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17:5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6:01
选在午时三刻来执行问斩的原因多多少少是由于古人的封建迷信。古代人敬鬼神,甚至还有很多人信奉为神。而且古代讲究阴气阳气。古代的阴阳学家,皇家乃至老百姓都认为阳气对人是有利的,阴气是对人有害的。而且杀人是一件阴气很重的事情,所以需要用阳气来震煞。而午时三刻就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太阳最过于炽热,并且影子最短。古人便认为这个时候阳气是一天当中最为旺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处决犯人,并不会被犯人身上的阴气所波及,甚至还可以洗除犯人身上的一部分阴气。事实上只有凶杀恶极的犯人才会在午时三刻被处置,午时三刻的阳气盛到可以让犯人在死之后身上的阴气破灭,使犯人无法投胎转世,古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对个人最终的处置。我们不说这一行为是否能够真的实现,单单在午时三刻处决犯人的意义就足够大。除此以外,午时三刻的时候由于阳气最盛,可以很好的压制犯人身上的阴气,这一观点可以从犯人一天当中在这个时候是最萎靡不振的,这个时候斩杀犯人,犯人不会有所反抗,此后对斩首官的报复就不会很重。事实上也有很多犯人并不是在午时三刻的时候被问斩。一些罪恶比较轻的犯人,他们会在被午时问斩,因为因为这个时候他虽然被斩了,但是他身上的阴气并不会立刻散去,这就给了他重新投胎转世的机会,带着很少的阴气去投身转胎,希望他下辈子能够做个好人。
最后就是午时三刻问斩,到后来基本上就是一种惯例,带带的*都信奉这一观点,使得午时三刻问斩被流传了下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6:01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划分为一百刻)。“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换算比较麻烦,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午时”一般约合今天的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作出判决的法官、监斩的*、行刑的刽子手等等和他被处死有关连的人员。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是习惯上“午时三刻”行刑的最主要的原因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16:02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十五分钟到正午)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皇城的午门阳气也最盛,不计时间,所以皇帝令推出午门斩首者,也无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