住了。”或者一半幼儿相互对问。这样两三遍后,幼儿也就不知不觉记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4:51
好像做和尚去了,前久还搞了一次佛教音乐演唱会。好多年都没有听到他的歌了,很怀念啊。
从艺简历
陈星走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年来一直执著的追求,1996年,一直渴望象三毛一样流露的陈星背起一把吉他、穿着一双大头皮鞋就踏上了驶向广州的列车。期待能找着一个唱片公司签约的他,在屡屡碰壁之后,毅然决定自己来完成自己的音乐,在向朋友借了几万块钱后,出了两首单曲唱片,这两首歌曲就是后来广为传唱的《流浪歌》和《伤心泪》。这两首歌曲让陈星的名字迅速火了起来,之后与唱片公司签约、出唱片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音乐风格 : 以思乡风格为主. 从1997年走红至今,陈星陆续发行了《新打工谣》、《望故乡》、《思乡酒》《该是回家的时候》等多张个人专辑,还因此创造出了“乡愁歌曲”这样一个全新的音乐概念。但是一直以来,大家对他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面”。当大街小巷充斥着“脸熟歌不熟”的大小歌星,陈星却成为了“歌红人不红”的代表。确实,陈星没有英俊的相貌、不占年龄的优势,这个其貌不扬的创作派歌手从外表上就缺乏走红的资本,但他的一曲《流浪歌》却因唱出了千百万漂泊在外的打工仔的心声而红遍大江南北,连陈星自己都承认“不得不说是个奇迹”。陈星说:“流行歌曲犹如音乐快餐,需要不断地推陈和出新。歌手就像产品一样,不仅要有良好的品质,更需要不断地包装和宣传。 自97年步入广东歌坛以来,陈星的名字一直和“流浪歌”联系在一起。提起他,人们就会想起他那首红遍整个华人世界的《流浪歌》。其实,如果真正走进他的音乐,你会惊讶的发现,他的音乐远不止于此。七年来,凭着对音乐的执著和勤奋,陈星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音乐理念和创作,先后已有四张个人专辑面世,并且承担了大多数歌曲的词曲创作。最难能可贵的是陈星不仅是位高产,而且是位高质的音乐人。在他的每张专辑中,我们都能够找到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曲目。97年首张专辑《新打工谣》中的《流浪歌》、《伤心泪》、《天天等》;99年第二张专辑《望故乡》中的《望故乡》、《前浪后浪》、《归来吧,爱人》;2001年第三张专辑《思乡酒》中的《思乡酒》、《情锁》、《大西北》以及同年推出的第四张专辑《该是回家的时候》中的专辑同名曲,他的音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然而陈星是个不喜张扬的人,我们对他的关注也往往仅限于他的音乐上。从流浪歌起,陈星的许多歌曲都是以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为题材,因此他有了个“流浪歌王”的美称。歌手有自己的特色居然是好事,但特色也往往成为其难以突破的桎梏。陈星对此却抱着非常坦然的态度,因为他不是为音乐而音乐,而是为生活而音乐的。他的《流浪歌》被全世界的华人喜爱,就是因为它是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有如此多的歌迷喜欢他的音乐,被他的音乐所感动。让他觉得歌唱是件幸福的事,为喜爱他的歌迷歌唱是件幸福的事。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音乐路线,创作出一首又一首的好歌。 星路简历: 1997年/ 推出单曲《流浪歌》,《伤心泪》红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1997年/ 签约广东省唱片有限公司,出版首张个人专辑《流浪歌》。 1999年/ 签约中国太平洋音影公司,出版第二张个人专辑《望故乡》。 2001年/ 出版第三张个人专辑《思乡酒》。 2001年/ 节拍大型产品广告“清咽宝”润喉糖,并作为该产品的形象代言人。 2002年/ 在云南昆明首次开个人演唱会。 2003年/ 出版第四张个人专辑《努力歌》 2004年/ 出版第五张个人专集 2004年/ 出版第六张个人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