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2: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6 06:06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快速发展的病理改变,通常由动脉损伤导致的出血引起,血肿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这类血肿发展迅猛,可能数小时内引发脑疝。如果出血来源于静脉,如硬脑膜静脉、板障静脉或静脉窦,症状则相对较缓,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过程。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在枕部较少见,因为该区域的硬膜与枕骨连接较松,且往往伴随静脉性出血。研究表明,硬膜要从颅骨上剥离,至少需要35克的力量。然而,有时骨折线穿过上矢状窦或横窦,会导致在窦上形成的硬膜外血肿,这类血肿扩张多因新的再出血,而非仅由静脉压力引起。
血肿的大小与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血肿越大,症状通常越重。但出血速度对病情的影响同样显著,快速出血的小血肿即使体积小,也可能早期表现出脑压迫症状。相反,出血缓慢的大血肿可能在数天甚至数周后才会表现出颅内压增高。位于半球凸面的急性血肿,会对脑组织施加压力,尤其是颞叶内侧的海马和钩回,会向下推压至小脑幕切迹以下,影响大脑脚、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以及脑桥静脉和岩上窦的回流,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长期存在的硬膜外血肿,通常在6到9天内开始发生机化过程,硬膜周围会有纤维细胞生长并形成薄层肉芽,与硬膜和颅骨形成粘连。小血肿可以完全机化,而大血肿可能会形成囊性病变,内部存储褐色血性液体。
硬脑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在中国1978年全国神经精神科学会上将伤后3h内出现典型颅内血肿症状及体征者定为特急性血肿 以加强此类病人的救治工作,硬膜外血肿呈特急性表现者在各类外伤性血肿中较为多见。硬膜外血肿多为单发,多发者罕见,但可合并其他类型血肿,构成复合型血肿,其中以外伤着力点硬膜外血肿合并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较为常见,脑内血肿少见。硬膜外血肿可见于任何年龄病人,以15~40岁青壮年较为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