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4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4
在我们的观念中,太监和宦官有什么区别呢?长期以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太监就是宦官,这两者毫无差异,但其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太监和宦官是毫不相干的两个职位。
我国的历史上,宦官出现的时间比太监早很多,据相关了解,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宦官。“宦”字在古代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它是象征着围绕帝王星座的四颗星星,待在帝王身边服侍帝王的人被称为“宦官”。人们取这样的一个名字,也是为了使宫廷内的管理方便一些。 三国时期,很多宦官的选择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从寻常的百姓家挑选出优秀的小男孩,把他们带到宫里之后,年长的宦官便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能够当上宦官的人都需要进行重重的选拔,能够通过考核的人才有资格服侍帝王。
在众多的宦官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受了“宫刑”,那些从小就被挑选出来的小男孩是没有净身过程的,只有一些少数是从受了宫刑的犯人中挑选出来。那时候的宦官主要是照顾帝王的生活起居,秦国较为出名的一个宦官就是嫪毐(lào ǎi),因为得到太后的赏识飞黄腾达,后来还当了官,但他就是没有受过宫刑的一个。
后来随着时间的演变,直到东汉时期才有相关资料记载,实行“宫刑”才能成为宦官的条件。太监一词直到辽代时期才出现,当时它代表了一个官职,就是少府监、太府监等机构的带领人,这些被称为“太监”或者是“大监”。
明朝时期,朱元璋设立了专门的宦官机构,根据不同等级分为少监、中监和太监,这个时期的太监一定是宦官,但是宦官不一定是太监。直到清代时期,宦官彻底被取消,太监全归内务府管理,全部统称为太监,这时候的宦官和太监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宦官和太监有什么区别?两者原本毫不相干,只是随着演变成为有关系的称谓,却被我们误会这么多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4
宦官与太监是有区别的。其一,最早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其二,宦官与大监在封建社会的概念是有别的。古代宦官足对在皇宫里为皇帝及其至亲服务的*的总称。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不都是阉割之人。“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太监一词的出现最早在辽代,是辽代政权机构中的*称谓之一。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设有太监‘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都有大监。元代太监尧诸监中的*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5
“宦官”在古代是伺候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监”是画等号的,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观中国历史,二者却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记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太监”一词则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出现了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奸臣太监。
可见“太监”在辽元时期是官僚机构的长官,与专门服侍皇宫大内的宦官有很大区别。明朝时不再设立“监”这一官僚机构(用别的名称替代),而专指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这说明“宦官”和“太监”扯上关系,是在明朝。“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在于,太监专指宦官的首领。
清朝时,宦官和太监已然没有区别了。只要在宫廷服侍的阉人皆可称太监。“宦官”和“太监”的存在,是中国王权腐朽和残忍的标志。辛亥*后,太监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才最终彻底消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5
“宦官”自古有之,他们是指所有在皇宫为皇帝和皇族服务的*们的总称。在东汉以前的历朝历代,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只有到了东汉以后,宦官才全部有阉人来充当。“太监”一词,最早始于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当时*将掌管乘舆、服饰的殿中省改为中御府,并设“中御太监”“少监”之职。到了辽代,“太监”就成了政权机构中的*称谓之一。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0:46
宦官一开始指的是在宫里服务于皇上和皇帝家族的*,而太监是*机构的*。到了元朝时,太监是指国家的二级官吏,绝大多数的太监并不是阉人。明代时太监肯定是宦官,但是宦官不一定是太监,而到了清代时,因为满族人对汉文化不了解,就把太监和宦官混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