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关于师德的600字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30 20:0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2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夜阑人静,耳边又传来那熟悉的歌声 :
任风/翻阅背影的日子/烛光将记忆/摇曳成孩子的身影
/夕阳/便凝重了教师魂……
曾经怀着对远方神圣的热切向往,为了朝拜远方那心目中的圣地,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他们,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他们,犹如辛勤的农夫,钟爱自己的这片土地,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我永远忘不了读大一时的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工程课。那天我们提前到了指定的教室,预备铃响了,大家叽叽喳喳的聊天声并没有停下来。这时,有同学注意到进来了一位杵着双拐的人,背着笔记本点脑,正微笑着看着我们,大家都好奇地看着他,他就是我们的老师?不会吧!几个比较捣蛋的男生在后排嘀咕着。前排的几个同学赶忙跑上前想帮他把笔记本电脑接过来,并上前搀扶他,可是他笑笑拒绝了。他走上讲台,并没象我们所想的那样坐到椅子上,而是站在讲台边,这时候教室里已经是鸦雀无声了,“大家好,我叫王峰,从今天开始将由我为大家讲述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他广博的知识,流利的讲解很快就吸引了我们,而且在两个小时的授课中他没有一分钟是坐着的,一个健康的人站那么久也会很累,不要说是一个没有双拐就连站都站不起来的残疾人。每次上课他都准时到教室,无论刮风下雨。由于他不方便写黑板,他都是在电脑上演示,所以每次上课都要背一个沉甸甸的笔记本电脑,有的时候还要加上一个投影仪。他给我们上了两年的课,我们从来没有看到他坐在椅子上讲过课。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教学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同学。后来我们还知道,他是思科网络学院的负责人,计算机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云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我们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看到他也让我们感到惭愧,一个残疾人能够取得这样得成就,我们却连他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当我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时,他只是轻轻地笑了笑。——我承认,王峰老师是我最为尊敬的一位老师,也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一位老师。
——从王峰老师身上,我读懂了“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用言和行诠释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全部含义。
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呼,它如磁石吸引我游离的目光,安抚我躁动的心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自然会有收获和回报。我逐渐感悟到人生的哲理:甘于寂寞是成熟的标志。因而我感觉自己在前进,在成长。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培根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峰,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23
教师不能失去生命*
我从不掩饰自己对富有*的教师和课堂的偏爱。因为,在我看来,所谓 “ 教育 ”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项基于生命、促进生命、美化生命和升华生命的事业。人的生命正是有赖于 “ 教育 ” 的点化和润泽,才逐步从蒙昧走向澄明,从蛰伏走向觉醒,从原始的混沌状态走向崇高的至善至美至真的精神境界。但是,我们的教育究竟能不能对学生真正发挥出 “ 点化和润泽生命 ” 之效能,并且这种效能的发挥程度究竟能有多大,其关键却取决于作为教育者主体的教师自身是否拥有一份旺盛的、并且是源源不竭的生命*。因为,几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清楚这样一个最质朴不过的道理:就教育事业而言,教师只有以自己旺盛的生命之火,才会点燃学生那旺盛的生命之火;教师只有以自己充沛的生命*,才可能换来学生那充沛的生命*;教师只有以自己远大的生命理想,才可能培植出学生那远大而辉煌的生命理想!
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论,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称得上是合格的为人师者,他本身必然应当是一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拥有一颗虔诚、执著之心和充沛的生命*的人;他的课堂也必然应当是一种情理交融、极富有创造性和生命感染力的课堂。
这些年,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我也曾在省内外不同的场合和各种教师培训活动中,就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问题,为众多的基层的中小学教干教师以及本校的学员授课、交流。而每每讲到现存的一些已经被扭曲和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时,我的语气中似乎也总是不自觉地透出了一种不能自已的焦灼和激愤;每每谈及一种近乎 “ 乌托邦 ” 式的教育理想时,我的语气中似乎又总是饱含了一种不能自已的深切期盼与向往。所以,大凡听过我的课的学员们,对我的评价谈得最多的就是思想锋芒、 “ 感动 ” 和 “ * ” ;有些素不相识的外地老师甚至因此而把我看成是知音,向我倾诉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所思所想。当然,也有对我的这种 “ 情不自禁 ” 的教学风格表示不屑和不解的,在他们看来,一个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人了,何必还这么 “ 较真儿 ” 投入和易动感情呢?
其实,我自己也并没有想刻意地去 “ 煽情 ” ,也许,这种在课堂上不能自已的*,应当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使然吧?
教师不能泯灭自己对职业的生命*,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还应当保持一种始终如一的自我反思意识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我国著名教育学者蒋国华先生几天前刚刚发表的《中国教育改革的 “ 眉睫 ” 三问》一文中的一段犀利的质问: “ 为何我国教育界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的批评,仿佛采取一种视而不见或不予理睬的态度? ” 他举例说, “ 比如,在 1999 年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后不久召开的*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总理的朱 ? 基同志曾严肃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文献研究表明,面对朱总理的批评,我国教育界非但没有半点自我批评,反而只当没有听见而继续宣扬 ‘ 我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一流的 ' 奇谈怪论。更为严重的是,当党*把 ‘ 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 ' 的现状,写进了庄严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之后,在我国教育界依然未见有什么积极的、带点自我批评的文章或讲话。恰恰相反,教育界 ( 包括教育部门的* ) 倒流传起了什么 ‘ 我国的教育,自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下在世界上比较是无可挑剔的 ' 之类的大话 ” 。我以为,蒋国华先生的这番话颇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他一下子切中了时下我们的教育界还少有自我反思意识的 “ 功利化 ” 现状。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时至今日,还仍有不少的老师坚持认为,只要通过所谓强化训练使学生在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中拿到高分,就说明自己的教学是成功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现状的麻木和自我陶醉,只能衍生一种浓浓的不思进取的意识。而这,对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的未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由是而言,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生命*的教师,必然又应当是一个知难而进,锐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30 16:24
就照他们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