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所有相关。包括中国文化中是如何诠释的,如何去理解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0: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09:41
很多人认为“静”一字的就是安静的意思,“入静”就是人安静下来,好像没什么高深的内涵。殊不知,安静只是“入静”的浅层要求,“静”一字绝不仅仅是安静的意思,我们的祖先何等聪明,他们早已揭示了“静”一字的真正含义。《说文·青部》记载:“静,审也。”王筠释义曰:“采色详审得其宜谓之静”。“静”的原始意义是明审的意思。也就是要我们有着清晰的思路,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其次才是安静、宁静的意思。《广韵·静韵》指出:“静,安也”。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使身体安定,心绪和平,才能内视自身、明审自己。白居易亦有诗云:“修外以及内,静养和与真”。
当然,“静”和“动”是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如果没有“动”,那也显现不出“静”来。对此,有人却感到迷惑。地球绕太阳转动,没有一刻停止,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也随着地球的转动而动,然而宇宙之大,囊括万事万物,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在不停变化中的,即使睡眠时,心脏的跳动,也绝不能停止,我们又怎样去理解“静”呢?这正是很多人忽视静养的原因,认为事物主要是以“动”为主的,身体也应该多运动。这是其实一个很大的理解误区。
“动”和“静”好比手心和手背,不可分离,我们要以相对的眼光去看待,就会真正理解。我所说的动,是说以地球为参照物,我自己有所动作是相对于地球而言,和地球的行动不一致。我所说的静,也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我自己没有动作,于是和地球的行动一致。所以毛泽东同志有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实地球的行动,我们是不能感觉到的,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可以把地球当作静止的。我们习静功夫深了,就能在这毫无感觉的地球上成就圆满,与地球的运行一致,和宇宙融为一体。
“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名词,这两个对立名词的观念,从广义上来说,是表示自然界物理现象中两种对立的状态;从狭义上来看,它是指人生的活动与静止、行动与休息的两种状态。人们在劳动以后,必须加以休息。譬如工厂中劳动的工人,劳动一定时间,就有休息时间;在学校劳动脑力的教师,教学四五十分钟,也必休息十分钟,这休息就是静。一般人来看,人的生命,经常与活动对等的便是休息。睡眠,是人需要休息的一种惯性姿态,人生往复不绝的生命动能,也都靠充分的休息而得到日益更新的生机。不过这种静,不是身心一致的,有时身体虽然休息,心中却在胡思乱想,所以不能收到“静”字的真正效验。我所说的“静”,那是养生和修心的必然方法,也可以说是基本的方法。
虽然,“动”和“静”是事物的两面,但在寻求健康的养生方面来说,“静”远比“动”重要。一切生命功能的泉源,都从“静”中生长,那是自然的功用。在自然界中,任何动物、植物、矿物的成长,都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尤其是植物,比如一朵花、一粒谷子、麦子等等的种子,都是在静态中成长,在动态中凋谢。人也一样,只有在静态下,才能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储备能量,从而以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动态的生活中去。你也可以想象的到,如果身体总是处于动态之下,很快就会疲惫不堪,耗损精力,精神上也浑浑噩噩,或抑郁、或烦躁。许多身心疾病都是忽视静养导致的。
在你入静的时候,你更会感到入静其实是外静内动,是静中有动。入静不是逃避现实,反而有助你更好地面对现实。这时的大脑处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你会感到头脑前所未有的清醒,没有外界的干扰,你更可以看清很多事情。对生活中的琐事烦恼,你不再执着,你的心灵逐渐恢复纯真的本性,你觉得自己更有智慧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潜意识,国外的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潜意识具有无穷的能量,而只有通过入静去开发。对于身体的不适,你也可以利用潜意识主动出击,通过精神守一,用意念调节自身机体的生理功能,使身体内环境达到“平秘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育真气”的状态。当然,各人的入静功夫有深浅,效果也不一样。
总之,无论如何,你要先明白“静”一字的内涵。“静”是明察,“静”是和谐,“静”是恬淡,“静”是安定,“静”是我们养生立命之根本,“静”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09:35
分环境和形态还有心态,放在不同地方意义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