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每次科举的进士们都怎么任职20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19 02: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6:09
每一品都有很多官,而且有些官没有固定的名额,就是有几个人都可以。
唐代以后科举逐步完善,一般进士出身当的官是八品到九品的官。比如东宫正字、校书,翰林院编修等等,这些是清职,就是升官很快的官位。他们当了这些官以后,很快就会升官,一般等不到三年,就能把这些官位空出来了。而且东宫官和翰林院都是储才之所,就是本来就是储备人才的,那些职位反正也没什么具体的职能,都是修修书(那种书都是大书,几十个几百个人一起修好几年的),备顾问,几个人一起做都没问题。一般外放的官是有具体职位的,而且权力也比较大,但是地方的八品的官就不是清职了,一般士人是不愿意的。
最关键的是古代进士的名额是非常少的,远远少于今天公务员的名额。在唐代甚至一次科举只有几个人当进士。宋朝以后人稍微多一点,但是也不过百人,全国三年取100多人,实在是不多啊,现在一个市也不止招那么多人啊,随便安排一下就可以了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6:09
这个概念好像很宽泛,历朝历代都不一样。但有一点相同,最优秀的留在*,其次外放地方,再次候补*。
以明代为例,明代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被点翰林,二甲近百名,赐进士及第,大多外放为知县县丞,但一二甲中前几名会被召为庶吉士,他们有可能成为将来入阁的精英。三甲二百多人,赐同进士出身,被下放到外地,甚至各个机关。
进士考试称会试,三年一次。当然是因为有的*退休,有的升官,有的被罢黜,全国也就几百个实缺,再加上一些冗员,所以三甲合一起也就三百来人。值得一提的是,进士是包分配的,称为两榜出身,举人是一榜出身,如果实在考不上进士,就去吏部报到,哪一天进士们补不上实缺了,再从举人中挑。举人是庞大的预备团体。
历史上最难考的进士是唐朝,唐朝考试分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易南进士难。所以在唐朝,能考上进士而且在年龄上还可有所作为的基本上都能成为精英分子。
关于进士的任官,一个即将调任的知县,进士可以立刻接任,举人呢?等知县调走,进士任完,还没有其他进士接任,最好县丞也忽然挂了,才能轮到他,而且还有很多举人和他争。所以举人宁可考到老考到死也不去吏部报到。因为在中国,最怕熬资历,最好包分配,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6:10
以清代而定,会试(每三年在京都的考试) 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次的考生,由皇帝钦定即“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这头三名合称为“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但只有这“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任职级别;而“榜眼”、“探花”二人,则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之职,是个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编修”一职,是个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而其他人,要加试一次,称为朝考。经过朝考之后,成绩优异的与一甲三人一起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三年任满后散官,或者继续在翰林院任职,或者到六部或地方任职。成绩不理想的直接派遣到地方任知县等职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6:10
第一,中国官位很多
第二,一般外放做县令,极小部分大概会在翰林院,也就是六品以下的官
第三,能中进士的一次真的没多少人,全国也就几百人一次,三年才进来几百人,要消化这些人完全不难,现在中国每年公务员有1到2万人进来,三年就是5万多,都能消化,古代还有致仕和贬官,淘汰率其实比现在还高一些,很多地方甚至会缺人,而且一缺好多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6:11
一般进士也要3年才出一批不是么,不少人考上了也就是给个闲职等于花钱养着了,等有人看中你了再提出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