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8:1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52
主要是指防备敌人侵略,包括苏修、美帝、*发动派以及一切*力量采取和阴谋采取的对华侵略、渗透、*活动。详见以下材料: “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起,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恶化,中苏边境出现了紧张局势,昔日的老大哥变成了“亡我之心不死”的“苏修”;印度*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中印边境东、西两段同时向我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挑衅;侵略我国长达8年的日本,还未同我国恢复正常邦交。而此时,美国在朝鲜战场遭到失败后,又发动了侵略越南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我国的南大门外,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在此以前,美国还多方支持*武装特务窜扰我东南沿海地区,妄图建立大规模进犯*的“游击走廊”;而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也企图利用*的暂时困难“**”。这一系列严峻的事实,使得中国领导人不能不把*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不能不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和战备工作。在1964年5月至6月的**北京工作会议上,*把国防看作是与农业并列的“一个拳头”。他从存在新的世界战争的严重危险的估计出发,提出在原子战争时期,没有强大、稳固的后方不行。据此,他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的战略布局,下决心搞好“三线”建设。 1965年6月16日,*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三五”计划初步设想的汇报后指示说:计划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是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根据*的指示,国家计委又对“三五”计划的投资项目和主要生产指标进行了调整,于7月21日向*作了汇报。汇报中提出:“三五”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备战计划,要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 8月23日,周恩来在*第158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说:“*要我们注意三句话,注意战争,注意灾荒,注意一切为人民。这三句话,我把它合在一起顺嘴点,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的最早提出。 1966年3月12日,*在关于各省发展农业机械化问题给刘少奇的信中,对“备战、备荒、为人民”这一战略口号做了具体解释:“第一是备战,人民和军队总得先有饭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则虽有*炮,无所用之。第二是备荒,遇了荒年,地方无粮棉油等储蓄,仰赖外省接济,总不是长久之计。一遇战争,困难更大。而局部地区的荒年,无论哪一个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几个省合起来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国家积累不可太多,要为一部分人至今口粮还不够吃、衣被甚少着想;再则要为全体人民分散储备以为备战备荒之用着想;三则更加要为地方积累资金用之于扩大再生产着想。”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备战也好,备荒也好,一切都是为了人民。1967年4月,“备战、备荒、为人民”作为“毛*语录”在全国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23:52
毛*的话对我们永远都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