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9: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53
目前,民众能够更广泛地享有金融服务,账户和银行卡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运用,使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不断提升。
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金融机构通过设立网点、布设机具、设置便民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多种手段,创新覆盖方式。
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供给持续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降本、控险平衡发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不断加大,金融脱贫攻坚精准发力,各项服务可得性进一步提升。
金融服务广泛性和便利性不断提升
账户和银行卡的普及是民众获得金融服务、消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目前我国人均拥有的银行账户数量和持卡量均处于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
根据中国中国人民银行数据,2013-2019年上半年,我国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量及银行卡人均持卡量不断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人均拥有7.6个银行账户、持有5.7张银行卡,较2014年末分别提高60%和50%。
物理可得性是普惠金融的关键要素之一,物理机具的广泛布设为民众获得便捷的金融服务打下了基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发布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我国每10万人拥有ATM机79台,显著高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的63台;我国每10万人拥有POS机2356台,较2014年末实现翻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降低了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显著增强了民众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全国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达到82.9%。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及银行机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最为迅速;2019年上半年,银行金融机构移动支付434.24亿笔,金额166.08万亿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是金融服务覆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金融供给、需求结构不平衡问题在区域层面的表现。除设施机构网点外,部分地区借助电子机具等终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便民服务点、流动服务站、助农取款服务点等代理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
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为95.65%;行政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99.20%,比2014年末提高8.10个百分点;全国乡镇保险服务覆盖率为95.47%;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已达82.30万个,多数地区已经基本实现村村有服务。
农村地区电子支付进一步推广。2019年上半年,农村地区发生网银支付业务63.54亿笔,金额74.27万亿元;发生移动支付业务47.35亿笔,金额31.17万亿元;银行机构办理农村电商支付业务3.57亿笔,金额4030.33亿元;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发生支付业务(含取款、汇款、代理缴费)2.14亿笔,金额1813.25亿元。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降本增量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增量、扩面、降本、控险平衡发展。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63万亿元,其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14.2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7.14个百分点。
有贷款余额户数1988.31万户,较2019年初增加265.08万户。2019年上半年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6.82%,较2018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58个百分点。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3.75%,较2019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
注:2017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未披露。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扩大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34.24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9.86万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6.10万亿元,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7.80%,较2019年年初增长8.2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1个百分点。
2019年上半年,全国农业保险为1.17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约2.57万亿元,为1500.52万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03.09亿元。
注:2017年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未披露。
金融脱贫攻坚精准发力
截至2019年6月末,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834.15亿元,余额2287.57亿元;累计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960.14万户,余额户数566.62万户。
扶贫开发项目贷款余额4274.04亿元。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余额17365.89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1274.27亿元,增速7.92%。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5万人次脱贫发展。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行业授信策略分析报告》、《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