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与五脏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8:1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1 19:00
《黄帝内经》中说,人体五脏分别有相对应的孔窍,其部分功能也通过这些孔窍而表现出来。认为口是脾之窍、鼻是肺之窍、舌是心之窍、耳是肾之窍,眼睛则是肝之窍。
中国传统医学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认识到眼睛虽然是一个局部器官,但是它与全身,特别是与脏腑、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上说,人体“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又说“诸脉者,皆属于目”。眼睛之所以能够看见万物、辨别颜色,全赖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眼睛依靠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够视觉正常、神光充沛。所以,中国传统医学望诊中的“望目”,就是通过观察眼睛的各种情况,不但可以辨别疾病,而且还可以由此而推知人体内部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变化,具有由外推内、见微知著的重要意义。后世医家更在此基础上,根据眼睛各个部位与脏腑功能的相应关系发展成为著名的“五轮学说”,并认为眼睛的各个部位及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两眼内眦、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两眼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眼白睛属肺,称为“气轮”;两眼瞳仁属肾,称为“水轮”;两眼的上下眼胞属脾,称为“肉轮”。
此外,古人还根据八卦学说,对眼睛进行分类归属的划分,按照八卦中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其中震卦东、兑卦西、离卦南、坎卦北、艮卦东北、坤卦西南、干卦西北、巽卦东南,把眼睛也相应地分为八等份,并分别归属于八卦及五脏六腑,这就是眼部的“八廓”理论,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运用这种方法。
中医讲,眼睛是心的使者。心又藏神,心是神明所呆的地方,所以神散则目惑,就是一旦我们的神散了,眼睛看东西必然要老花。俗语有:花不花,四十八。这是说人一般活到了48岁的时候,眼睛就有可能会花掉,其实眼睛是否老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散不散。
眼泪汪汪是由于肺气不足和肝的收敛功能不足所致。这类人的肺气不足,而肺主通调水道,肝也主水道,那么肝肺功能虚,输布和肃降的能力就弱,导致水气总是壅在上面,或者水道老收不住,这种人就会总眼泪汪汪的。迎风流泪的属于肝经不能收敛所致。眼睛发干是肝血不足同时阳气虚的象,这种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很容易发脾气,爱发无名火。眼睛外凸也是眼病。常会看到眼睛往外凸的人,这种人一般眼压并不高,大多与饮酒过度有关,也是肝经收敛不住的象,这种人脾气大,爱发火,比较争强好胜,有此症状的女性很多还会得甲亢。眼下有厚厚的眼袋,这其实是一种水肿,眼下这个地方是小肠经所经过的,它跟三焦、小肠、肾都有关。如果这里出了问题,基本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化不开水,水液代谢不掉,这属于寒邪造成的疾病。上眼皮肿是脾湿,下眼皮肿是阳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