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不要照小说回答,谈谈诸葛亮为什么要跟着刘备?他最终下定决心跟刘备是什么时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1:01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6

想要乱猜,当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但是,我更乐于用逻辑的排除法,来用辨证的历史观来分析诸葛亮真实的想法。

从当时刘皇叔的落魄情况上看,刘备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要钱也没钱,徒有皇叔的虚名,诸葛亮这个时候选择刘备似乎确实不是一个天才明智的选择。从结果上看,当然诸葛亮并没有选择错误。但是,这么聪明的天才又不可能真的有预测能力。

那么,我用排除法来说明吧:

一,是当时的英雄只有刘备三顾茅厕(呵呵,我不喜欢称为茅庐)找过诸葛亮,才偶然抢先获得了天才诸葛亮吗?

我的个人看法是否定的。

《魏武帝文集》曾有尺牍(尺牍也就是信)一封:与诸葛亮书。其文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也就是说,历史上曹操居然给诸葛亮写过这么一封信。另据蔡质(三国里那个大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文中,即有对尚书郎在宫廷礼仪的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这样一来,真正把口含鸡舌香写进了宫廷礼仪制度之中去了。从此,口含鸡舌香,便成为了在朝为官的代称。

结合这两个历史知识,可以大胆地推测曹操送鸡舌香五斤给诸葛亮显然不是送礼这么简单,是否是暗示想要诸葛亮到曹操手下在朝为官?也就是说,曹操很可能曾经勾引过诸葛亮。

另外,从诸葛亮和其亲哥哥诸葛瑾的名气上看,诸葛亮显然作为卧龙名声高于其哥哥,那么,其哥哥在东吴可以居于*,诸葛亮要在东吴为官似乎也不太困难。

诸葛瑾是诸葛亮长兄,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因为三人后来分别投效魏蜀吴,而对三方的贡献又各不相同。《世说新语》中说“(南阳三葛,)蜀得其龙(指亮),吴得其虎(指瑾),魏得其狗(指诞)。”后人也用“南阳三葛”来形容能力不同的兄弟。

也就是说,当时人并不是不了解诸葛亮是三兄弟之中最有名的谋士,曹操、孙策(孙权)显然不可能孤陋寡闻,放着翡翠不要,拿走就在翡翠旁边的璞玉。

那么,我可以肯定的推测,不是吴、魏不想找诸葛亮、不知道诸葛亮,而是诸葛亮并不想进入吴、魏的*系统。

那么近在咫尺的刘表当时也是雄兵数十万,甚至超过东吴的实力,根据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坛里讲过,诸葛亮的岳母是当时荆州最大豪族蔡讽的女儿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而蔡讽的儿子是蔡瑁也是刘表的属下,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易中天品三国” 栏目《慧眼所见》)刘表也不可能拒绝名气在外,而且有亲戚关系的诸葛亮。

因此,我认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如果要入仕,不论在东吴、曹魏还是所在地的荆州远房亲戚刘表,显然都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因此,楼上有人认为是别人没来找他,显然是不太符合逻辑和史实的。

显然,诸葛亮主观上并没有入仕食禄的强烈愿望,反而悠然自得地在南阳躬耕不止。

二、那么,是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所以,诸葛亮比较愚忠要扶持正统吗?

我也不这么认为。

首先,刘表才是真正的皇室血统,而刘备只是其自称八杆子打不到的混杂血统,三国时期,只要是姓刘的,几乎都会自称是某某皇室的王之后代,攀上皇室的血缘。

我国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

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最出名的就是刘姓,汉朝,皇帝刘邦将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西汉累计封王30余人,封候400余人,汉朝统治的时间又长达400多年,一般而言,100年可繁衍4代人,400年可繁衍16代人,人的繁衍又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假设刘姓皇室这430多被分封的刘姓贵族,每一个生2个儿子,以后也如此,16代刘姓贵族就会造就430×2的16次方这么多姓刘的贵族,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56360960人,即5千多万人,这还仅仅是男性。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说整个汉朝人口也就五千万。举此例,仅在说明如果条件适合,一个姓的扩展潜力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当然皇室贵族获得的条件是最好的了。因此为什么大姓是一些大朝代皇帝的姓,也就很好理解了。

到了东汉末年,只要是姓刘的家伙,都可以从族谱中找到自己皇室血统之源,不管真假,因为,刘姓发展的速度太惊人了,根本无法印证。

当时的人*信刘备有皇室血缘,或即使有皇室血缘,在东汉的时候,简直就是满地都能找到的皇室后裔,根本没有代表性。

刘表才是真正的皇室直系,有地盘有财富,而且,当时的刘表真的很差劲吗?恰恰相反,刘表当时被称为“八顾”之一,德行、气度和名气都远远胜过自称刘皇叔,落魄之后、存在招摇撞骗之嫌的刘备。

《后汉书》将刘表与袁绍合为一传,认为二人相似。刘表是帝室之胄――皇氏后代;一表人材――大帅哥;并且是党锢中人――当时刘表属于士人集团遭宦官集团的排挤;口碑很好――被时人称为“八顾”之一,认为德行好。

刘表也是有本事的。刘表任荆州牧的时候,外有袁术入侵,内有宗贼作乱。刘表就向萠越请教,越曰:“治世以仁义,乱世以权谋。”刘表采纳了他的意见,以权谋治理荆州,结果使荆州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张济因无粮,曾攻荆州,死于乱军之中。有人向刘表表示祝贺,刘表却明确表示:“受吊不受贺。”他觉得张济是因为无粮才*扰荆州,死的可怜。这一举动受到张济旧部的拥护和爱戴。刘表治理荆州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在乱世之中唯一一个安定繁荣的地方就是他治理下的荆州了。可见刘表并非*。

他可以说是一个“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可惜他生于乱世。刘表只想苟全州于乱世,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以后,兵临荆州,刘表去世。继承人、其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率一万精兵依附刘备。自此,荆州脱离了刘表集团的掌握。

从后来诸葛亮劝刘备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袭取刘琮,夺取荆州上看。诸葛亮从来没有认为: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他是要辅助汉室才支持他。诸葛亮要扶持汉室就不会劝刘备袭击真正的汉室血裔刘琮了。显然,诸葛亮对汉室刘姓并不忠诚,只是对刘备本人忠诚而已。

三,刘备的个人魅力和英雄气质吸引了诸葛亮吗?

刘备当时的个人魅力和气质是否比刘表、曹操、孙权强,这个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当年荀彧,郭嘉(历史上的这两个谋士均不亚于诸葛亮,特别是早早夭折的一代天才谋士的郭嘉)都曾是袁绍的谋士,后来却投奔了势力小的曹操。说明当时的曹操并不缺乏粉丝。

而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本句引自易中天品三国)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

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

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

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

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

##############

通过以上历史证据,不仅三顾茅庐存在问题,刘备找的诸葛亮,还是诸葛亮找刘备也存在历史记载上的出入。

诸葛亮放着平坦的仕途(去曹操、孙权、刘表的集团里面当官)不走,主动找一个落魄将军辅佐,其心态显然不是为了简单的功名利禄。而是自信自己的才智足以让一个只有一点点基本条件的刘备成为一代开国君主,实现其个人的自我认同。

诸葛亮的极端自信,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有很多的论述,我就不复制了。因此,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跟随刘备,并不是刘备的条件有多好,而是,诸葛亮非常自负,他相信只要有一个言听计从的乱世英雄,条件不需要太好,他就能够让他成就大业,以完成其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和满足。

他对刘备的个人魅力并没有太深刻的要求,只要刘备能够听从他的规划,最后成功了,他就自我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如果他投靠曹操、孙权、刘表,他们会给诸葛亮一官半职,但是,却多半不可能让诸葛亮成为其实际工作的唯一指挥者,诸葛亮个性中存在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性格。最终导致他自负地选择了各个方面条件都不优越,却对他的理论言听计从的刘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6

按照要求,不参考三国演义等小说或者电视作品。看诸葛亮集,曹操集,三国志等。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曹操得了徐州,在徐州,渤海等地杀人放火,百姓遭涂炭。诸葛亮原来是山东人,对徐州,渤海的事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他认为,曹操奸诈,不可为之效力。
陈宫经历过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张松被打,杨修之死,师砉(师祭酒)被杀,荀或(YU)自杀,华佗遇害,都证明曹操的“多疑”和“心中容不下异议。”对和自己持反对意见的人,都要赶尽杀绝。
第二,刘备性格和曹操正好相反,就如刘备在受刘璋邀请赴川抵御张鲁时,对庞统说的“操以急,我以宽;操以诈,我以仁;操以奸,我以忠;每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赤壁之战之前,刘备败逃夏口,樊城百姓数万相随,可见刘备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曹操完全不同。
第三,诸葛亮的师傅兼好友,世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经常跟诸葛亮说起刘备是个仁义的人,又是当今皇叔,可以和曹操争雄,所以,诸葛亮早已有侍奉刘备的意思了。
第四,凡英雄者,都要与世争衡,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谓“良臣择主”,这个“主”不但要胸怀大志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还要礼贤下士,,刘备就具备这点。
第五,诸葛亮很有自信,就是在等待有人去找他,很简单,自己主动找上门的,肯定会重用自己,自己在对方阵营中就会比较容易得到发展。事实证明,刘备请到诸葛亮,认为自己“如鱼得水”,诸葛亮的地位得到迅速巩固和提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7

首先,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但他的正统思想也根深蒂固(从他的前后《出师表》中就能得知)。和当时的很多人的观念相同,他认为曹操就是汉贼,所以他不可能去辅助曹操;其他如孙权、张鲁、张绣等亦非正统,也不可能事之。
其次,“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谓“良臣择主”,这个“主”不但要胸怀大志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还要礼贤下士,对自己如同汉高祖对“三贤”言听计从。刘表刘璋虽是汉室宗亲,但都不是能善待人才成大事者。
第三,在当时天下纷乱的形势下,天时已为曹操所有;地利已为孙权所占;想在群雄割据中挤出一块立足之地,只能去争取人和。放眼天下,这样的人选除了刘备之外再无二人。
不要认为刘备很窝囊,在得诸葛亮之前,天下就尽知他是个英雄。也不要认为他的仁义就是假的,是作秀。果真如此,当阳撤兵时,怎么能有十多万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他呢?《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载:“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徵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作假作秀可以作得了一时,作不了一世。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认可他的仁义,一个“假”字能解释清楚吗?
综上所述,除了刘备,诸葛亮还能辅佐谁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7

每个正常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即追求自身的利益。
诸葛亮做为那个时代杰出人物,自然有他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他追随刘备正符合他给自己前途选择的方向。
他既然要出仕,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势力。
曹操实力最强,诸葛亮觉得未必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彻底。相比之下,刘备的困境或许是其吸引诸葛亮的地方,而且刘备缺少的就是一个战略和*天才,利益的互补才是两个人走在一起的关键原因。我到是觉得或许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因为刘备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一些其他诸侯没有优势条件。
总之,诸葛亮就是要找一个急需自己,有发挥才能空间,升华自身价值的势力。
第一次刘备与诸葛亮见面,估计他就下决心了,因为两人是不谋而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8

一楼二楼的朋友,我怎么看是易中天的回答呢?哈哈
不过他的回答的确很好,和我的看法基本相同,我就不重复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9

首先,刘备有帝王之分。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细细地排起来,当今皇上还要叫他一声“叔”。虽然这个谱系十分可疑——《三国志》说他是陆城亭侯刘贞之后,《典略》则说他是“临邑侯枝属”;虽然刘胜的儿子刘贞也不过是个亭侯,后来还丢了爵位;虽然刘备本人已经沦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毫无凤子龙孙的待遇;但他这个“皇族”身份,大家似乎还认。这在*上就占了便宜。因为尽管后来大家都清楚,汉室已经不再扶得起来,刘备的那个“汉”和刘邦、刘秀的那个“汉”也满不是一回事,但由刘备取代(或“继承”)刘协,总比由曹操、孙权这些和皇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取代,要顺理成章一些。另外,刘备七尺五寸(合一米七二点五)的身高,两耳垂肩、手长过膝(《三国志》的说法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形象,也比曹操好。这在当时,都算优势。
其次,刘备有帝王之志。《三国志》说,刘备小时候就说过他将来肯定要乘坐天子之车(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话。这当然靠不住。古时史家为开国皇帝作传,总难免会写一些诸如此类的“童话”,也示其人乃“真命天子”,从小就“胸怀大志”。但刘备两个儿子的名字,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是“封禅”。封禅,是有德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下辟基祭地曰“禅”)。刘备如果不想当皇帝,儿子叫“封禅”干什么?
第三,刘备有帝王之术。刘备和刘邦的血统关系虽然可疑,性格和作风倒不乏相似之处。比如《三国志》本传所云“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很像。善于笼络人才收买人心,也像。喜欢呼朋引类行侠仗义,也像。陈寿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应该说有几分道理。不过两人做派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刘邦喜欢骂人,刘备就不骂。不但不骂,而且“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至少在表面上比刘邦厚道。因为厚道,也因为侠义,所以很得人心。《三国志》本传和裴松之注引《魏书》都说,刘备当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看不起他,“耻为之下”,派刺客去杀他,刺客竟不忍下手,“语之而去”,陈寿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所引《魏书》则说,不忍下手的直接原因,是刘备不知来人是谁而“待客甚厚”,感动了刺客。而根本原因,则是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人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四,刘备有帝王之福。在三国时代三巨头当中,他和孙权应该说都算是有福气的人。孙权的福气最好,有一片现成的基业和一批现成的人才。刘备的福气,则表现为关键时刻总有高人相助,危难之机总能化险为夷。刘备刚出山时,就得到了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人才,忠诚的好找,能干的也好找,又忠诚又能干的不好找,关羽和张飞偏偏就是既忠诚又能干。这是刘备的第一大福气,以后的运气也不错。比方说,正愁没有根据地,陶谦就死了,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徐州。正愁不知如何摆脱曹操的控制,碰巧曹操就派他去拦截袁术
(会见使),躲过了“衣带诏”一案的大清洗。到徐州后,又正好袁术就死了(会术病死)。刘备再次得到徐州,还差一点就成了气候(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不过,从灵帝末年聚众起兵,到建安六年投奔刘表,刘备虽有好运气,却没有好命运。他的道路十分坎坷。刚刚得到了徐州,就被吕布夺走了。刚刚投靠了袁绍,又被曹操打败了。刚刚依附了刘表,又被刘表猜疑了(表疑其心,阴御之)。《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说,一次,刘备上厕所,看见自己大腿内侧生了赘肉,竟潸然泪下。刘表奇怪,问他为什么。刘备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我相信这是真话。因为在那个时代,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确实是时日不多希望渺茫。更何况,实在的讲,直到这时,包括我们也包括刘备自己,恐怕都还看不出他有什么希望。就算他再坚忍不拔,恐怕也快熬不下去了。
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刘备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建安十二年,诸葛亮的出现了,他的出现意义重大。前一集我们讲到,刘备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之所以没有成为英雄,是因为没有用武之地。刚才我们又讲到,刘备有帝王之分,有帝王之志,有帝王之术,有帝王之福,但却只能寄人篱下,是因为没有找到成功之路。也就是说,刘备缺两个东西。一是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用武之地),二是一条明确的*路线(成功之路)。诸葛亮,恰恰就能为他解决这两个问题。
显然,建安十二年的刘备和诸葛亮,双方都需要对方,也都在寻找对方。打个比方,刘备集团好比一家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一个能干的CEO,搞不清自己的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因此生意做得平平淡淡,一直没有起色。诸葛亮则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让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但自己没有公司,也不想当老板。难怪他们一拍即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6

想要乱猜,当然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但是,我更乐于用逻辑的排除法,来用辨证的历史观来分析诸葛亮真实的想法。

从当时刘皇叔的落魄情况上看,刘备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要钱也没钱,徒有皇叔的虚名,诸葛亮这个时候选择刘备似乎确实不是一个天才明智的选择。从结果上看,当然诸葛亮并没有选择错误。但是,这么聪明的天才又不可能真的有预测能力。

那么,我用排除法来说明吧:

一,是当时的英雄只有刘备三顾茅厕(呵呵,我不喜欢称为茅庐)找过诸葛亮,才偶然抢先获得了天才诸葛亮吗?

我的个人看法是否定的。

《魏武帝文集》曾有尺牍(尺牍也就是信)一封:与诸葛亮书。其文曰,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也就是说,历史上曹操居然给诸葛亮写过这么一封信。另据蔡质(三国里那个大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文中,即有对尚书郎在宫廷礼仪的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这样一来,真正把口含鸡舌香写进了宫廷礼仪制度之中去了。从此,口含鸡舌香,便成为了在朝为官的代称。

结合这两个历史知识,可以大胆地推测曹操送鸡舌香五斤给诸葛亮显然不是送礼这么简单,是否是暗示想要诸葛亮到曹操手下在朝为官?也就是说,曹操很可能曾经勾引过诸葛亮。

另外,从诸葛亮和其亲哥哥诸葛瑾的名气上看,诸葛亮显然作为卧龙名声高于其哥哥,那么,其哥哥在东吴可以居于*,诸葛亮要在东吴为官似乎也不太困难。

诸葛瑾是诸葛亮长兄,诸葛诞是诸葛亮的族弟。因为三人后来分别投效魏蜀吴,而对三方的贡献又各不相同。《世说新语》中说“(南阳三葛,)蜀得其龙(指亮),吴得其虎(指瑾),魏得其狗(指诞)。”后人也用“南阳三葛”来形容能力不同的兄弟。

也就是说,当时人并不是不了解诸葛亮是三兄弟之中最有名的谋士,曹操、孙策(孙权)显然不可能孤陋寡闻,放着翡翠不要,拿走就在翡翠旁边的璞玉。

那么,我可以肯定的推测,不是吴、魏不想找诸葛亮、不知道诸葛亮,而是诸葛亮并不想进入吴、魏的*系统。

那么近在咫尺的刘表当时也是雄兵数十万,甚至超过东吴的实力,根据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坛里讲过,诸葛亮的岳母是当时荆州最大豪族蔡讽的女儿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而蔡讽的儿子是蔡瑁也是刘表的属下,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易中天品三国” 栏目《慧眼所见》)刘表也不可能拒绝名气在外,而且有亲戚关系的诸葛亮。

因此,我认为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如果要入仕,不论在东吴、曹魏还是所在地的荆州远房亲戚刘表,显然都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因此,楼上有人认为是别人没来找他,显然是不太符合逻辑和史实的。

显然,诸葛亮主观上并没有入仕食禄的强烈愿望,反而悠然自得地在南阳躬耕不止。

二、那么,是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所以,诸葛亮比较愚忠要扶持正统吗?

我也不这么认为。

首先,刘表才是真正的皇室血统,而刘备只是其自称八杆子打不到的混杂血统,三国时期,只要是姓刘的,几乎都会自称是某某皇室的王之后代,攀上皇室的血缘。

我国最“成功”的是那么几个大姓,比如:李、王、张、刘、赵、朱等,如今前3个姓每一个姓的人数都超过了总人口的7%,刘姓人数超过5%,赵姓超过2%。朱姓超过1%。

注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大姓刘、李、赵、朱不正是中国几大王朝(汉、唐、宋、明)皇帝的姓吗?皇权使这几个姓发展成为中国的最大的最常见的姓,这可以归结为姓氏发展的“皇室效应”。

最出名的就是刘姓,汉朝,皇帝刘邦将子孙分封于全国各地,西汉累计封王30余人,封候400余人,汉朝统治的时间又长达400多年,一般而言,100年可繁衍4代人,400年可繁衍16代人,人的繁衍又是按几何级数增加,假设刘姓皇室这430多被分封的刘姓贵族,每一个生2个儿子,以后也如此,16代刘姓贵族就会造就430×2的16次方这么多姓刘的贵族,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56360960人,即5千多万人,这还仅仅是男性。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据说整个汉朝人口也就五千万。举此例,仅在说明如果条件适合,一个姓的扩展潜力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当然皇室贵族获得的条件是最好的了。因此为什么大姓是一些大朝代皇帝的姓,也就很好理解了。

到了东汉末年,只要是姓刘的家伙,都可以从族谱中找到自己皇室血统之源,不管真假,因为,刘姓发展的速度太惊人了,根本无法印证。

当时的人*信刘备有皇室血缘,或即使有皇室血缘,在东汉的时候,简直就是满地都能找到的皇室后裔,根本没有代表性。

刘表才是真正的皇室直系,有地盘有财富,而且,当时的刘表真的很差劲吗?恰恰相反,刘表当时被称为“八顾”之一,德行、气度和名气都远远胜过自称刘皇叔,落魄之后、存在招摇撞骗之嫌的刘备。

《后汉书》将刘表与袁绍合为一传,认为二人相似。刘表是帝室之胄――皇氏后代;一表人材――大帅哥;并且是党锢中人――当时刘表属于士人集团遭宦官集团的排挤;口碑很好――被时人称为“八顾”之一,认为德行好。

刘表也是有本事的。刘表任荆州牧的时候,外有袁术入侵,内有宗贼作乱。刘表就向萠越请教,越曰:“治世以仁义,乱世以权谋。”刘表采纳了他的意见,以权谋治理荆州,结果使荆州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张济因无粮,曾攻荆州,死于乱军之中。有人向刘表表示祝贺,刘表却明确表示:“受吊不受贺。”他觉得张济是因为无粮才*扰荆州,死的可怜。这一举动受到张济旧部的拥护和爱戴。刘表治理荆州的能力还是相当强的,在乱世之中唯一一个安定繁荣的地方就是他治理下的荆州了。可见刘表并非*。

他可以说是一个“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可惜他生于乱世。刘表只想苟全州于乱世,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以后,兵临荆州,刘表去世。继承人、其次子刘琮投降曹操;长子刘琦率一万精兵依附刘备。自此,荆州脱离了刘表集团的掌握。

从后来诸葛亮劝刘备在路过襄阳的时候袭取刘琮,夺取荆州上看。诸葛亮从来没有认为: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他是要辅助汉室才支持他。诸葛亮要扶持汉室就不会劝刘备袭击真正的汉室血裔刘琮了。显然,诸葛亮对汉室刘姓并不忠诚,只是对刘备本人忠诚而已。

三,刘备的个人魅力和英雄气质吸引了诸葛亮吗?

刘备当时的个人魅力和气质是否比刘表、曹操、孙权强,这个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当年荀彧,郭嘉(历史上的这两个谋士均不亚于诸葛亮,特别是早早夭折的一代天才谋士的郭嘉)都曾是袁绍的谋士,后来却投奔了势力小的曹操。说明当时的曹操并不缺乏粉丝。

而刘备从袁绍那儿跑出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本句引自易中天品三国)

关于三顾茅庐,史书《魏略》《九州春秋》和诸葛亮《出师表》里的记载大相径庭,不但如此,它还完全*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小说中的三顾茅庐。

按照这个《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说法,说这个事情是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207年,当时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下一个要灭掉的目标就是荆州,所以荆州的形势已经非常紧急了。

于是诸葛亮就北上去见刘备,因为刘备当时驻兵樊城,诸葛亮见到刘备以后,刘备不认识他,也不知道他,就把他当做一般的读书人,一般的士人,一般的人才来接待。大概当时也接待了很多这样的人,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吃了一个饭以后就散了,但是诸葛亮没走,刘备也没理他,也不问他有什么事,自己就拿了一个牦牛尾巴在那编起工艺品来,诸葛亮就说,将军的雄心壮志难道就是编工艺品吗?刘备手上拿着牦牛尾巴往旁边一扔,这什么话?聊以忘忧了。

诸葛亮说,将军,您想一想刘镇南——刘镇南是谁?就是刘表,刘表当时的职务是镇南将军,所以简称他刘镇南——诸葛亮说请问将军,刘镇南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比不上。

诸葛亮又问,那将军您自己比得上曹操吗?刘备说那也比不上。诸葛亮说,刘镇南也比不上曹操,将军您也比不上曹操,难道你们就坐在荆州等死吗?就等着人家来宰割吗?刘备说,唉,我也发愁啊,没有办法!

诸葛亮就给他出一个主意,说我们荆州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北方来逃难的流民很多,而这些人都没上户口,不是我们的编户齐民,那么这一部分人的人力和财力*就没有掌握,因此应该把这些人查清楚了,都给他们上上户口,那么该交税你交税,该出力你出力,该服兵役你要服兵役,那么荆州就强大了。这就是《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记载

##############

通过以上历史证据,不仅三顾茅庐存在问题,刘备找的诸葛亮,还是诸葛亮找刘备也存在历史记载上的出入。

诸葛亮放着平坦的仕途(去曹操、孙权、刘表的集团里面当官)不走,主动找一个落魄将军辅佐,其心态显然不是为了简单的功名利禄。而是自信自己的才智足以让一个只有一点点基本条件的刘备成为一代开国君主,实现其个人的自我认同。

诸葛亮的极端自信,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有很多的论述,我就不复制了。因此,我个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跟随刘备,并不是刘备的条件有多好,而是,诸葛亮非常自负,他相信只要有一个言听计从的乱世英雄,条件不需要太好,他就能够让他成就大业,以完成其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和满足。

他对刘备的个人魅力并没有太深刻的要求,只要刘备能够听从他的规划,最后成功了,他就自我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如果他投靠曹操、孙权、刘表,他们会给诸葛亮一官半职,但是,却多半不可能让诸葛亮成为其实际工作的唯一指挥者,诸葛亮个性中存在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性格。最终导致他自负地选择了各个方面条件都不优越,却对他的理论言听计从的刘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6

按照要求,不参考三国演义等小说或者电视作品。看诸葛亮集,曹操集,三国志等。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曹操得了徐州,在徐州,渤海等地杀人放火,百姓遭涂炭。诸葛亮原来是山东人,对徐州,渤海的事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他认为,曹操奸诈,不可为之效力。
陈宫经历过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张松被打,杨修之死,师砉(师祭酒)被杀,荀或(YU)自杀,华佗遇害,都证明曹操的“多疑”和“心中容不下异议。”对和自己持反对意见的人,都要赶尽杀绝。
第二,刘备性格和曹操正好相反,就如刘备在受刘璋邀请赴川抵御张鲁时,对庞统说的“操以急,我以宽;操以诈,我以仁;操以奸,我以忠;每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赤壁之战之前,刘备败逃夏口,樊城百姓数万相随,可见刘备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曹操完全不同。
第三,诸葛亮的师傅兼好友,世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经常跟诸葛亮说起刘备是个仁义的人,又是当今皇叔,可以和曹操争雄,所以,诸葛亮早已有侍奉刘备的意思了。
第四,凡英雄者,都要与世争衡,以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所谓“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谓“良臣择主”,这个“主”不但要胸怀大志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还要礼贤下士,,刘备就具备这点。
第五,诸葛亮很有自信,就是在等待有人去找他,很简单,自己主动找上门的,肯定会重用自己,自己在对方阵营中就会比较容易得到发展。事实证明,刘备请到诸葛亮,认为自己“如鱼得水”,诸葛亮的地位得到迅速巩固和提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7

首先,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但他的正统思想也根深蒂固(从他的前后《出师表》中就能得知)。和当时的很多人的观念相同,他认为曹操就是汉贼,所以他不可能去辅助曹操;其他如孙权、张鲁、张绣等亦非正统,也不可能事之。
其次,“良鸟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所谓“良臣择主”,这个“主”不但要胸怀大志且与自己志同道合,还要礼贤下士,对自己如同汉高祖对“三贤”言听计从。刘表刘璋虽是汉室宗亲,但都不是能善待人才成大事者。
第三,在当时天下纷乱的形势下,天时已为曹操所有;地利已为孙权所占;想在群雄割据中挤出一块立足之地,只能去争取人和。放眼天下,这样的人选除了刘备之外再无二人。
不要认为刘备很窝囊,在得诸葛亮之前,天下就尽知他是个英雄。也不要认为他的仁义就是假的,是作秀。果真如此,当阳撤兵时,怎么能有十多万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他呢?《裴松之注*三国志*先主传》载:“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徵士傅干曰:‘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作假作秀可以作得了一时,作不了一世。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认可他的仁义,一个“假”字能解释清楚吗?
综上所述,除了刘备,诸葛亮还能辅佐谁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7

每个正常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即追求自身的利益。
诸葛亮做为那个时代杰出人物,自然有他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他追随刘备正符合他给自己前途选择的方向。
他既然要出仕,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势力。
曹操实力最强,诸葛亮觉得未必会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彻底。相比之下,刘备的困境或许是其吸引诸葛亮的地方,而且刘备缺少的就是一个战略和*天才,利益的互补才是两个人走在一起的关键原因。我到是觉得或许是诸葛亮主动找的刘备,因为刘备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和一些其他诸侯没有优势条件。
总之,诸葛亮就是要找一个急需自己,有发挥才能空间,升华自身价值的势力。
第一次刘备与诸葛亮见面,估计他就下决心了,因为两人是不谋而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8

一楼二楼的朋友,我怎么看是易中天的回答呢?哈哈
不过他的回答的确很好,和我的看法基本相同,我就不重复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20:49

首先,刘备有帝王之分。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细细地排起来,当今皇上还要叫他一声“叔”。虽然这个谱系十分可疑——《三国志》说他是陆城亭侯刘贞之后,《典略》则说他是“临邑侯枝属”;虽然刘胜的儿子刘贞也不过是个亭侯,后来还丢了爵位;虽然刘备本人已经沦落到“与母贩履织席为业”,毫无凤子龙孙的待遇;但他这个“皇族”身份,大家似乎还认。这在*上就占了便宜。因为尽管后来大家都清楚,汉室已经不再扶得起来,刘备的那个“汉”和刘邦、刘秀的那个“汉”也满不是一回事,但由刘备取代(或“继承”)刘协,总比由曹操、孙权这些和皇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来取代,要顺理成章一些。另外,刘备七尺五寸(合一米七二点五)的身高,两耳垂肩、手长过膝(《三国志》的说法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形象,也比曹操好。这在当时,都算优势。
其次,刘备有帝王之志。《三国志》说,刘备小时候就说过他将来肯定要乘坐天子之车(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话。这当然靠不住。古时史家为开国皇帝作传,总难免会写一些诸如此类的“童话”,也示其人乃“真命天子”,从小就“胸怀大志”。但刘备两个儿子的名字,却能说明问题。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刘封,一个叫刘禅,合起来是“封禅”。封禅,是有德君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下辟基祭地曰“禅”)。刘备如果不想当皇帝,儿子叫“封禅”干什么?
第三,刘备有帝王之术。刘备和刘邦的血统关系虽然可疑,性格和作风倒不乏相似之处。比如《三国志》本传所云“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就很像。善于笼络人才收买人心,也像。喜欢呼朋引类行侠仗义,也像。陈寿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应该说有几分道理。不过两人做派并不完全相同。比如刘邦喜欢骂人,刘备就不骂。不但不骂,而且“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至少在表面上比刘邦厚道。因为厚道,也因为侠义,所以很得人心。《三国志》本传和裴松之注引《魏书》都说,刘备当平原相时,郡民刘平看不起他,“耻为之下”,派刺客去杀他,刺客竟不忍下手,“语之而去”,陈寿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裴松之所引《魏书》则说,不忍下手的直接原因,是刘备不知来人是谁而“待客甚厚”,感动了刺客。而根本原因,则是刘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因此“众多归焉”。人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第四,刘备有帝王之福。在三国时代三巨头当中,他和孙权应该说都算是有福气的人。孙权的福气最好,有一片现成的基业和一批现成的人才。刘备的福气,则表现为关键时刻总有高人相助,危难之机总能化险为夷。刘备刚出山时,就得到了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人才,忠诚的好找,能干的也好找,又忠诚又能干的不好找,关羽和张飞偏偏就是既忠诚又能干。这是刘备的第一大福气,以后的运气也不错。比方说,正愁没有根据地,陶谦就死了,刘备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徐州。正愁不知如何摆脱曹操的控制,碰巧曹操就派他去拦截袁术
(会见使),躲过了“衣带诏”一案的大清洗。到徐州后,又正好袁术就死了(会术病死)。刘备再次得到徐州,还差一点就成了气候(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
不过,从灵帝末年聚众起兵,到建安六年投奔刘表,刘备虽有好运气,却没有好命运。他的道路十分坎坷。刚刚得到了徐州,就被吕布夺走了。刚刚投靠了袁绍,又被曹操打败了。刚刚依附了刘表,又被刘表猜疑了(表疑其心,阴御之)。《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说,一次,刘备上厕所,看见自己大腿内侧生了赘肉,竟潸然泪下。刘表奇怪,问他为什么。刘备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我相信这是真话。因为在那个时代,四十多岁还一事无成,确实是时日不多希望渺茫。更何况,实在的讲,直到这时,包括我们也包括刘备自己,恐怕都还看不出他有什么希望。就算他再坚忍不拔,恐怕也快熬不下去了。
然而苍天不负有心人,刘备终于等到了时来运转的那一天。建安十二年,诸葛亮的出现了,他的出现意义重大。前一集我们讲到,刘备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气,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义,之所以没有成为英雄,是因为没有用武之地。刚才我们又讲到,刘备有帝王之分,有帝王之志,有帝王之术,有帝王之福,但却只能寄人篱下,是因为没有找到成功之路。也就是说,刘备缺两个东西。一是一块稳固的根据地(用武之地),二是一条明确的*路线(成功之路)。诸葛亮,恰恰就能为他解决这两个问题。
显然,建安十二年的刘备和诸葛亮,双方都需要对方,也都在寻找对方。打个比方,刘备集团好比一家很有前途的民营企业,可惜缺一个能干的CEO,搞不清自己的主打产品和营销路线,因此生意做得平平淡淡,一直没有起色。诸葛亮则好比一位超一流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让企业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但自己没有公司,也不想当老板。难怪他们一拍即合。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三七粉贵吗多少钱一斤 三七粉多少钱一斤 万达有什么app 如何避免好学生成为心态受害者? 为什么好学生心态会害了自己呢?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怎样一种存在? 好学生心态有什么影响?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什么意思?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哪些人?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谁呢?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指什么人? 修罗被刘妍连打三巴掌是哪一集? 第一刺客女婿 百度网盘? 求 第一刺客女婿 百度云资源,谢谢 第一刺客女婿在哪个小说里可以看? 明月星稀的小说第一刺客女婿在哪里可以看? 第一刺客女婿中有请虎帅出山是第几章节? 第一刺客女婿修罗陈平刘妍哪里能看? 第一刺客女婿叶凌天喜欢谁? 第一刺客女婿见面应该说些什么欢迎词? 第一刺客女婿修罗卖菜这本小说,小网站都有,你百度这么强大的网站为什么搜不出? 抖音第一刺客女婿的背景是什么电影? 第一章是小弟天煞第二章是悍妞打赌是什么小说里的? 第一刺客女婿男女主是谁主角? 谁有网贷逾期两年的情况经历吗,能帮我出出主意吗,我网贷了6 7万,还不了,都要逾期了。怎么办 借钱超过两年怎么处理 网贷逾期两年? 贷款超过两年怎么办? 手动自定义屏幕分辨率 请问如何手动调节屏幕分辨率 越详细越好额 学习强国,对员工有什么好处吗? 三国演义 第一回至第二十回综合起来主要讲了什么 历史上岳飞一共打过多少次仗?胜率如何? “驸马”这一称呼是怎么来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驸马”是谁? 谁有qq聊天群呀,给我几个群号,要人多点的 活跃的,最好能500人以上!!,感激不尽!!! QQ聊天群 64352985 只欢迎90后的同学 群内容(闲聊 交友) 欢迎体贴的男生 和 温柔的女生 用自己的手机打95568怎么进人工服务? 拨打通95568民生信用卡客服中心电话后如何转人工服务? 什么样的虫草最好 vivox3l,怎么找回前两个月的通话记录啊! java是如何通过JDBC API访问数据库的 监控摄像中2.4mm,4mm,6mm镜头的区别是什么,分别适用多少米距离? 如何自己装个监控摄像头? 一套简单的监控系统怎么搭建起来? 监控问题:各种毫米数的摄像头分别适合监控多远的距离?比如4mm适合多远的距离,6mm适合多远距离… 自己如何安装网络摄像机监控? 对方单向加我好友,我这里会有显示吗 单向好友有互动标识吗? 单向好友王者有显示吗 4mm的镜头监控能摄多远 如果我在对方的陌生人列表里,我这边的单向好友会显示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