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8:1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2:20
有轨电车
六个篇章的蜡制“巨著”
蜡像馆坐落于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零米大厅的南侧,拥有1万平方米面积。该馆经过众多艺术家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精心策划、设计并在优秀技术工人的通力合作下建成。这是一座集历史、文化、鉴赏、娱乐于一体,具有创新理念的现代多媒体蜡像博物馆,拥有1000多件珍贵文物,100多尊真人蜡像,它是一部具有三维仿真效果,由六个篇章构成的“巨著”:“车马春秋”、“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旧踪”、“建筑博览”六个“篇章”连接成了往昔与当今上海的历史文化通衢。
一脚踏进蜡像馆,最大的感触即是,所有雕塑都“仿”得太“真”,以致“假作真时真亦假”,常掉进真假莫辨的尴尬陷阱。在楼间一长椅上坐一老者,笔者竟然误为蜡像,手指老者反复对同伴道:“你看像不像真的?”同伴惑然:“他本来就是真人啊。”
深入馆内,仿佛来到五方杂处的老城厢,漫步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领略到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文化韵味,目睹了棚户区里的苦涩与艰辛……可以说,走进蜡像馆,就是走进了上海城市发展的700多年的历史,许多感慨和回味,一齐注到心头。
中药铺
沿岁月的页码去依序“翻阅”
让我们沿着岁月为“蜡像巨著”排列的编码,去依序翻阅———
序馆:车马春秋———这里有一辆辆带着岁月沧桑的车辆,一幅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影,无不折射出上海城市文明的递进、历史的演变。
第一馆:城厢风貌———开埠前,上海已有50万人口,是商业繁荣、文化发展的“东南名邑”。开埠后,老城厢里中西文化共存,代表了上海历史十分复杂的一面,也是上海城700多年历史中最神奇的一章。
第二馆:开埠掠影——1845年,列强在上海建立了租界之后,上海逐渐变得华洋共居,五方杂处,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中西兼容,亦新亦旧的市民习俗逐渐形成,不同阶层的市民生活有着强烈的反差。
第三馆:十里洋场———在小农经济似汪洋大海的旧中国,太平洋西岸,中国的东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在畸形地崛起,东方大都会的梦在迅速膨胀。
第四馆:海上旧踪———上海,早先外来渔民划着小渔船泊岸登陆的栖身之地,莘莘移民托起了这座城市,近代“文明”浸染,繁华喧嚣替代了安贫乐道的旧时容颜,而一只只小渔船依然故我地维持着千疮百孔的生计。
第五馆:建筑博览———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凝固成为一幢幢风格迥异的建筑物,它们是上海数百年沧桑变迁最具象征性的物质见证。
铁匠铺
存入当下中国的集体记忆
徜徉在模拟逼真的裁缝铺、中药铺、棉布铺、豆市街、竹器店、戏园子、股票市场、跑马场……浏览于都市电车、法式英式挪威等国风格的建筑及相关人文景观中,带着游玩和轻松的心态进去,当我们参观完蜡像馆全貌,脚底的步履不经意间滞重起来。
上海这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一个新旧交替不断死亡与新生的城市,曲折多变的成长历程令人慨叹。每一次沧桑巨变,在上海滩这个人生大舞台,不论乱世枭雄还是贩夫走卒,或惊天动地,或平淡庸常,都上演得绘声绘色。在漫漫数千载中华历史长河中如划过黑夜长空的流星,稍纵即逝,短暂却耀眼,折射出人生活剧的光亮,其间还有外来入侵者带来的民族的难堪屈辱,中国数百年政治经济无休止的动荡,上海,更集中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风雨变幻、云诡波谲的历史。这一切都栩栩如生地存入了当下中国的集体记忆,这对建设中的文化昆明,应该有所启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6 22:25
以前的上海是旧上海的样子。
现在的上海是新上海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