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湖造田利与弊. 辩论会,今天下午就要... ...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0:4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9:44
利在当代,弊在千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19:45
一、正方提出:
围湖造田是有好处的。对于中国来说,人口众多,而缺乏耕地。围湖造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搞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耕地的不够,围湖造田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粮食问题。
总之,围湖造田,可以增加土地面积,对于缺少田地的地方,为农民创造了新的耕地和新的居驻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生产资料,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新的基础条件。
就拿三峡工程来说吧!三峡工程对环境是有破坏性,还有潜在的地质和战略危险。比如,地质造成大坝塌陷怎么办,打起仗来成为敌方的攻击目标怎么办,须知,占全国五份之一的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工业企业都在大坝下游。大坝一旦发生什么问题,后果上人不寒而栗。但我们并非因此而影响它的建设。第一,要看到它发挥的作用。二是我们有能力除弊兴利,把对生态的及各种危害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第三,请反方注意,这个弊是可以克服的。反方,因为害怕生态破坏而反对围湖造田,无疑是因噎废食,不知其所能了。
第一:国家为了发展,地方为了发展,为了经济发展,牺牲一些重大生态的利益,为了更大的利益,这难道不行?通过围湖造田,用这块地方建立工厂等各种大型设施,发展农业,本身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第二:到底围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多大。在修建三峡电站工程时,也说它改变了生态,相比之下,围湖造田规模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小多了。时间可以证明一切,而不是危言耸听的主观臆断。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工程建了有几千年了,它们的负面效应在哪里?也许当年有些动植物因为这两个工程而绝种了,但与这两个工程带来的效益相比,负面效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当年的李冰父子来咨询我们现在代表反方的同学们,我们反方的同学们肯定异口同声地说:“要象避免战争一样避免这些祸国殃民的水利工程。”至于修大运河的隋炀帝,那更是应遭天谴人诛——这个*民贼,为了自己赏琼花,竟然如此劳民伤财、破坏环境,是可忍孰不可忍!(针对反方提出围湖造田破坏了湖泊的天然结构,打破了湖泊自身的生态系统的平衡,由此可能导致附近生物圈结构的缺失或变化,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好了,几千年来,不正是都江堰和京杭大运河工程这些重大的水利工程,为亿万人民造福至今吗?
第四,很明显的是,我们把一些臭水湖填平利用,不仅不污染环境还有利人民的生活条件的改善。照反方和话说,这也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吗:
第五,围湖造田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吃粮紧缺的时期。但那个时候,全国各地大气没有污染、水质没有污染,环境质量很好。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并没有导致某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方请注意,不要把由于工业污染引发的生态不良和污染问题,归昝于围湖造田。
第六、与围湖造田性质相似的填海造田,正在沿海发达城市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投资六十亿元的深圳填海造田,计划至2011年完工。可谓工程浩大。上海、深圳、香港等一些国际海滨城市,也都依靠填海造田来拓展城市繁荣。7月24日,一艘挖泥船在新加坡西部的海域抛撒从印度尼西亚运来的泥沙,填海造田。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土地压力很大,目前*依靠填海和拆旧建新来解决土地奇缺问题。上世纪从1949年至80年代末,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10省市围海造田约53.6万公顷。
从国外发达国家讲,荷兰广大地区原为沼泽地,长期以来,荷兰人民充分发挥了本民族的聪明才智,他们用风车排水,在海边开拓出大量土地,并修筑巨大的海堤将开拓的土地与海水分隔开来,成为肥美的田园。因而荷兰具有世界著名的“围海造田”景观,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为世界围海造田的典范。这些,无不表明,当生态效益与生存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当做怎么的取舍抉择。
第七、最后要提醒一点:判断一个事物的好与坏,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否有利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和谐。
朋友给我一道辩论题,还附有正、反双方的基本观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觉得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现求教于各位,敬请大家帮个忙。
辩论题:压没几百亩“城中湖”来搞房地产开发,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观点:
1、虽然压没了部分水域面积,但扩大了城市规模,利大于弊;
2、另外修一条沿湖路,而且修高点,更有利于防洪;
3、在沿湖路两侧各铺设一条排污和排渍管道,更有利于城区排污;
4、新修一条比较直的沿湖路,遮挡了城区沿湖的破旧老房子,从远处看,城市更美、更上档次;
5、等于又建了一条休闲散步路;
6、现在虽然压没了部分湖泊,但将来挖掉旁边渔池的干堤,湖面可作点补偿;
7、目前,还可以巧借外资搞点建设。
反方观点:
1、“城中湖”是天赐的礼物,是大地的“明珠”,是人与自然的缘分,是自然界的空调机,是天然的净化器,是“江南的第三只眼睛”,它可以调节气温、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调水蓄水。天然湖泊越大越好,越大受益的范围越大、带来的好处越多。欧洲发达国家宁愿撤屋建湖,千方百计扩大湖泊面积,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地就毁湖修路建房呢?还是“围湖造田”的老套路。如果硬要“扩大”城市规模,可以到新城区大显身手呀!
2、如何“更有利于防洪”?请说几个站得住脚的理由。难道把蓄水面积缩得越小,洪水越有地方去么?倒不如把环湖的破旧房子撤掉,退出几十米再修条路,既美观,又有利于防洪。
3、即使要解决城区“排污问题”,也用不着在湖中另修一条大马路呀,这风牛马不相及,不如沿湖修条地下大通道。现在新路两侧各修一条管道,还不一定能解决排污问题。
4、“遮挡”破旧老房子?难道新屋永远不老?如果一旦破旧了,不又要在它前面再修一条路、再建一排新楼房来“遮丑”?这样一排又一排地遮下去,何年是个了?况且,现在修的是直路,还不如原来的环湖弧形路更具情趣。
5、休闲散步只是道路的附带功能。如果为了多找处地方散步,不惜成本地修条城市主干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环湖退出几十米也可以修路,还可以栽些垂柳,不是更好散步吗?
6、围湖建渔池是70年代、80年代的错误,早就应该“退池还湖”,现在不去压湖修路不是照样可以“挖掉旁边渔池的干堤”吗?况且,除去渔池也是“水面”外,这“挖干堤”退出的水面也不大。
7、说到“招商引资”,还有很多事可做呀,为什么硬要把难得的“城中湖”毁掉呢?况且,有的事只能留给后人去做,不然建了撤、撤了建,破坏太大,成本太高。
求围湖造田辩论会正方(利大于弊)的观点,已经总结词 ,开场阐述观点,对反 ...
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并没有导致某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方请注意,不要把由于工业污染引发的生态不良和污染问题,归昝于围湖造田。 第六、与围湖造田性质相似的填海造田,正在沿海发达城市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投资六十亿元的深圳填海造田,计划至2011年完工。可谓工程浩大。上海、深圳、香港等...
科学辩论会围湖造田利大于弊
1,可以缓解人口紧张问题,某地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数量减少,不足以维持当地的粮食供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因此该问题的核心是增加粮食供应,而不是围湖造田,增加粮食供应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增加亩产,也可以调拔粮食。如果一定要围湖造田也应该充分考虑...
围湖造田的好处
很明显弊大于利但是要说利,主要方面还要强调缓解人口庞大给粮食耕地带来的压力,利用现有资源缓解当前问题,并且湖水的水资源和能够供给的养料比较丰富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当负面的,所以要辩论,就必须要对这提出解决办法
围湖造田的利弊
利的方面嘛,肯定是湖周围的地比较肥沃,水资源比较充足,有利于粮食生产。弊的方面嘛,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的面积缩小,使蓄水苦难,不利于其他地方的农作物生产,同时使其他地方旱灾频发。其次嘛,是破坏生态环境咯,总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路线。呵呵 ...
围湖造田 增加耕地面积的方案正方意见和反方意见
围湖造田是有好处的。对于中国来说,人口众多,而缺乏耕地。围湖造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解决人们吃饭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围湖造田在缓解人口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而且权衡考虑,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因此国家现在规定要“退耕还湖”。
求围湖造田利大于弊的辩词,重赏,急!!!
利大于弊退田还湖为洞庭湖价值增加了七十点九亿元人民币 中新社长沙一月九日电(黄道友)实施大规模退田还湖后,洞庭湖区生态环境“身价”倍增。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和为二千零九十七亿元,其中退田还湖为其价值...
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如:湖北省由于湖泊不断减少,萎缩后的湖泊已基本丧失了原有的调蓄功能,造成水旱灾害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20世纪50年代平均46万多公顷,80年代增长到170多万公顷,90年代以来的八个年头里,除1993...
为什么不能围河湖造田?
2楼和3楼的回答综合起来就是你要的答案了。围湖造田对人是有利的,当然从长远来看,弊要大于利。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则是有害的。利与弊所针对的主体不一样。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考虑。
围湖造田 利大于弊和弊大于利的资料(急...!)
就是因为耕地的不够,围湖造田至少可以解决一部分的粮食问题。可以缓解人口紧张问题。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可以解决迁移人口的安置。可以解决工业、建筑等建设开发用地问题。弊:大批农民迁移到洞庭湖区,围湖造田,建立了许多大坝,围堵洞庭湖湖水,使得历史上的“八百里洞庭”变成“三百里洞庭”。近些年来,...
为什么不能围河湖造田?
利:有利于农耕的发展。弊:河流减少,会出现河流堵塞,河床上升,出现河比地高。比如在长江下游处(如河南开封),河比地高。在开封以下,地势较低处,水资源短缺,破坏生态平衡。参考资料:你是初一的吧!初一社会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