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0:3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7:35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的“乃”的意思是:表判断,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出处: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陈胜说的话。
原文: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译文: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
扩展资料
乃,是指中国汉字,在古《康熙字典》中有多种释义,在现在汉语词典中亦有不同的释义。词性为代词、动词、副词、连词。结构为单一结构。
用作代词示例: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释义: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战国时期孟子作品体裁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释义: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7:35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的“乃”的意思是:表判断,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陈胜说的话。
原文: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译文: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
“乃”的古义:
1、你(的);你们(的)。
宋代陆游《示儿》:“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父亲。
2、这;这样。
先秦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译文:如果我这样做了,反过来要求的,没有得到我的心。
3、表判断,是。
宋代司马光《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译文:如果他的事业不能成功,这只能是天意啊。
4、竟然;却。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5、才。
唐代文学家韩愈《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译文: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于是能衔哀致诚。
6、仅仅;只。
汉代司马迁《垓下之战》:“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译文:到了东城的时候,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
7、又。
先秦庄子《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译文:合乎《桑林》之舞,又在《经首》的聚会。
8、甚至。
宋代司马光《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译文:蒙冲战船甚至数以千计。
9、于是;就。
唐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7:36
表示判断,“是”的意思。
整句翻译为:应当立为国君的是大公子扶苏。
出自《陈涉世家》 节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
节选原文: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原文图片:
节选译文: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就商量说:"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了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压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被立为皇帝,被立者应该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百姓大多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亡了。现在如果让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应该会被天下所倡导,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样是对的。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
译文图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7:36
就是“是”的意思,应当即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公元前241-前210年),嬴姓,名扶苏,秦始皇长子。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
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令胡亥即位。说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其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