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07:2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46
社会发展一般表现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现代社会,由于人类社会自身面临着众多的发展问题,社会的人口增长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当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从上述侧面来实现的。
(一)教育的*功能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现代社会任何领域的问题,很快都会从自己狭窄的地段中出来,上升成为*问题。教育更是被人们赋予了深刻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在影响社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第一,教育培养社会治理人才。长期以来,培养社会的各级治理人才,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柏拉图曾主张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看见善”并且达到了善德高度的“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当然,教育并不只是培养帝王或君主,*的一般组*员也大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我国古代提倡“学而优则仕”,隋唐以至晚晴的各级*队伍,基本是学校教育经由科举途径而选拔出来的。西方国家的*人物多出身于名牌的中学或大学。如英国的几大公学,虽为私立却都承担着为未来社会培养公职人人员的使命,英国的历任首相绝大多数毕业于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现代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结构和*活动日趋复杂,要求社会的各级治理人才都要具备基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较高的*、法律素养,由教育来培养、培训治理人才的作用尤其突出,任务尤其艰巨。培养、培训社会治理人才虽然不是现代教育的唯一目的,但也是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教育培养合格公民。伴随着西方“民族——国家”*形态的出现和工业*的不断进展,现代教育开始发展到普及阶段。国家和民族认同、普选制、生产需求等社会变革,都对教育提出了培养合格公民的任务。黑格尔针对卢梭提出的“自然人”教育,指出:“教育人而不是教育公民的做法是一定要失败的,因为这种人对法律是个陌生人。”这种人可能会超越法律的*而为所欲为,其一言一行都不会遵循“事物的普遍特性”,这种人也就是没有教养的人。而有教养的人则首先是指“能做别人做的事而不表示自己特异性的人”。教育要培养的即是这种“有教养的”公民。詹姆斯·布莱斯(James Bryce)就南美的情况曾经写道:“教育,如果说它不能使人成为好的公民,它至少使人成为好的公民变得比较容易。”
第三,教育传播*意识,倡导主流*价值观。学校是一个宣传和传播文化的场所。一定社会文化体现着社会的*要求和思想,所以,学校通过文化的宣讲和传播,使社会正统思想由少数人掌握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而且教育者的宣讲具有一定的说服性,其不仅使受教育者了解这一思想,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相信这一思想。现代社会,民主、平等的观念成为主流思想,教育在传播民主、平等思想意识方面的作用尤其受到了重视。在推进社会*民主化,培养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和习惯的过程中,教育的作用虽然不是根本性的,但也是极其重要且显而易见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随着社会生产技术、手段和方式的飞速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在不断增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稳步提高。
首先,教育将可能的劳动力转换成现实的劳动力,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历史来看,并非任何教育对生产力都具有推动作用,因而不同的生产力对教育的需求不同。传统社会,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各项生产经验和技能基本上都靠简单的口耳相传进行传递,社会上对教育提出的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统治领域。现代社会,人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教育在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国民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次,教育创造、保存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人才的提供上门,而且教育在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和更新方面对经济建设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现代科学和技术存在着一个越来越迅速的发展和更新的趋势,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利用早期学校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来适应以后的工作,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状况使教育自身也面临着既要保存和传递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加快教育内容的更新和转换,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雄厚的经济资本,而且科技知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了“知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教育成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把已有知识传授给劳动者,并相应地传授知识创新的方式、手段,促进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和知识的经济价值形成。
再次,教育通过自身的运营,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前些年,“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提法屡屡见诸报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逐步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形成了一大批以大学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也逐步纳入到经济运行的轨道。一方面人们看到了众多家长为了子女的未来前途而纷纷投资于教育,投资于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大受教育人口的比例,而且可以带动建筑、仪器设备、文教用品、办公家具、通讯、交通、报刊出版、旅游等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带动经济增长的目的。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教育的这一功能,直接催生了“教育产业”概念及其实践,加重了社会的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产业以及随之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改善。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与“教育”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教育与文化相互包含、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互为目的和手段。离开了文化,教育如同机器生产缺少原料,缺少育人的凭借而无法进行;离开了教育,文化也无法有效地传承与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文化的传递的功能。文化是人类在活动中创造的,对个体来说是后天习得的,它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延续,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发展下去。文化的传承方式有很多,比如说借助于实体文化,如文物、名胜古迹、媒介符号等;也可以通过物质实体的方式保存下来,代代相传;也可以以法律、制度的方式将文化保存;可以通过战争、贸易、旅游、移民来实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一方面以物质实体和制度方式保存在的文化还需要人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人类文化核心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是不可能通过这些形式体现出来的,它只能通过人的培养,体现在每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认识中得以保存。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传递和保存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够经济高效地占有社会文化。
文化传递有两种情况: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文化为中介,客观上起着文化的传播、传承的作用。而且相比其他文化传递的方式,教育传播的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文化通过人的掌握而得以保存,保存的是深层的精神文化。因此,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递方式。正因为有了教育,文化才从一部分人传递给另一部分人,从一代人传递给另一代人,人类的文化才得以积累,才得以普及。
第二,教育具有文化选择的功能。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同于文化传递,因为教育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播。教育对文化的传播是有选择的。没有选择的文化传播,就不称其为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教育进行文化选择的标准有:首先,选择有价值的文化精华,剔除文化糟粕,传播文化中的真善美。其次,选择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主流文化。再次,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选择适合教育过程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吸收是对与教育同向的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排斥是对与教育异向的文化因子的否定选择。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传递形式,它必须对浩瀚的文化做出选择, 没有选择,就无法决定传递什么。所以,选择文化是传递文化的前提。当然,我们还不能只在传递文化的意义上认识文化选择的重要性,文化选择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以优秀的人类经典文化,促进人的发展。
第三,教育具有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教育不仅负有对既有文化的传递功能,还具有更新、创造文化发展的功能。首先,教育总是基于对既定的社会文化的一种批判和选择,根据人的发展需要而组织起一种特定的文化, 这样一个选择、组织、生成、传播的过程,就是文化的重组和更新的过程,教育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因素。其次,教育可以通过科学研究,从事文化创造,生产新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成果,这是文化创造的一个直接途径。特别地,高等学校正在成为文化创造的主力军。最后,教育可以成为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输送具有创新精神的各方面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再去创造新的文化,从而使学校简介成为文化的创造地。
第四,现代教育的开放性还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定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的思想、行为的共同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任何的文化都具有地域性和封闭型。然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使*、经济、文化已经打破了封闭的格局,从而走向开放和交流,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渐趋融合。
现代教育也开始走出封闭,在教育的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学习中,促进了文化的融合。这一促进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互相进行学术访问、召开国际学术会议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吸收,使异域文化之间求同存异。另一个是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学习,如引入国外的教材、介绍国外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成果、利用国际互联网等,对异域文化进行选择、判断,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反思、变革和整合,融合成新的文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不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取代,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改造原有文化的过程。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不仅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当代社会,人口问题日益显著,“人口爆炸”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尽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近些年都有所下降,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仍在不断攀升。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有很多,教育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长远的作用。其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劳动力素质有关,这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家庭的教育需求,从而增加抚养孩子的费用。其二,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转变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提高人们对人口增长与国家发展关系的认识。其三,妇女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其就业能力与机会,职业妇女普遍面临着生育与职业的两难选择。其四,教育程度的提高,客观上推迟了人们的初婚年龄和生育时间,从而拉大了人们的代际年龄差距。
第二,教育有助于提升人口质量。教育基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提升人口质量的功能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方面,通过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水平,使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增强他们创造美好生活与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其次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通过一定的教育使成年人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提高对优生优育的认识,掌握相关的优生优育知识和能力,为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更好的成长条件。
第三,教育有助于改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的是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是指人口的阶层、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教育无论是对人口的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主要变革:其一,教育有助于人们形成科学的生育观念,从而避免选择性生育带来的人口性别比失衡等问题。其二,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三,教育促进人口流动,使人口的地域分布更加合理。 功能划分
这是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划分的,教育的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教育的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 性质划分
这是从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的,亦称为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正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积极的良好的效果而言,负向功能是针对教育作用产生的消极的不良的后果而言。
最早提出这一对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20世纪50年代。默顿将社会功能按性质、形态加以划分,得出正向—负向功能这对概念,与此同时还得出另一对重要概念即显性——隐性功能。日本教育社会学家柴野昌山则把这两对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构想出关于学校教育功能得理论分析框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47
教育功能的类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1:47
在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