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11 09: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1 10:45
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56岁时,他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作诗,以“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为背景,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和期待。杜甫以“观”代称自己的弟弟,提及他将前往陕西蓝田县迎娶妻子,随后计划全家迁往江陵(今湖北荆州)。
诗中,“汝”代指杜观,诗人通过鸿雁这一意象,寓言弟弟的行程,暗指杜观即将抵达荆州,这与杜甫之前的诗句“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相呼应。鶺鴒的典故则象征兄弟间的互助与关怀,沙头(湖北沙市)被用来代指江陵,显示了诗人对团聚的期待。
峣关,秦时的险要关隘,杜甫曾忧虑弟弟路途遥远,但弟弟已至江陵,距离缩短,所以诗中说“今虚远”。杜甫提到禹凿三峡的典故,表达自己可以出峡赴江陵,心情安定。朱绂和彩鹢分别代表官服和船只,寓言杜甫即将与家人启程去江陵,而非静待来信。
在春天的黄牛峡,杜甫期待与弟弟共度,表达了兄弟亲情的深厚。秦山与他乡、故国的对比,描绘了杜观为杜甫付出的辛劳,以及杜甫对此的感激。诗中提到的“欢剧”和“如意舞”,展现了兄弟团聚的喜悦与期盼。
杜甫在想象中巡檐索梅,与弟弟共度时光,显示出对未来的乐观。提到的庾信和罗含,寓言了隐士的生活,预示着他们在江陵的未来生活。诗的结尾,诗人期待与弟弟共筑新居,过上隐士般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兄弟情深的珍视。
此诗当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56岁,当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观,杜观。蓝田,今在陕西蓝田县。江陵,今湖北荆州,杜甫当时正考虑想携全家赴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