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9 22: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23:34
孔子周游六国途中,车队的马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一生气,就捉住马扣押起来。
子贡知道后,就自告奋勇去恳求农夫归还马,没想到农夫对子贡的恳求不予理会。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祭祀所用的丰盛祭品,请飞鸟聆听九韶雅乐一样。让子贡去说服农夫,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夫的过错。”
于是,孔子让马夫前去说服农夫归还马。
马夫对农夫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以前也不曾到过你们西边的国家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
农夫听了,觉得马夫说得在理,就把马还给马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粗人面前谈论诗书,这是不知变通的读书人所以误事的原因。
马夫所说的道理,如果这番话从子贡口中说出来,恐怕农夫仍然不会接受。为什么呢?
因为子贡和农夫两人的学识、修养相差太远,彼此早已心存距离,也就难以说到一块去。
然而,孔子为什么不先要马夫去,而任由子贡前去说服农夫呢?
如果一开始就让马夫前去,子贡心里一定不服气!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让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世人不知权变,常常现在怕规则来约束他人,以资历资格来*他人,以兼有所长来期望他人。
如此行事,如此用人,天下事哪有成功的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