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1: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23:13
科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是儿童探索、实践的过程。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幼儿要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而幼儿的探究活动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的,幼儿在与材料的操作过程中,能够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
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帮助幼儿创设有利于产生积极探索行为的环境,及时提供幼儿熟悉、丰富、操作性强的、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一、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1.提供日常用品,激发探索*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的探索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以在科学活动中要提供幼儿熟悉的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引导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
如,大班科学活动“光和影”,为了让幼儿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镜子、光碟、手电筒等日常用品,让幼儿充分地在室内外观察、玩弄,相互交流探讨,了解光和影的关系,幼儿体验了探索的乐趣,激发了探究兴趣,他们积极寻找其他生活用品来操作玩弄,想进一步了解光和影的关系。探索溶解现象时,为幼儿准备糖、盐、果珍、奶粉、绿豆、沙子、勺子、透明杯等常见物品,他们一看到这些物品就产生亲切感,情不自禁产生探索的*,他们加水、搅拌、观察、比较,不亦乐乎地操作,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较好地了解了物质的溶解现象。
2.提供多层次材料,激发创作*
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差异,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要呈现出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需求。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成品、半成品和未加工的材料,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这样的材料也能给幼儿留有充分想象、创造的余地。如,科学区中教师提供的拼图,既有完整拼好的图,也有拼好一半的图,还有许多是零散的小图,幼儿根据自己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拼图,能力强的幼儿选择零散的小图,独立拼出完整的大图,能力差的幼儿选择已拼了一半的图,根据完整的大图范例完成另一半的拼图。这样从事操作的幼儿最后都完成了拼图,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幼儿进一步创作的*。
3.引导变废为宝,深入探索活动
新材料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激起幼儿创造的灵感,因此,教师要经常给幼儿增添和更换新的活动材料,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尽情地创造和发挥。教师自己要成为有心人,更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去收集那些既安全、卫生又容易得到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运用于探索活动之中,使探索活动得以深入和丰富。
如,请幼儿将家中废弃的各种盒子带到班级,当各种盒子达到一定数量时,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盒子分类,有的将相同的盒子放在一起,有的将大小差不多的归为一类,教师则根据幼儿操作表现适时抓住契机引导他们根据多种依据分类,如,按材料来分,分为纸质盒子、金属盒子、塑料盒子;按形状分,分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就在这样不断的动手操作中,幼儿感受到这些废旧物品隐藏着无穷的乐趣,废旧的物品也可以成为宝贝,幼儿探索兴致高涨,课余还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尝试不同的玩法,有的垒高,有的制作手工作品,有的玩拼拆游戏,探索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探索活动得到了深入。
4.争取家长支持,丰富活动材料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发动家长一起参与,帮助幼儿寻找材料,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如,活动“各种各样的汽车”前,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车展会,有的家长帮助孩子在网上寻找各种汽车的资料,有的家长帮助孩子把多辆玩具汽车带到了班级。幼儿面对各种各样的汽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油然而生。还有的家长把小轿车开进了幼儿园,让幼儿观察了解汽车的构造,如,小轿车有几扇门、几盏车灯、几面车镜等,幼儿通过亲自观察,对小轿车的各种部件名称、数量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材料的理解和表达
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有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教师应指导幼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表达出来,记录下来。在探索“水的浮力”中,我为幼儿提供木块、泡沫塑料、乒乓球、纸船、积木、铁钉、弹珠等多种物品,还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支笔、一张记录表。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充分玩水,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记录每种物品放在水里的变化,物品浮在水面上用“↑”表示,物品沉在水底用“↓”表示。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正是幼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感知,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
又如,活动“量一量”,我让幼儿准备了回形针、牙签、尺、毛线段等材料,演示测量的方法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然后让幼儿选取不同的材料测量幼儿用书、黑板、桌子等物体,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幼儿纷纷动手。在测量中,碰到了一个问题: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多出的一点该怎么记录?幼儿充分讨论,在确定了记录的方法,如用x+或x-等。幼儿兴趣极高,还把测量工具带回家里,把家中的电视机、床、自己的裤子等进行了测量,还十分准确地进行记录,进一步掌握了测量的方法,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三、教师的引导与支持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支持至关重要,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对不同的幼儿给予具体指导,保证幼儿充分探索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探究愿望,促进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在探索过程中幼儿碰到了困难,教师不应包办代替,也不应搪塞敷衍,应该给幼儿一定的时间,鼓励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
有时操作的预定时间已到,但幼儿的探索兴趣仍然高涨,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随机调整活动时间,让幼儿继续探索操作,满足探索需求。当幼儿在探究中出现失误时,教师要给其信心,引导他们运用探索的最佳方法,对水平较高的幼儿,要提高要求。幼儿在探究新材料时,要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玩。
如,让幼儿玩磁铁,我为幼儿提供许多材料,让他们通过猜、试、分三步曲发现磁铁的奥秘。在基本分清现场提供的材料哪些磁铁能吸住,哪些不能吸住之后,我适时启发幼儿:如果两块磁铁在一起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幼儿立刻操作起来,有的告诉我两块磁铁被牢牢地吸在一起了,有的发现一块磁铁能推着另一块磁铁往前走,还有的说两块磁铁像仇人似的怎么也不能碰在一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给了幼儿启发、鼓励和支持,幼儿情绪愉悦,乐于探索,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磁铁的相吸和相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科学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实践者、发现者,是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幼儿科学探索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要积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材料,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激发探究的*,增强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俊.幼儿园科学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邹尚志.研究性学习指南.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