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1:05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1-21 08:01
1、吞尾蛇(蛇吞尾图)形象地表示了宇宙于虚空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绝对运动规律。
2、研究发现,宇宙物理学的“吞尾蛇”记录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如《甲骨文合集》第4264片、第9810片等甲骨文。
3、图像大约1600BC即出现于埃及,蛇蜕皮后舍弃旧的身体得到新生,这是「诞生与死的结合」的意味,以表现他们的宇宙观念“永恒和不朽”,意味著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结束就是开始、开始就是结束,时间永远持续轮回著——『一即是全、全即是一』,象征著宇宙的统一和永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00:25
1、蛇在自然环境中,随时都能发现运动中的猎物。一旦发现,就会产生强烈的捕捉冲动,所以经常捕捉自己的尾巴。
2、受惊扰时,身体蜷成一环形,将头蜷在*,然后把尾竖起,显示红或*的腹部,以冒充更可怕的头。
3、蛇吃尾巴行为最常见的解释是压力和躁动导致的。如果这条蛇是被当作宠物关养起来,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发生,而在野外很难发生。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蛇是一种体温随气温而变的变温动物,因为蛇本身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来产生和维持恒定的体温。蛇类活动的最适温度是20~30℃,在这适宜范围内蛇的生长速度也随气温上升而直线上升。
例如有一项研究结果是,在18℃、23℃、28℃温度下,眼镜蛇成蛇月增重量分别是64.7、72.7、94.3克(幼蛇相差更大)。但超过35℃左右就会厌食、生病,40~45℃以上迅速死亡。空气湿度对蛇类也有很大影响,一般以50~70%为宜。
过低(例如北方春旱期)则因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蜕皮(尤其是孕蛇),影响它继续生长,甚至造成死亡。“蛇过道,大雨到”,也是因为雨前气压低、湿度大,蛇感到不适到处乱跑的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00:26
一,这种异常强烈的冲动从何而来?其实,很多动物都有试图捕捉自己尾巴的冲动,比如猫、狗,会转着圈捕捉自己的尾巴,捉到尾巴后也会咬,但一旦感到疼痛就会立即松开。这些动物之所以会捉自己的尾巴,关键原因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都会随时都能发现运动中的猎物。一旦发现,就会产生强烈的捕捉冲动。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由于缺乏猎物,这种强烈的捕捉冲动得不到释放,于是就有可能捕捉自己的尾巴。人工饲养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其实是很单调的,很多强烈的本能性冲动得不到释放。这与饥饿和寄生虫没有太大的关系,简单说,只是环境过于平淡无聊。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00:26
蛇是无足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全身布满鳞片,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种蛇类。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另外“十二生肖”中也有“蛇”这一属相。一般分无毒蛇和有毒蛇。毒蛇和无毒蛇的体征区别有:毒蛇的头一般是三角形的;口内有毒牙,牙根部有毒腺,能分泌毒液;部分毒蛇尾很短,并突然变细。但是很多有毒蛇类尾巴依旧很长。
一,这种异常强烈的冲动从何而来?其实,很多动物都有试图捕捉自己尾巴的冲动,比如猫、狗,会转着圈捕捉自己的尾巴,捉到尾巴后也会咬,但一旦感到疼痛就会立即松开。这些动物之所以会捉自己的尾巴,关键原因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都会随时都能发现运动中的猎物。一旦发现,就会产生强烈的捕捉冲动。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由于缺乏猎物,这种强烈的捕捉冲动得不到释放,于是就有可能捕捉自己的尾巴。人工饲养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其实是很单调的,很多强烈的本能性冲动得不到释放。这与饥饿和寄生虫没有太大的关系,简单说,只是环境过于平淡无聊。
二,为何被咬之后的痛感不足以使其松口?对于不同的个体,痛感的强烈程度相差很大。每一条蛇也并非完全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自然环境下,一窝孵化出的蛇,能长到成年,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说,百分之九十的蛇很快被淘汰。其中当然也包括这种吞噬自己尾巴的蛇。但是,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这些蛇都存活了下来。
因此,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一是环境过于单调,二是蛇的自身存在缺陷,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蛇,是无足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又有蛇、虺、长虫、蚖、蜧等别称,根据品种也会有蝮、蚺、蟒、蝰等近义称呼,属于有鳞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全球共有3,000多种蛇类,包括体型最短小的细盲蛇科以至最长的蟒科及蚺科。为了配合蛇类窄长的身体,成对的内脏(如肺、肾)会在蛇体前后排列,而非左右互对。
部分蛇类拥有毒性,能令被其咬击的生物受伤、疼痛以至死亡。蛇的另一个特征是颚部能作出广角度的开合,因此能吞食比自己身型庞大的猎物。生物研究指蛇类大概于白垩纪时代由蜥蜴类衍生而成,不过亦有专家认为部分蛇类早已有能生活于水中的器官,因此不会是作为陆地霸主的爬行类所衍生的。现代蛇类的分类研究,大概可追溯至古新世时代。历史记载,最巨型的蛇类是活于古新世的泰坦巨蟒(Titanoboa),长度达13米,其化石被发现的年份是2009年;体型最细小的蛇类是卡拉细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其身长约莫只有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