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6: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9:38
人人都怕孤独,都渴望有知己陪伴在身边。有趣的是,天上的恒星也是这样。据统计,在离地球5秒差距的范围里一共有60颗恒星,其中有22颗组成了11对形影不离的“伴侣”,另有6颗则形成了2组“三合星”,其中之一就是前文所说的半人马α。真正独来独往的单星只有32颗。从整个银河系统计,单星的比例只有1/3左右。
几对赏心悦目的双星
两颗恒星始终不离不弃地互相绕转,天文学上称之为“双星”。绝大多数双星中的两颗星不会平分秋色,总是一大一小,通常把大的那颗称为“主星”,以A星表示,小的那颗叫做“伴星”,冠以B星为名,有时也把这两颗星都统称为“子星”。
肉眼能见到的双星称“目视双星”,它们真是少而又少。最著名的目视双星是位于北斗的大熊ζ(开阳),在离它不远处就有一颗肉眼勉强可见的暗星大熊80(辅)。这对目视双星早已闻名世界,我国古代曾用它来作为测试从军人员目力的视力表,只有那些能够清楚指出“辅”方位的人才有当射手的资格。古阿拉伯人则称其为“骑马星”,那“开阳”如一匹骏马,“辅”则是马上的射手。
也有不少双星的两颗子星相距甚近,一般无从分辨,以至认为它只是一颗星。两颗子星之间有时会像日食月食那样互相遮挡,人们就会感到星光有明暗的变化,这就是“交食双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误以为这是一种“变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仙β(大陵五),它的亮度变化可以相差3倍多,素有“魔星”之称。直到1783年,英国一个不凡的聋哑青年通过长年的跟踪观测,才揭示了魔星的这个奥秘。
双星是天界的比翼鸟,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更是天文学家的掌上明珠。因为恒星离我们如此遥远,要想研究它有鞭长莫及之感,尤其是恒星最重要的参数——质量,一般是很难得到的。通过双星之间的轨道运动,天文学家就能得到这些宝贵的资料,当年白矮星的密度之谜就是通过天狼双星解开的;神奇的黑洞也是在双星世界中得到确证的。
许多奇特的天体和天文现象,往往都是出现在各种双星之中,所以它常是天文学家的“实验室”,可以让人从容地研究恒星与恒星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引力作用、电磁作用、物质交流、爆发机制……还有一些高深的理论难题,也可以进行验证,如美国天文学家泰勒与他的研究生赫尔斯,因为从一对脉冲双星(两颗子星都是脉冲星)PSR1913+16中证明了爱因斯坦早年预言的“引力波”,因而双双荣获了199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那些关系更近的“密近双星”,天文学家发现它们之间还能进行物质交换。
喝水不忘掘井人。双星研究的鼻祖是英国的赫歇耳,这个因发现天王星一举成名的天文学家,是最早确证双星的人,他一生中发现了848对双星。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发现天王星200周年的1981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的礼堂内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赫歇耳音乐演奏会”。会上表演的所有节目,都是赫歇耳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人们称赞赫歇耳不愧是音乐界与天文界的双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09:38
人人都怕孤独,都渴望有知己陪伴在身边。有趣的是,天上的恒星也是这样。据统计,在离地球5秒差距的范围里一共有60颗恒星,其中有22颗组成了11对形影不离的“伴侣”,另有6颗则形成了2组“三合星”,其中之一就是前文所说的半人马α。真正独来独往的单星只有32颗。从整个银河系统计,单星的比例只有1/3左右。
几对赏心悦目的双星
两颗恒星始终不离不弃地互相绕转,天文学上称之为“双星”。绝大多数双星中的两颗星不会平分秋色,总是一大一小,通常把大的那颗称为“主星”,以A星表示,小的那颗叫做“伴星”,冠以B星为名,有时也把这两颗星都统称为“子星”。
肉眼能见到的双星称“目视双星”,它们真是少而又少。最著名的目视双星是位于北斗的大熊ζ(开阳),在离它不远处就有一颗肉眼勉强可见的暗星大熊80(辅)。这对目视双星早已闻名世界,我国古代曾用它来作为测试从军人员目力的视力表,只有那些能够清楚指出“辅”方位的人才有当射手的资格。古阿拉伯人则称其为“骑马星”,那“开阳”如一匹骏马,“辅”则是马上的射手。
也有不少双星的两颗子星相距甚近,一般无从分辨,以至认为它只是一颗星。两颗子星之间有时会像日食月食那样互相遮挡,人们就会感到星光有明暗的变化,这就是“交食双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误以为这是一种“变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英仙β(大陵五),它的亮度变化可以相差3倍多,素有“魔星”之称。直到1783年,英国一个不凡的聋哑青年通过长年的跟踪观测,才揭示了魔星的这个奥秘。
双星是天界的比翼鸟,不仅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更是天文学家的掌上明珠。因为恒星离我们如此遥远,要想研究它有鞭长莫及之感,尤其是恒星最重要的参数——质量,一般是很难得到的。通过双星之间的轨道运动,天文学家就能得到这些宝贵的资料,当年白矮星的密度之谜就是通过天狼双星解开的;神奇的黑洞也是在双星世界中得到确证的。
许多奇特的天体和天文现象,往往都是出现在各种双星之中,所以它常是天文学家的“实验室”,可以让人从容地研究恒星与恒星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引力作用、电磁作用、物质交流、爆发机制……还有一些高深的理论难题,也可以进行验证,如美国天文学家泰勒与他的研究生赫尔斯,因为从一对脉冲双星(两颗子星都是脉冲星)PSR1913+16中证明了爱因斯坦早年预言的“引力波”,因而双双荣获了199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于那些关系更近的“密近双星”,天文学家发现它们之间还能进行物质交换。
喝水不忘掘井人。双星研究的鼻祖是英国的赫歇耳,这个因发现天王星一举成名的天文学家,是最早确证双星的人,他一生中发现了848对双星。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发现天王星200周年的1981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的礼堂内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赫歇耳音乐演奏会”。会上表演的所有节目,都是赫歇耳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人们称赞赫歇耳不愧是音乐界与天文界的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