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2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3 23: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59
一、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原因:
1、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法国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四、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五、英国资产阶级*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推翻了封建君主*,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六、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1、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声
2、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3、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4、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七、1776年7月4日,*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八、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也起了推动作用。
九、法国资产阶级*的意义
法国大*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十、法国大*期间颁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十一、工业*的影响
1、工业*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十二、工业*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十三、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四、为人所占有而做奴隶的人都应有那时(指1863年元旦)以后永获自由
1、这一文件名称、颁布时间、颁布者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林肯
2、该文件颁布的作用
扭转了战局,有利于美国的统一。
十五、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者在这个*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将是整个世界
1、这个名言出自于什么文件、发表于何时。
《*党宣言》、1848年
2、这个文件是谁起草的,为哪个组织起草的。
马克思、恩格斯;*主义者同盟
3、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六、*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2、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3、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购买。
评价: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七、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意义、启示
内容:
1、*上,废藩置县,加强*集权。
2、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评价:
1、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2、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但强大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启示:
1、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
2、提倡科教兴国,发展教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4:00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4:00
2021年中考历史终极背诵资料
模块一:知识整理
*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
1.中国古代早期*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形成*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 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对外贸易的“海禁”*和“闭关锁国”*,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严格*对外贸易,*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的*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的*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 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经济、思想 近代中国
11.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方式: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危害
①*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12.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性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纲领以指导其*。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1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
(2) 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
(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
(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15.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放宽“民间设厂”的*;辛亥*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四个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侵略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国民*的*。
(3)五个发展阶段:
“春”:甲午战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
“夏”:1927~1936年国民*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
“秋”: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
“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新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4)分布结构:
“弓箭”结构——主要分布在自然经济解体程度比较高的沿江、沿海地区。
(5)两个影响:
一是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是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思想进步和民主*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6)三个障碍: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其中,最主要的障碍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
16.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一条主线:
随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变化而变迁。
(2)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变迁;
二是生活风俗习惯的变化。
(3)三大因素影响:
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
二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近代物质生活和风俗的变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是维新思潮、辛亥*、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运动的推动。
(4)四大表现:
一是社会物质生活方面,即服饰、饮食、住宅的变化;
二是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即婚丧嫁娶、社会礼仪的变化;
三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变化;
四是大众传媒的变化。
(5)结论: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伴随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会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变化的,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7.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认识
一个主题: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两个特点: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不断深入,逐渐突破封建思想束缚,中国人思想不断得到解放;先进理论在*实践中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
三个层面: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文化层次。
*、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现代中国
18. 对中国现代*建设的认识
(1)两种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两个机构: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部*:《共同纲领》和1954年*。
(4)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基础。
②*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指导思想,*协商是主要形式,*协商会议是基本组织形式。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
④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改革开放新时期出现,直接民选,落实“依法治国”方针。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和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 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
孙中山、*、*。
(3)三大理论:
三民主义、*思想、*理论。
*、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 世界古代
22. 雅典民主*的特点
(1)从*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 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
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
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经济、科技思想文化 近代西方
24. 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十月*。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 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 “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
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经济、思想文化 现代世界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调整
(1)*十月*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主义*、新经济*、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
(2)随着第二次工业*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的宏观*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
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
世界*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
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模块二 高频历史开放性设问及答题模板
一、大国崛起
1.常考设问:对大国发展/崛起的认识
2.答案模板: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2)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3)善于学习外国的长处和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等。
二、中日关系
1.常考设问:中日双方妥善处理两国关系、为中日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答案模板:
(1)总体做法(建议、启示、看法)
①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对未来;
② 加强交流,增进互信;
③ 睦邻友好,合作共赢。
(2)日本方面:应正视历史问题,积极、主动、妥善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不要做伤害中国
人民情感的事,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3)中国方面: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加强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努力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
三、中美关系
1.常考设问:发展中美两国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建议
2.答案模板:
(1)求同存异、增强*互信;
(2)促进经济合作与共赢、加强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事务合作;
(3)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珍惜和平发展机遇期。
四、三次科技*
1.常考设问:科技*带来的影响和认识
2.答案模板:
(1)积极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2)消极影响:环境污染,交通拥挤,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消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
1.常考设问:对外交往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2.答案模板:
(1)开放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2)独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4)维护国家安定和统一是外交发展的保障;
(5)外交*要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六、民族复兴
1.常考设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答案模板:
(1)坚持中国*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3)青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为发展贡献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4:01
1、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是什么?
答:男子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女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在经济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首领都是男性。男子开始支配社会。
2、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
答:大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有利于农耕,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河谷地带物产丰富,鱼类资源丰富,便于渔猎事业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是继郑和下西洋之后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重要作用。
4、什么叫文艺复兴?它有何作用?
答: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者借助与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展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5、英国资产阶级*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它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的新时代。
6、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J美洲的*运动。
7、法国大*的意义: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国大*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它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及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