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587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22 20:2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08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色彩浓烈,经千百年时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
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清明节每年以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为准。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月,还有廿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廿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亦即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气节转暖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
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解放,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回暖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无论时代演变,岁月变迁,清明自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就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质,成为提倡“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内涵的媒介和载体,华夏民族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种对祖先崇敬,家族团聚的方式,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巩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在清明这个民俗漫长的传承过程,还穿插一段“插柳”的过去。“插柳”是唐代时期在一些地区流传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人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08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如下:
1、在感恩祭祀的活动中,包含有许多知识和文化要点,需要整体掌握,才能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文化认知。
2、中国的祭祀文化是祀神供祖的仪式,需要备办相应的贡品,然后再对道、德、天、地、神、佛、先烈、祖先行礼、献祭,表示崇敬、感恩、缅怀、酬谢,并祈求保佑,具备系统的礼仪形式与行为要求。
心中的礼德,分为礼仪与礼德两部分,现代人只讲外在的礼仪,而很少型之于内,把心里面的礼德真正培养出来,这是目前教育当中最缺失的部分。虽然名之为所谓“德育”,却而只知道育于表,打造外在的形式,并不知道怎样去育于内,不知道如何真正触动心灵,使心灵产生变化。
3、古代文化所诞生的礼仪,实际上是为了通过外在形式来反馈到心内,使心里面产生礼德能量的变化。所以,我们对于祭祀文化所表述的内涵,要提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明白祭祀不是单一的形式表现,而重点是要表述崇敬、感恩、缅怀、酬谢之意。
4、现在每到清明节,很多子女都会到父母或祖先的坟上去转一圈,但由于并没有把身心融入到祭祀文化的精神框架里去,没有真正在坟前表述出对先人的崇敬,所以只是一种盲目的信,的确是有点迷信的色彩。
我们是否能够真正静静地站在坟头前默思几分钟,感念一番:“我的身体来源于你们,你们生养了我,但是我这一生忙于生活,忙于生存,对你们甚少关怀,对不起你们。”
能够回想和缅怀吗?能够真正对父母和祖先的恩情、恩德进行慎终追远的反思和感应吗?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心里就会非常自然地升起一种感念,深切地感觉到时间太容易逝去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机会,那么就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感恩回报,继承先人们的志愿、誓愿,把这一颗心承传下去,要做得更好,不再给自己留下遗憾。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09
求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概括说说清明节的文化内涵,100字左右! 谢谢了
展开
我来答
cunbaozhang123
LV.7 2020-04-03聊聊
在唐朝之前,人们因寒食节与清明节仅相隔一两天,往往同时过节,所以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就逐渐被清明节所取代,鲜有人延续寒食这项习俗。
寒食节的起源,记载于《左传》。关于清明节的真正缘起,历来众说纷纭,只有介子推的故事流传得最普遍。
从表扬介子推的忠义和气节,到后来注入更多的深层内涵,寒食清明的人文精神色彩浓烈,经千百年时间发酵,成为崇尚高洁、自尊自责、常怀感恩的道德追求。
虽然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被淡忘及至遗忘,但盛唐时代却极为重视寒食节的意义,还有数量可观的唐诗为证。这一段已被取代的民俗,蕴含忠贞、刚毅、隐忍、奉献、不求回报、淡泊、宽容、自省、悔改、感恩以及知恩图报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清明节每年以阳历4月4日或4月5日为准。农历除了有十二个月,还有廿四节气,就是将阳历的365天,划分为24个阶段,“清明”是其中一个节气,所以每年固定落在阳历4月4日或5日,另一个节气“冬至”也是同样原因。
至于清明何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原因和气候有关。廿四节气里的“清明”是在冬至之后的105天,“清”是百草重生翠绿一片的景象,“明”是春光明媚风景好之意。
冬天之后的初春,气候还是有点寒冷,到了清明时节,亦即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气节转暖的时候,百花齐放,候鸟回归,大地生机蓬勃,象征大自然万物生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的环境,后来就渐渐将这一天定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唐朝之前,清明节也是女性“踏青”的日子。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上古时候,仲春月是“男女相会”日,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
汉代之后,每年春天三月初上巳节,则是少女们可从闺房中暂时解放,出街外游的日子。唐代时,上巳和清明渐合为一体,虽然春天出游并不一定要在清明,但气候回暖的清明却最适合出游,踏青也渐渐成风。
《晋书》记载,自魏晋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就会出外踏青。宋代文风盛行,文人墨客更在春游踏青时留下不少名诗丽章。
后来,由于礼教越来越严格,自由恋爱的时代告终,踏青不再是女士春游的日子,而是结合礼教意识,人们到郊外扫墓祭祖的日子。后来的宗祠及会馆等社团组织,也是利用这样的节气时机,举行春祭。
无论时代演变,岁月变迁,清明自被固定为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就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质,成为提倡“慎终追远”的民族精神内涵的媒介和载体,华夏民族借扫墓、上坟和祭祖等仪式,提醒后人不要忘本。《论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种对祖先崇敬,家族团聚的方式,也形成一种祖先信仰,沿承至今,更成为加强家庭伦理观,巩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在清明这个民俗漫长的传承过程,还穿插一段“插柳”的过去。“插柳”是唐代时期在一些地区流传的一种风俗。根据《岁时记》记载:“唐朝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以顺阳气”,而唐人段成式《酉观杂俎》则说,唐中宗在农历三月三赐侍臣柳圈,以免染毒。
民间还有流传一段客籍谚语“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又说“清明要戴青,免得鸟蝇遮眼睛”。
此外,在以前医药未发达的年代,清明节也是保健日,中国各地流行以花草洗浴,或在清明时节吃草药、采草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09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出走。在*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3:10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出走。在*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