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施效颦”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5:0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0:56
【解
释】
邯郸:地名,在河北省;步:步伐。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长处失去了。
【出
处】
庄周《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示
例】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盛希瑗道:'是~,失其故步幺?'”
【近义词】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寿陵失步
【反义词】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择善而从
【典
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提
示】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果象燕国寿陵人那样,盲目鄙薄自己,一味崇拜别人,生搬硬套,亦步亦趋,结果必然是人家的优点没学来,自己的长处却丢光了。
【原
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①,曾未得其仿佛②,又复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归耳④。——《汉书》
[注释]
①昔(xī)——从前,过去。步——行走,走路。邯郸(hándān)——
战国时赵国国都。
②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仿佛——大略、大概。
③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
④匍匐(púfú)——爬行。
本成语的家族:
1、孪生兄弟(另一说):学步邯郸。例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要从我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千万别学步邯郸。
2、近义词:东施效颦、鹦鹉学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0:57
1、邯郸学步 2、画虎类犬 3、照猫画虎 4、鹦鹉学舌 5、亦步亦趋
1、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 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例 句
1. 不管学什么,都不能~,生搬硬套。
2、画虎类犬 [ huà hǔ lèi quǎn ]
类:像。画老虎不成,却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出 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端福不甚聪明;恐画虎类犬。”
例 句
要想学到人家的好处,必须仔细研究、揣摩,好的极力学习,不好的情愿割爱,免得闹出东施效颦,~的笑话来。
3、照猫画虎 [ zhào māo huà hǔ ]
4、鹦鹉学舌 [ yīng wǔ xué shé ]
5、亦步亦趋 [ yì bù yì qū ]
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出 处
《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9 00:57
1.【成语】:
邯郸学步
【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解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出处】:
《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举例造句】:
半臂添寒尚书醉,屏后金钗楚楚,齐俯首邯郸学步。
2.【成语】:
鹦鹉学舌
【拼音】:
yīng
wǔ
xué
shé
【解释】:
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举例造句】:
领导说什么,他就说什么,简直是鹦鹉学舌。
3.【成语】:
拾人牙慧
【拼音】:
shí
rén
yá
huì
【解释】: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举例造句】: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4.【成语】:
照猫画虎
【拼音】:
zhào
māo
huà
hǔ
【解释】: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举例造句】:
至于搞工业,还得照猫画虎地跟人家学。
5.【成语】:
生搬硬套
【拼音】:
shēng
bān
yìng
tào
【解释】:
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诵了几篇祭文,背得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题目是祝寿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头不对马嘴。”
【举例造句】:
学习不是生搬硬套,生活中的语言也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需要提炼。
6.【成语】:
囫囵吞枣
【拼音】:
hú
lún
tūn
zǎo
【解释】: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举例造句】:
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