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土之说,主要基于居住者差异,但也包含了佛为普度众生而显现的教化情境,因此亦被称为‘佛土’。其理论源于慧远在《大乘义章》卷十九的见解,他区分了净土的三种状态:事净、相净与真净。在真净层次中,他又细分为‘离妄真’与‘纯净真’两个类别。
与智顗的四土理论相对照,事净对应于智顗的凡圣同居土,相净则对应于方便有余土。在真净的‘离妄真’,相当于智顗的实报无障碍土,而‘纯净真’则对应于常寂光土。智顗提出这一理论后,三论宗的嘉祥大师吉藏也频繁引用,虽然在名称上有所调整,将方便有余土改称为‘大小同住土’,实报无障碍土变为‘独菩萨所住土’,常寂光土则改为‘诸佛独居土’。
四土分别指什么?
四土,即天台宗智顗所创之佛土,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含义。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包含人、天两道的凡夫与声闻、缘觉圣者共处之地。此土又可分为两部分:凡居,内有恶趣与人天趣之分,恶众生与善众生各有其处所;圣居则有实圣与权圣之分,如声闻、辟支佛及菩萨等不同层次的圣者。净土如...
思维方式稻盛和夫
思维方式_稻盛和夫,日本著名实业家。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i)柏明顿,23年专注数字化阿米巴经营,结合国内企业经营传统,帮助企业提升利润,激发员工活力,签约柏明顿阿米巴模式,上千家阿米巴企业落地实例见证!
四土的别称
一)为天台宗智顗所立之四种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染净国。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其中,又可分种:(1)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别。(2)圣...
莲宗九祖的莲宗九祖不同版本
30 他说:「据智旭〈儒释宗传窃议〉的记载,净土教的祖师,与此有相当地不同,是即:慧远、智顗(538-597)、遵式(964-1032)、飞锡(生卒年不详)、唯则(?-1354)、梵琦(1296-1370)、妙?(生卒年不详)、传灯(生卒年不详)、袾宏、德清(1546-1623)等的十二位,我想这可能是依思想与著作为准据,加以挑选出来,如...
佛教的7 宗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净土宗 净土宗,中国佛教宗派。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实...
请问一天持咒10万句阿弥陀佛名号,如何实现?我计算一秒一句一天不吃不...
净土法门,乃数十部大乘经所一致指示。从印度马鸣、龙树、世亲等菩萨,到中土 慧远、昙鸾、智顗、善导、窥基等祖师,莫不赞叹弘扬。集隋唐佛学大成、被清朝雍正 皇帝誉为“古今第一大善知识”的五代永明延寿禅师,称扬净土法门“千妥万当,不 容拟议”,博通内外诸学、提倡人间佛教的近代佛教革新主将太虚大师赞叹:“净...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有那些?
且善财、文殊、普贤都是等觉菩萨,他们都称赞净土,可见修净土也是合理合法的究竟法门。五、天台宗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三智在一心中得’,以及中论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时,而悟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乃创一心三观之法门,传于弟子慧思,再传智顗,行法华三昧时,至...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是什么意思??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的意思是:爱是欲望的表述,娑婆是人世界的表述。此句出自宋朝杨杰,他在天台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的序文里面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是污秽的国土,极乐,是清净的世界。娑婆世界众生的寿命短促而有限量,而彼极乐净土的寿命则无量无边...
《净土十疑论》的作者是谁?作者有哪些重要的思想?
后来的各种智顗传记,无不是以此二者为蓝本而有所益损。然而,关於智者大师的世寿年岁,《别传》与《续高僧传•智顗传》所载并不统一:《别传》载智者世寿六十,《续高僧传•智顗传》则谓智者世寿六十七。由于智者卒於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多传并载,均无异议,故智者世寿年岁的多少实直接影响到对其...
佛教各类修行方法详细介绍分类
六、净土宗: 以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尊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 此宗的特点,简单易行,三根普被,能摄受广大群众,有念佛法门、十六观法门等,依生前发心、修持不同,往生又有九品往生的分别。 修学此宗只要信愿具足,...
释迦牟尼佛述著的经典有哪些?
药师经有五种译本: 一、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脱经,佛说灌顶经十二所载。 二、南朝宋慧简译药师琉璃光经(不入藏经)。 三、隋朝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 四、唐朝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 五、唐朝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 前四译单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