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学医记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pdf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1 18: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2:42
名医是怎样炼成的
痴迷中医的“幸运少年” 一个人,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是幸运的;而更幸运的是,这份职业又正是自己的天赋所在。连建伟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人。
1996年,中学毕业的连建伟由于当时的社会原因,没能继续读书。就在这个无事可做的时期,他的一位叔公建议他学习中医,并送给他《药性赋》和《药性歌括四百味》两本书。
没想到,正是这位叔公和这两本医书,引领连建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校期间培养出的扎实的语文功底,使陈建伟读起晦涩难懂的古医书时游刃有余,乐趣无穷。
看到连建伟对中医有如此天赋,这位叔公便将自己珍藏的所有中医书籍都送给了他,其中包括整套的中医院校教材,这使虽然没有进行过在校中医学习的连建伟具备了较为系统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少年时期的连建伟,沉浸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研读。连建伟主动找到当地的名中医,站在他们旁边看如何给病人诊治。这种半天读书、半天看诊的日子,连建伟差不多过了三年。
有一次,连建伟的一个邻居因患肺结核吐血不止,早就被疾病折腾得贫困潦倒的邻居再也没钱去县结核医院治病了,于是便想到了学中医的连建伟。
没想到的是,连建伟根据医书上记载的古方,5服药下去就使邻居的病情明显好转,止住了吐血。这是连建伟人生中的第一个病人,而此时他才十六七岁!邻居的病情的好转不仅让连建伟学中医的信心倍增,也让周围的人知道了他“会看病”的消息。
机遇:十年磨一剑
1977年9月的一天,还在嘉兴县卫生院工作的连建伟,鼓起勇气给岳美中先生写了一封信,并附上3篇论文,希望能够得到岳老的指点。很快,连建伟收到了岳美中的亲笔回信。岳老在信中鼓励连建伟好好学习,不要怕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没有用武之地。
岳老希望连建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研究生班学习。这个消息让连建伟倍感振奋,似乎这十余年的中医经典的研读,冥冥之中就是再为这个机会而准备!
1978年10月,连建伟以全国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进了中医研究生班。后在岳美中教授的指点下,连建伟选择了方剂学,成为该院首届方剂学专业研究生,并师从我国中医名家、十九代祖传中医王绵之教授。
“君子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提起已逝世多点的岳美中教授,连建伟深情地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虽然岳美中教授没有亲自带教过我,但我一直都把岳老当成恩师。在北京读书期间,岳老中风住院时,我经常去看望他、照顾他。
岳老在清醒的时候,就给我讲做人的道理、临床经验,我回去之后就把他讲过的话记下来。连建伟教授说,岳老曾经在病床上为他取了一个“字”——“乾乾”。因为《易经》中的第一卦就是乾卦,里面说“君子终日乾乾”。“乾乾”的意思就是不泄气,不断学习,自强不息。
这是岳老的连建伟的期望。岳美中教授带给连建伟最深刻的教诲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医生。他一直都记得岳老的那副对联:“治心何日忘我,操术随时可误人。”意思是说,做人要治理好自己的心,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把心放在病人身上;要时刻警醒自己,操持医术随时可以误人性命。
在跟随王绵之教授学习方剂学的日子里,连建伟学到了许多临床诊疗知识。王教授的的严格要求使连建伟在以前自学的基础上,中医知识不断系统化、规范化。
名师的指点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为连建伟铺设了成才之路。
博采众长,“师古”而不“泥古” 连建伟教授以纯粹的中医望、闻、问、切的基本方法对病人进行辩证论治,用药精妙,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许多疑难疾病仅服用数服中药便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对于自己高超的医术,他谦虚地归功于古代的名医:“我用的好多方子就是一两千年前的记载的,是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连建伟教授称得上是传统中医的虔诚“教徒”,他坚持认为中医应该按照其自身规律和特色发展,不能被“西医”左右,更不能以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他说:“西医注重诊断,对急诊的治疗效果明显;而中医多从治本入手,治疗较彻底,对疑难杂症较为拿手。
中医、西医各有所长。我们学中医的要在继承和发扬好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引入合适的现代技术,让中医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铺轨’到国际上去。”
从事方剂学研究的连建伟教授认为,对古人的方子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必须通过临证去体会,把握其应用。在用古方时不是用“死方”去治“活病”,而是可以数方加减,灵活应用,这样还可以创制出新方。
中医方剂的真正价值在于其疗效,只有通过临床实践才能理解方剂及其疗效,疗效是检验方剂价值的唯一标准。他说:“汉代《伤寒论》中有113个处方、《金匮要略》中有262个处方。
迄今保存的自古以来有方名记载的方剂就达6万余首,虽有药物组成又无方名的也有6万余首,这多达12万余首的方剂若能得到继承加以创新,必将大大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医疗要坚持公益性,崇尚医德 医生一定要注意道德修养,学习古人“但愿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