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2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6:00
心脑血管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若不采取积极的防范治疗措施,患者寿命将比平均寿命减少20~30年。要避免高胆固醇、高血黏度、高甘油三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关键在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对此我国著名心脑血管疾病专家洪昭光将之归纳为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此时更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因为乍寒,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院副主任医师钱杰指出,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业已知晓,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饮食调养在防治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溢血、脑栓塞等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荤素菜合理搭配,新鲜蔬菜为主,少吃多餐,五味调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调养会是大有裨益的。 一、荤素菜合理搭配,以新鲜蔬菜为主 膳食中的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脑、猪肝、皮蛋、鱼子、蟹黄、鱿鱼、奶油等,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量摄入会导致血胆固醇增加,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植物性油脂含有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有数据提示,通过严格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总量,降低饱和脂肪比例,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成分,可使血清胆固醇降低约10%,甘油三脂降低30%。 新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对冠心患者有益。维生素类物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的含量降低,从而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要指出的是,因为血脂胆固醇高是高血压、冠心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人们便对胆固醇产生了恐惧心理,将许多营养食物排斥于餐桌之外,这是大可不必的。只要做到荦素搭配,适当吃点高胆固醇的食物仍是可以的。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后,不会在体内马上变成血中的胆固醇,需要有一个吸收与合成过程。这一过程中,部分食物胆固醇通过肝脏用于新陈代谢,部分通过肠道排泄出体外。如果合理搭配,增加排泄量,使合成量减少,是能够降低血脂胆固醇浓度的。譬如猪肝,配菜时可以多用一些富有纤维素的蔬菜,可合菠菜、萝卜、芹菜、豆芽、蒜苗等烧炒,这样就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壁对食物胆固醇的吸收,使之排出体外。 故此,心脑血管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荤菜宜少吃,要严格遵守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要求,将每天的动物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20%以内,蔬菜特别是新鲜蔬菜可多食用。 二、少吃多餐,控制好进食量 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多存在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鱼虾、禽类、蛋类、乳类等,植物性食品如豆类及豆制品中含量也很高。脂肪多存在于食用油及肥肉中。碳水化合物多存在于谷类及根茎类蔬菜中。如放纵食欲,进食量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要,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体内,使人发胖,血脂增高,致生动脉硬化。中医格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说的是经常饱食,会损伤胃肠功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还应看到,长期的饮食过量,体内的脂肪过剩,会使血脂增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要根据体重的不同,控制进食量。超体重者一定要减低热量。据推算,50克富强面粉或大米可产生热量175千卡,如果每天食用0.4千克,则可产生热量1400千卡,再加上适量的肉食、豆类制豆、蔬菜等副食,差不多够一天的热量。 谈到控制食量,不能不强调的是,晚餐过饱或进食过迟,特别是在进食高脂肪食物后,会助长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因此,要控制晚餐的进食量,掌握好用餐的时间。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的用餐次数问题。据对不同餐次的人群调查发现,在总热量相等的前提下,每天吃两餐的中老年人有1/3患心血管疾病,每天吃5餐的只有1/5患病。每天就餐次数在3次或3次以下的人群,肥胖病患者占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1.2%,而每天就餐次数在5次或以上的人数中,肥胖病患者占28.8%,胆固醇偏高者占17.9%。据此可知,空腹时间越长,造成体内脂肪积聚的可能性就越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以少吃多餐为好。 三、谨和五味,趋利避害 严格*咸味 研究表明,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与食盐摄入量成正比,高盐饮食者易患高血压。盐的主要成分的是Na+,大量的钠离子进入体内,会影响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增加血管抵抗力,引起高血压,进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许多人喜食多盐食物,烹饪时有意无意会多放盐,为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埋下了隐患。爱斯基摩人和非洲某些国家的人每天食盐量在5克以下,他们的高血压发病率就较低。高血压病患者如果把饮食中的食盐量降至每天3克至5克,血压就会下降。有人介绍与高血压抗争的体会,主题就是*盐的摄入。患者在高血压病情反复难以停药后,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了食盐的摄入量与血压的密切的关系,于是开始严控食盐。三个月后血压逐渐降为正常值,后来坚持严格控盐,血压完全稳定。他将控盐的办法告知其它患者,凡能做到的,血压都会降下来。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的清淡,杜绝嗜咸的不良习惯。 不宜过甜 偏嗜甜食,糖分摄取过多,过剩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造成营养过剩,可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酸苦辛适度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适量的酸味食物,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沉积,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裨益。苦味能开胃,对于缺少食欲的心脑血管病患者有益,食物中的苦瓜、茶叶、杏仁、菊花、白果、桃仁等都属于苦味,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辛味能行,有助于宣畅气机,疏通血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酒属辛味食物,少量饮用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助于减少冠心病的死亡率。但要注意,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其因可能与饮酒促使皮激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有关。故此切忌长期大量饮酒。要特别提出的是,从五味来归纳,烟属于辛味,但它不属于“适度”范围,要戒绝。烟中的尼古丁会使血压升高。据统计,每天吸烟20支以上者患高血压的,比不吸烟的多3倍。吸烟时周围血管急剧收缩,会导致血液不能畅通,加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心肌缺氧,从而使血压升高,心绞痛发作。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5 06:00
洋葱 甘蓝 苹果 豆腐 大蒜 青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