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4 02: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04 08:43
嘎啦哈,源自满、锡伯、鄂温克等多种民族的语音翻译,蒙语、达语、鄂伦春语等各有不同的名称。满文"图解嘎拉哈"在清代被称为"背式骨",特指兽类后腿膝盖部位的距骨,形状近似四方形,常见于奇蹄和偶蹄动物。不同动物的距骨各有特色,如羊的规整、猪的稍长、牛的粗糙、马的长大。嘎啦哈通常为长方体,有四个面,分别称为"肚儿"、"坑儿"、"驴儿"和"砧儿",其中四个较大的面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各地和民族对它们的叫法各异。
在古代,嘎啦哈在军事战术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模拟演习的棋子,代表不同的军事类别。随着历史的演变,它承载着财富象征和吉祥寓意,甚至发展成占卜工具,不同的面组合象征着不同的福祸。在满、蒙、达等民族中,有"金兀术与嘎拉哈"的故事,还用于祭祀和祈福,如满族婴儿摇车上悬挂的嘎拉哈寓意六畜兴旺。
嘎啦哈游戏在民间广泛流传,尤其是在正月里,姑娘们因习俗*不能做针线活,便在炕上玩起了嘎啦哈。游戏使用的骨头种类多样,有猪、羊、狍子、牛、猫等,现代也有塑料制品。玩法包括弹嘎拉哈和抓嘎拉哈,规则各异,如弹子儿时以掷出相同面的嘎拉哈为胜,抓嘎拉哈则有多种技巧和术语。还有歘嘎拉哈,分大炕上多人玩法和小规模两人或三人玩法,规则涉及累积数字或技巧对决。
最后提到的捉嘎拉哈、猜嘎拉哈和夺嘎拉哈,是群体参与度极高的游戏,通过抛掷和抓取,竞争激烈,获胜者通常为能快速准确抓住嘎拉哈的人。
嘎拉哈是一种流传在中国东北的妇女和儿童的传统游戏,因使用“嘎啦哈”(猪、羊、狍子等动物后腿中间接大腿骨的那块骨头)作为道具而得名。这种游戏在清军入关时由满洲人带到北京地区,目前该游戏仍在上述地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