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02 15: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04:00
私以为:这件事情的关键取决于人的社会性和安全感。以下回答基于陌生人取值不是让人明显厌恶或喜爱的“普通人”状态。对于外人、陌生人,我们潜意识里面存在着:这个人对我有一定的威胁性,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攻击威胁,而且在社会性合作上,我们以后如有合作可能,那么我现在的态度将会对我合作的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另外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在意他人看待自己的态度,事实上也是希望自己成为“合群”的人,不仅仅因为我可以通过这次被我善待的人在社会上得到一定的友善声望,而是作为一种社交惯性,让我们对每一个新认识的人表现出自己的友善、合作可能性,这是对“生人”这个群体,而非对某一个具体的陌生人的。而对于家人,我们少了一份担心,潜意识里面,家人不会抛弃我们,所以我们对待家人的态度更随意,更诚实。家人把我们少了很多社交技巧的沟通方式和外人对他们相对更热情的态度相比较,就会得出我们对他们不如对外人好的结论。而且,好、坏都是比较形容词,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家人反而不如外人友善,是家人首先察觉并提出异议,继而自己进行反思并给予肯定的比较过程。但是,家人这一评价主体必然是基于自己“家人”的身份做出的评价,模拟家人思维如下:我作为家人,理应被更多关怀,更礼貌,更多地被换位思考,更多地被体谅。但是你的诚实使得你做的显得不够好。这时候我看到你对外人好,我觉得你放弃了应该首先去体谅尊重的家人,把关心给了外人,这是一种让家人很不平衡,很没安全感的做法。所以家人会首先做出:你对我没有外人好,这样的评判。而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对家人比较诚实,没用社交技巧,对家人相对更关心,所以基于愧疚和反思,也会赞同这个观点。基于社会性、安全感、比较,以上推测就是这个观点实际成立在人们心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