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3 19:08
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源自于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即“一个系统的边界自由度可以完全描述其本质”。这个原理与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元和量子位紧密相连。数学上,它表明时空的维度决定了量子元的数量,而量子元的数量决定了量子位的数目。这些量子元和量子位共同构成一个有限的时空集合,类似于矩阵,其排列组合具有全息性,即部分信息的缺失可以通过其他部分得到补充,类似于“量子避错编码”,解决了量子计算中编码错误的挑战。
在量子计算中,时空的处理如同生物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双共轭编码,它将实与虚、正与负的信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所谓的“生物时空学”。这里的“熵”不仅表示混乱程度,还代表一个范围。时间作为范围的概念,源于生活中的经验,因此位置的“熵”对应于面积,“时间的熵”则对应于热力学箭头的“熵”。在量子元与量子位的二元排列中,如果缺少一个量子位,这可能类似于全息原理,低一个量子位的系统可以被低维场论描述,这在数学上可能存在证明或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反德西特空间,作为点、线、面内的空间,其可积性源于与外部空间边界的关系,其内部对称性导致共形对称群的出现。而通过调整内部几何,可以消除这种对称性,形成新共形对称。将马德西纳空间视为“点外空间”,其与“点内空间”的转换,如pp波背景,是弦论计算中的关键。在环量子弦论的极限下,弦的长度不再趋近于零,这使得物理量如能量动量保持有限。在特定的pp波背景中,对应的场论描述成为了一个可积系统,对于弦态的计算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