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8:4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1:59
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中
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1:59
里面关于生死观的两句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晋人的生死观。作为一篇书序,本文是极其特殊的,作者在完成了一般所必要的“交代”后,独出机杼地作了借题发挥,道出了俯仰一世之间的人生感怀。在本文中,这一点的阐发是最为重要的,它也是文章论述的主旨所在。钱钟书说过:“目光放远,万事且悲。”《兰亭集序》中一再喟叹─—“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个“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忧患意识和对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从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悦,“信可乐也”。又能从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有人分析说,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其旷达性格使然。但是,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朝,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谋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对此,笔者以为值得商榷,这并非“难以苛求”的问题,说东晋士人“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也是不合那个时代之事实的。这在《世说新语》中是多有记述的。魏晋时代,由于社会的黑暗,现实的残酷,人们便转向内心世界和精神层面。从某种层面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近代哲学之“生命情调”、“宇宙意识”,是从东晋人超脱的境界里萌芽出来的。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向消极悲观,反而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空无”。这种慨叹,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奋起和抗争。
“在山*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那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那穿插云霄的处处绿竹,还有那清幽水中自在嬉戏的鹅群,也许会在某一天“复活”在你的头脑中,激活起你对那个时代文化的深沉遐思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2:00
王羲之借此句只是表达“生”之难得、“死”之令人悲痛的观点。一者人“欣于所遇”而“得于己”只是一时的快慰,“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的感伤时刻终会到来。二者“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只是“俯仰之间”,生命何其短促!三者人的生命长短完全听凭自然,人在自然伟力的面前何等渺小!正因为生命如此宝贵,人怎能怠慢有限的生命,怎能不用永恒的生命价值回报自然对人的恩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2:00
“王羲之《兰亭集序》既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铺陈,又借题发挥,围绕生死的重大问题抒发感慨。虽然文章内容比较艰深,却是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不可多得的名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2:01
两晋时期比较黑暗,所以士大夫很多都是谈玄论道,道家比较盛行。而道家就是看淡生死的。所以有一死生,齐彭殇的说法
怎样理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
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有人分析说,在《兰亭集序》中作者借题发挥,阐明了他的生死观,是其旷达性格使然。但是,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前朝,...
兰亭集序作者有怎样的生死观
兰亭集序作者是王羲之,他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量齐观。王羲之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方面他坦然承认生命的脆弱短暂,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生和死的本质的不同,人不能庸庸碌碌如行尸走肉般地生,应该让自己的生命空间充实丰盈。王羲之的这种对生的执著与热爱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前后期的诸多...
兰亭集序作者有怎样的生死观
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原文:《兰亭集序 / 兰亭序》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
怎样理解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生死观
可以说,生命意识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它构成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他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生境界。作者的“悲”,是他对血肉之躯的生命的珍惜,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正因为王羲之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
原本就知道将死生等同起来是虚诞的做法,把彭祖德长寿和殇子的短折算作平等是胡妄的做法。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齐不美观,暗含有生之年理当做点实事,不宜空口说玄理。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奔放性格。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出自魏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句的意思是: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
《兰亭集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兰亭集序》表达了王羲之豁达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祟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生和死是...
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对生死的态度
意思是: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集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
王羲之 《兰亭集序》 中对人生死的看法?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译文如下: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一辈子。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生死观?
表达了作者他对时光虚度的惶恐,对济民安国的渴望,对建功立业的向往,把生死的淡的观点。这句话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