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18: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2:58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狱中之作,是古罗马*家、哲学家波爱修斯(Boethius, Ancius Manlius Severinus,约475~524年)在系狱就死前写就的临终思考。在中外历史上,狱中文字均不绝如缕,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语言分量上,这篇《哲学的慰藉》都可以算是监狱作品中骨灰级的鼻祖。
波爱修斯出身于罗马贵族世家,祖上曾出过两个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和许多执政官,本人亦曾为510年罗马执政官,其与身为元老院议员之女的妻子所生的两个儿子均担任过同一职位,他最终也是由于*原因——关于他图谋将罗马从东哥特王朝的蛮族奴役下解放出来的指控——系狱并被处以极刑。不过,造就波爱修斯历史地位的不是其*生涯,而是其学者声誉。
作为博学的罗马人中最后一位通晓希腊语并致力于研究希腊学术的人,他曾立志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译成拉丁文,希望以此印证他关于二者学说在本质上并不像一般以为的存在冲突,而是相互吻合的观点。这一壮志虽因其英年早逝不克竣事,但就其已完成的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翻译以及对西塞罗《论题篇》的注疏片断等多样且卓越的工作,当时已为其赢得崇高学术声望。时人(卡西奥多儒)称,由于他的贡献,作为音乐家的毕达哥拉斯、作为天文学家的托勒密、作为几何学家的欧几里得、作为神学家的柏拉图、作为逻辑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作为机械学家的阿基米德、都学着说起罗马的语言来。
波爱修斯是身处罗马时期与中世纪之交的伟大学者,其声名在当时拉丁文坛上无人可比,中世纪学术与教育体系“七艺”中的理科四艺(quadrium,算术、天文、几何、音乐)及文科三艺(trivium,语法、修辞、逻辑)之名即由其厘定,substantia(实体)、natura(自然、本性)、person(人格、位格)、aeternitas(永恒)、quo est(本质)等沿用至今的重要术语亦出自其手,波爱修斯的历史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但是,真正令其身后享有盛名且在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的近千年中持续保持影响的却是其生平的巅峰之作:《哲学的慰藉》。
如读者所见,是书以对话体写成,全部内容是作者本人与哲学女神之间的虚拟会话。每节文字之前以一首短诗为引。作为博学之士,他在本书中的会话风格借鉴了此前柏拉图和西塞罗的对话集,在文体上追摹梅涅普风格的散文,而在思想内容上,不仅可以看到柏拉图《蒂迈欧篇》及《高尔吉亚篇》的痕迹,还有迹象表明他借鉴了今已散佚的亚里士多德《劝勉篇》,以及对亚氏《物理学》和西塞罗《论预言》和《西庇阿之梦》的直接引用。
根据本书现代英文译者格林(Richard Green)的看法,《哲学的慰藉》无论是在思想前提还是具体论述上均非独创之作,其所取法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以及新柏拉图主义观念对于当时一般有教养的人来说属于共有认知;在哲学理论方面,波爱修斯的主要贡献倒在于他对希腊伦理哲学具有专业水准的学术综合,从书中第一节文字中对“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等乌合之众”只是撕取哲学女神衣钵的一片却“一厢情愿地以为他们获得了全部的哲学”的批评看,对哲学真义的完整准确性诉求毋宁正是波爱修斯的本意。
如果说《哲学的慰藉》在哲学思辨上大致属于“述而不作”,那么,在文学层面上他却被认为是具有原创性的艺术作品。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书中诗歌为哲学思辨与伦理说服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以“监禁”隐喻灵魂的不自由、用“流放”对心灵疏离状态的刻画,增强了其理性论辩的影响力。“寓教于乐”成为后来贯穿整个中世纪人文写作的一个传统。正是由于其独特的语言魅力,但丁在《飨宴》等作品中引述波爱修斯达20次以上,吉本称道其书为“黄金书卷”。由此不难理解,《哲学的慰藉》在中世纪前后曾被以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等西方语种反复重译,译者中甚至包括阿尔弗莱德王(King Alfred),乔叟和伊利莎白女王。
哲思与文采的结合共同解释了《哲学的慰藉》在西方文化史上的声名远播。周建漳
(原标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哲学家在想什么)
本文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