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8:5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7
我也读过莫言的部分作品,读完后的第一感觉是恶心。他的笔下,几乎没有美好的事物。换句话说,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他都用他那特有的猪粪般的形容词把它涂抹一番。在他笔下,中国的历史没有美,中国的现实也没有美,有的只有鼻涕、哈喇子、屎尿、眼屎等分泌物装点的世界。人性的恶覆盖了中国的乡村,善只能苦苦挣扎、哀求,像粪水里的蛆。这样的世界正契合自以为是西方普世价值的代言人诺贝尔奖的评委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于是他们咧着嘴笑了,为自己的英明神武。他们说“你看,我说的不错吧?他们自己的作家都这么说,那是一个充满*、臭气熏天的世界。你看这个作家描写的多么生动,每个人物、每只动物甚至每片腐烂的树叶都描写的那么生动。我们可以给他发个大大的奖章”于是,中国第一个诺奖得主诞生了!于是评委们觉得中国人一定会漫天鼻涕飞舞,哈喇子横流地庆祝这个伟大的时刻。殊不知,中国人异常冷静,不愤不怒,不卑不亢。既尊重诺奖评委们和作者莫言,又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这种大气和大度正说明中国人的成熟——做好自己的事,到我们足够强大的那一天,中国人一定会气定神闲地欣赏这些颁奖词是那么的可笑、可叹、可悲,欣赏那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上的先生们成为莫言笔下那些“美好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7
文学要深入人心,给人以精神享受。真正好的作品,都是极大地震动了人心的作品。莫言的作品,故事性强,节奏感快,语言鲜明,很能给人以读小说的享受。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莫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有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道理。文学是精神产品,是最不可复制性的,只有独具特色才吸引人,才立得住。 文学作品的创新,除了方法,内容上也应该创新;多点尝试,也未必不可。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是名至实归。当然,无论世界上有多大的家,只要是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都会抚掌欢呼。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的评价就一个字,外加一个标点符号: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8
没看过他的作品!不过我相信世界上所有好的作品都是在描写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表达一些积极进取的精神!古今中外,只要是流传下来的作品,十有*都是这样的思想主题!看了很多网友对他作品的评价描述!如果仅仅是为了丑化一个地区文化而写!没有一个积极健康的主题!这样的作品也许会昙花一现!绝不能称为佳作!如果说描述*、*题材,应该无人能及古龙!一生写尽淫秽!如果刻画改革开放时代的农村生活,应该很多作家也是有很多好的作品!本人对小说不太感兴趣!对散文比较喜欢!虽说,当时刚刚成立,国家动荡不安,很多写实作品,其中心思想还是积极向上!国外的著名散文集也经常接触!刻画的也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学巨著是刻画一个民族的丑陋不堪!有些作品刻画人物行为鄙陋!但是最后中心思想还是向好!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8
说实话,莫言在中国并非一个十分大众的作家。甚至直到201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许多人才第一次听说了“莫言”这个名字。人们这才跟风拿他的作品来读,一看不对味,把自己的丑全揭开了。于是就破口骂娘。我在大学期间在看过电影《红高粱》之后,读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对莫言作品中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有了一些认识,后来又陆续读了《檀香刑》、《蛙》、《生死疲劳》。才发现,好个莫言,真是太狡猾,太聪明了。那些骂他名字的人,岂不知你们的灵魂都在被他看的一览无余,在作品中骂个透亮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29
当然,读莫言的书,是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不说《檀香刑》中的凌迟和捅菊花的酷刑;也不说《生死疲劳》中的六道轮回;单是《蛙》中的人物名字,就够读者喝一壶的了。曾经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读《蛙》,读了开头就读不下去了。为什么呢?首先,蛙,听着就有种莫名的害怕和恶心;其次,那些人名,什么陈耳陈眉,王肝王胆,各种器官内脏,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还怎么读的下去?其实,这是莫言所独具的语言风格。他的语言是很有几分奇诡的,这和他张狂恣肆的想象力很符合,也和他磅礴的文风相得益彰。不过这样的语言风格,在他后期所写的《蛙》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克制。而且,在最新发表的短篇《故乡人事》、《等待摩西》,《诗人金希普》等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语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变得朴素、准确、简洁,可以说是返璞归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