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1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58
开卷有益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59
几年前的某一天,我忽然发现,我不会读书了!
是的,一个完整经历了义务教育且从正经大学毕业的文科生,变得不会读书了。
【本文共有2718字,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会读书,就看你看不看得完了】
当时,我放下手机,拿起许久没有碰的纸质书,一本正经地手捧着书,眼睛快速地从纸张上扫过。但是,过后回忆起来却发现脑袋空空,感觉什么知识都没吸收到。我脑袋里对这本花费了数小时“阅读”书的记忆,还不如30分钟刷网络八卦的内容记得清。
这难道是记忆力严重衰退?
不至于吧,我这个年纪还不大可能衰退得这么厉害,因为我依然能清晰记住很多网剧的情节……
那是为什么?
假装不经意地问过几个朋友后,我发现除了少数一直保持阅读习惯的人,其他人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你猜的没错,我们的阅读能力,或说,是我们的深度阅读能力正在退化。
你我培养了不需要思考的大脑
借用别人对深度阅读的定义:“深度阅读则是区别于浅阅读,它是在不断理解作品意思的基础之上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在读文学书籍的时候,通过研究作品时代背景,语言特性,再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等,然后去思考和感悟作品,试图去发现作者想说的意义,这就是一个深阅读的过程。”
即我们大家依然每天阅读信息,但大多数仅限于浅读,仅仅理解字面意思,知道大概在讲什么。
是哪里出了问题?网速越来越快,众多自媒体、网络写手在随时随地更新信息,碎片化的短文成为了主流的阅读形式。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从信息匮乏一下子进入了信息过载的时代。以算法为推荐机制的内容平台,不断地将标签化的、重复的内容推送给我们。
然而这就是趋势,所有的变革都是利弊并存的,在此也不讨论算法机制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只说对阅读的影响。
我们的大脑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体现了它超强的适应性。它不再需要进行深度地运转,便可轻松获得新的观点;图片、视频信息的加入,更让它连想象一下是什么画面都省了。
大脑迅速获取一条信息,迅速获得结论(不太需要思考),然后马不停蹄地进入另一条信息,在刷过几小时以后,还自我暗示今天的我已经更博学了,可以安心的拉灯睡觉。
长此以往的结果就是,大脑学会了偷懒,它习惯了不经思考就获得结论,习惯了短时间在不同类型的信息间切换,无法对一个信息保持一定的注意力。因此,当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一个习惯于理解字面意思,缺乏持久专注力的大脑,就成了一台不给力的发动机。
你愿意重获深度阅读的能力吗?
为了让这台生锈的发动机恢复动力,重新适应深度阅读,我开始寻找相关书籍,看看是否有作者为其开过良方。
首先我去看了某读书大咖的心得。据称他一天看完一本书,并能写出书评。他的建议是,除了要先阅读书目,最重要的就是“快”读。而另一位知名度较低的咖观点更是惊人,他提倡一本200页左右的书在1小时内看完,在他看来,书不应逐句读,而要快速大面积浏览,一目十行,不求甚解。
到底管不管用呢?不信你试试?
试试就试试!
我的试行结果就是对自己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是咖们的方法有误还是自己天分过低?
为了证明不是个人能力问题,我继续寻觅。偶然看到一本书,让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经反复实践以后,发现我的阅读能力确有明显进步。于是稍加整理了一番,供各位参考。有兴趣的还是请去看原书《阅读整理学》。
为深度阅读减少外部干扰
书的作者将我们日常的阅读能力分为两类,一种叫α阅读,一种叫β阅读。
α是阅读已知内容,即我们大脑已经非常熟悉,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和逻辑关系,简言之就是一看就懂的东西。比如网络小说、新闻、大多数的自媒体文章。
β是阅读未知内容,与α相反,是我们不够理解的东西,日常使用评率较低。比如专业文章、社论、古典文学。
虽然都是阅读,但对人的影响完全不同。总进行α阅读,读再多的内容都不会对人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有任何帮助;而β阅读哪怕数量并不多,也会对人深度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在这个理论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少α阅读,加强β阅读。
由于算法的大量使用,内容简单的文章我们会更容易快速完整地看完,算法感受到了你的嗨,之后会不断进行推送,除非有意搜索更深度的内容,否则我们会一直沦陷在这种自嗨当中。因此请控制头条、微博、朋友圈等工具的使用时长,每天分几次浏览,每次*时长。
最初我删除了头条,保留了扎客,后来又重新安装了头条(有罪的是人,工具是没罪的~)。另外,我还建议不要购买“每天听本书”这样的付费产品,作为曾经的付费用户,我的评价是毫无意义。除非你在深度阅读以后还想听听别人有什么样的观点,或是在和别人交流时可以有谈资滥竽充数。我的一位前BOSS曾经说:“禁止管理层使用和收听某到,发现就开除”。言辞虽然有些极端,但个中原因也挺值得玩味。
减少外部干扰以后,就是内功的*了,那就是必须有意识、有规律的进行β阅读。
那是只要挑选有难度的书籍硬读就行了吗?并不是。《阅读整理学》的作者给出了无比朴实但很实用的办法,结合我自己的体验心得,我在β阅读中也体会到了乐趣。
把握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
先从书籍的选择开始,没什么标准,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总会有不错的作者和作品。哪怕只有一点点兴趣,这就是你能够体会β阅读乐趣的基础。
第二,打开书本,读它。这里并不是要求朗读,而是要在心里完整地、按顺序读出句子。实践证明,这是最能够快速让注意力集中,并且将思维和想象力专注在书本上的办法。我们是在读书,而不是看书。英文里也只有read book,没有look book。
且不要贪快——结合自己的阅读能力一句一句读,理解和思考更有价值。所以针对之前大咖的速读建议,我个人理解是因为他们的β型阅读足够多,信息储备和阅读能力已经很强,对他们而言,大部分内容都是α的难度,速度自然快,就像大象觉得拿起一块石头轻而易举,蚂蚁却*为力。如果长期深度阅读,我们也有希望达到他们的程度,共勉。
放松身心——阅读是享受的过程,现在不是让你拿手上的书去考100分,你不需要背诵。但也不要见难点就躲,那些晦涩和难记的术语、人名,不要偷懒,完整地默念出来。这样,当读过10页后,你会发现,虽然还是有很多理解不透彻的地方,但比起开始,已经能感觉到阅读变得顺畅一些了。那是因为你保持了文章的连贯性,虽然有些点不是完全理解,但聪明的大脑已经开始重视你手中的这本书,试着用一个更具整体性的框架去理解和分析它了。
此外,每个人都有自己阅读的节奏,或快或慢,但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比如主谓宾语之间要有清晰的顿句,打个比方,就像给自己讲故事,而不是念经。哪怕是在心里默念,也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再比如,标点符号也有自己的作用,请不要忽略,它们会成为我们理解整句是否完整和保持节奏的标准。
最后,在读的过程中不建议对某些不太懂的地方纠结太久,以免打乱整体节奏,可以标记下来在读完以后,进行复读。
希望一张桑的心得能对你提升阅读能力有帮助;
作者@一张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