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姓的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6:3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18
一、姓氏源流
海(H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之子禺阳被封为东海之神,其孙禺强又被封为北海之神,他们的后代以海神为荣,将“海”作为姓氏,称为海氏。
2、出自春秋时卫国大臣春,指海为氏。据《万姓统谱》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代,卫国君主卫灵公有大臣名春,他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称作海春,他的后人因之而为海姓,称海氏。
3、出自回族中有海姓。回族中的海姓,主要源自经名首音。如元代的“海鲁丁后裔姓海”。据《回教民族说》载,在中国,回族海姓大族当数海南海氏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琼山(今属海南省海口)左所。海氏先祖多从军行伍,海答尔落籍琼山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家。著名*家海瑞便是海氏第五世后裔。在明代,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海南海氏回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也有海姓回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家,为明末*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九世。今海家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石碑。在甘肃和新疆亦有一少部分海姓,这部分海姓源自元朝时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经名译音,与其海南和中原地区的海姓不同源。海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北和山东等地。
得姓始祖:海春。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海氏后人奉海春为海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海姓在*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目前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也有不少海氏的族人,分布极广。海姓望居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西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汉朝时改为鲁国)。
三、历史名人
海鹏:唐代学者,著作有《草经》一卷而为人所知。
海顺:唐朝时期的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纯洁,著有《三不为篇》。
海瑞:明代右都御史,字汝贤(1514-1587),一字应麟,号刚峰,广东(今海南省)琼山人,回族。任淳安知县的时候,他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法”,颇有政绩。因为对权贵没有给好处,后来被降为兴国判官。后来又因为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他准备上书陈述当时社会和朝廷*的弊端,他知道他的直言坦白的上书会激怒世宗,于是在上书之前就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和他的妻子诀别,等待着朝廷的怪罪。他上书后,皇帝果然很愤怒,把他投进监狱,定他为死罪。不久以后,世宗死去。穆宗即位,海瑞于是得以出狱。任应天巡抚,推行“一条鞭法”,因受张居正、高拱排挤,谢病而归。张居正死后,擢南京吏部右侍郎,继迁右都御史15年。后来卒于南京右都御史的职位上,谥号忠介,曾平反一些冤案。因而民间有许多关于海瑞的传说。著作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等。
海宁:清朝工部主事,累迁浙江巡抚,曾经到温州捉拿海盗,途中生病而死。
海源善:明洪武年间任安化知县,勤于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吓唬一下,使人知道惭愧而已。受到百姓敬爱。
海兰察:清朝的大臣,乾隆时期征伐西域,征复台湾,被封为一等超勇公,逝世后被谥为武壮。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齐郡:西汉初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今曲阜),汉鲁县,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及江苏省北部地区。西汉时改为鲁国。
2、堂号(缺)
============================================================
【海姓宗祠通用对联】
〖海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熟鞭知愧;
国法惩贪。
——李文郑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人海源善,洪武年间任安化知县,勤于政事。用熟皮制作一根鞭子,遇到犯法的人,吓唬一下,使人知道惭愧而已。受到百姓的敬爱。下联典指明代广东琼山人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回族。嘉靖年间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徭,后任户部主事,因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而入狱,世宗死后被释放。隆庆年间官应天巡抚,疏浚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因受宰相张居正、高拱排挤,罢官闲居十六年。万历年间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极力主张严惩贪污。著作有《海瑞集》。
-----------------------------------------------------------------
〖海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功封一等勇;
道行三不为。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大臣海兰察,乾隆时从征西域,复征台湾,封一等超勇公,卒谥武壮。下联典指唐代高僧海顺,道行以纯洁闻,有《三不为篇》。
备忘传万古;
草经焕千秋。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右都御史海瑞,字汝贤,一字应麟,号刚峰,琼山人。回族。任淳安知县时,抑权豪,清丈地亩,均赋徭,行“一条鞭法”,有政绩。因供给权贵不厚,谪为兴国判官。后擢户部主事,上疏陈时政之弊。他知疏上必触世宗怒,故预购一棺,诀其妻子,等罪于朝。疏入,帝果大怒,逮狱论死。示几,世宗死。穆宗即位,方出狱。后卒于南京右都御史任上,有《备忘集》、《元佑党人碑考》等。下联典指唐代学者海鹏,撰有《草经》一卷。
-----------------------------------------------------------------
〖海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海瑞为民不怕死;
工部擒贼岂图名。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右都御史海瑞事典。下联典指清代工部主事海宁,累官浙江巡抚,赴温州督擒海盗,道病卒,谥勤毅。
大理卿毕生忠介;
慈光寺诗思清新。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海瑞曾官大理卿,卒谥忠介。下联典指唐·海印居四川慈光寺中,善吟咏。
每逢好友如对月;
水到晴时胜看花。
——佚名撰海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海姓之“海”字的析字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18
姓氏源流
海(Hǎi)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以神话传说封神之职为氏。相传黄帝之子禺阳被封为东海之神,其孙禺强又被封为北海之神,他们的后代以海神为荣,将“海”作为姓氏,称为海氏。
2、出自春秋时卫国大臣春,指海为氏。据《万姓统谱》载:“卫灵公臣海春之后,盖指海为氏焉。”春秋时代,卫国君主卫灵公有大臣名春,他居住在海边,指海给自己起名,称作海春,他的后人因之而为海姓,称海氏。
3、出自回族中有海姓。回族中的海姓,主要源自经名首音。如元代的“海鲁丁后裔姓海”。据《回教民族说》载,在中国,回族海姓大族当数海南海氏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琼山(今属海南省海口)左所。海氏先祖多从军行武,海答尔落籍琼山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家。著名*家海瑞便是海氏第五世后裔。在明代,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海南海氏回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也有海姓回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家,为明末*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九世。今海家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石碑。在甘肃和新疆亦有一少部分海姓,这部分海姓源自元朝时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经名译音,与其海南和中原地区的海姓不同源。海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北和山东等地。
得姓始祖:海春。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海氏后人奉海春为海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缺)海姓在*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海姓始祖,是春秋时代卫灵公的大臣海春,得姓的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是我国的众多古老姓氏之一。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海姓是卫灵公的大臣海春的后代,他指海为姓,望族出于薛郡。秦汉之后,族人都集中于薛郡。目前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也有不少海氏的族人,分布极广。海姓望居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就是现在的山东省西南部及江苏省北部地区。汉朝时改为鲁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19
海姓起源
海
一 姓氏源流
海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卫国灵公姬元的大臣海春的后代。
海春,原名春,本来是齐国人,居住在海岸,于是以海为姓,以海春
做为自己的名字。他的后代世世相传,于是产生了海这个姓。
二 迁徙分布
海姓望族居住在薛郡(今天的山东境内)。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临淄
县一带。
2 薛郡: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设置,治所在鲁县,也
就是今天的山东省南部一带。汉朝时改为鲁国。
堂号:
无。
四 历史名人
1 海瑞:明代右都御史,字汝贤,一字应麟,号刚峰,回族。任
淳安知县的时候,他抑制豪权,清丈土地,平均徭税,施行“一条鞭
法”,颇有政绩。因为对权贵没有给好处,后来被降为兴国判官。后
来又因为政绩突出,擢升为户部主事,他准备上书陈述当时社会和朝
廷*的弊端,他知道他的直言坦白的上书会激怒世宗,于是在上书
之前就自己买好了一口棺材,和他的妻子诀别,等待着朝廷的怪罪。
他上书后,皇帝果然很愤怒,把他投进监狱,定他为死罪。不久以后
,世宗死去。穆宗即位,海瑞于是得以出狱。后来卒于南京右都御史
的职位上,著作有《备忘录》、《元佑党人碑考》。
2 海鹏:唐代学者,著作有《草经》一卷。
3 海顺:唐朝时期的高僧,他的道行非常纯洁,著有《三不为篇》。
4 海兰察:清朝的大臣,乾隆时期征伐西域,征复台湾,被封为
一等超勇公,逝世后被谥为武壮。
5 海宁:清朝工部主事,累迁浙江巡抚,曾经到温州捉拿海盗,
途中生病而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20
一般原来蒙古姓氏姓“海拉苏”和“海勒图德”的改为了汉族“ 海”姓。
蒙古姓氏 --- 改用的汉与姓氏
乞颜 齐、祁、陈、秦
纳古斯 那
肖德 肖
客烈亦惕 和、何
孛尔只斤 鲍、包、宝、博、奇、罗、波
汪古惕 汪、王
弘吉喇惕 洪
帖良古惕 铁、车
兀良哈 乌、吴、于、魏
满楚古得 满
杜尔伯特 杜、司
和硕特 和
郭尔罗斯 郭、高、何
呼和淖如得 和
伊斯得 伊
夏日高勒 夏、黄、何
梅日根哈拉 梅
闫忽德 闫 门
泰亦赤兀惕 戴
胡勒目斯 胡
杜格庆 杜
海那赫 海、毕
周尔那德 周
华努特 华
敖勒高努德 敖、赵、王
白如徳 白
海勒图德 海
赖哈图德 赖、赵
李莫斯日 李
都如德 杜 霍
亦日呼德 伊
朱勒豁得 朱、周、康
兀济叶惕 武、吴
乌珠穆沁 乌、武
巴尔虎 巴 胡
召蒙岱 赵
克什克腾 和、何
木斯臣 穆
宝勒格沁 暴
席热臣 席
包日罕特 包
台本 邰、伍
通事纳尔 佟
唐古特 唐、夏、项
夏那日 夏、项
朱理真 朱
忽思慧 忽、胡
泰亦什 师
呼和绍布 和、付
海拉苏 海、俞
萨都喇 萨
扎喇亦尔 赵、季
毛忽来 牟、何、李
蔑尔乞德 穆
撒勒只兀惕 蔡、马
塔塔尔 戴、谭、白、王
巴雅兀惕 白、富
席勒特德 邢
永谢布 云、荣、永
翁高德 敖
瓜勒给亚 关
楚勒呼德 褚、邱、陈
森吉德 沈
察哈尔 常、张、白
努图格沁 欧
强科勒 乔
宫固如徳 孔、宫
锡勒朱徳 谢、邢
索很 宋
达日呼德 戴
楚兀日出德 常
朝鲁图德 乔、晁、曹、石
斡恩真 温
速勒吉德 孙
杭锦 康、韩
昂沁 安
宰桑 翟
亦鲁特 尹
扎兰努德 张
哈日努特 韩、哈
莫勒图特 孟
布忽纳惕 全
巴鲁喇斯 胡
斡罗纳尔 多
那牙勤 关
土默特 万
土尔扈特 段
哈达努德 冯
埃日德 金
斡亦喇惕 林、刘、张
朱嘎沁 钱
准噶尔 左、朱
温德日格庆 高
达郎古德 梁
俄格德格 宁
呼勒都古德 董、胡
都仍太本 满
努克楚德 姚
尼格斯尔 伊
浩齐特 陈
杭席古德 贾
哈荣古德 罗
纪勒格勒德 藤
呼热特 袁
陶日根席日 段、黄
阿都沁 马
兀和日沁 牛
陶高沁 郭
豁尼沁 杨、霍
哈日玛赤 谢
塔日阿沁 田
兀纳嘎沁 鞠
博斯沁 卜、戴
特木日沁 铁
陶格沁 齐
珠勒沁 邓
瑙木沁 弓、宫
扎格斯沁 于
萨日塔兀勒 越、岳
明安 千、钱
兀苏德 徐
巴克西纳尔 师
沙毕纳尔 苗
席日努德 黄、金
宝古 鹿
阿拉图德 金
辉特 冷
嘎勒楚德 霍
尼出古惕 白、倪
兀亦桑 周、魏、吴
忙忽惕 何、贺、马鄂、乌
布里牙特 甫、全
敖汉 白
亦赫君 孟
固兀日 白、顾
朱日其德 康
俄勒特德 胡、白
嘎察古特 李、甘
翁牛特 高、包、敖
喀喇沁 乌、韩
扎勒楚特 陶、秦
斡鲁徳 王、单
卧特日古斯 金
毕德兀德 狄
何勒楚德 宦
格根托如勒 刘
宁嘎德 王、宁
哈吉古特 柴
俄勒斯特 梅
嘎树努德 赵
哈布哈沁 陈
失宝赤 宫、龚
希日木德 岳、铁
囊嘉 王、南
塔布囊 乌、吴
阿巴嘎纳尔 安、岳
宝日努德 吴
沙吉盖 潘
巴亦拉葛赤 边
敖陶格图 林、丁
朋友,我知道你求知心切,可是你能追加300分吗?
参考资料:http://tieba.baidu.com/f?kz=166881731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20
海 回族中的海姓,主要源自经名首音。如元代的“海鲁丁后裔姓海”。(《回教民族说》)在中国,回族海姓大族当数海南海氏家族。海南海氏回族,其先祖海答儿,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落籍琼山(今属海南海口)左所。海氏先祖多从军行武,海答尔落籍琼山后,全族弃武从文,杰出文人学士辈出,且多为*家。著名*家海瑞便是海氏第五世后裔。在明代,仅琼山海氏一支,就有举人、进士八人。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海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为海内鼎族”。但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歧视*,海南海氏回族家族大多已分散流失。在西北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也有海姓回族一百多户。这一支海家,为明末*教经师海东阳之后,现已传至第九世。今海家老坟上还有为纪念海大师,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石碑。在甘肃和新疆亦有一少部分海姓,这部分海姓源自元朝时屯戍垦边的“西域亲军”和“探马赤军”经名译音,与其海南和中原地区的海姓不同源。海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北和山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