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7-03 16: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19 16:08
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变迁揭示了病原菌的悄然变化。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以来,其病原菌种类和发病率均发生了显著调整。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内科的Swartz博士回顾了90年间这一疾病的治疗历程。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历史反映了抗生素治疗的强大效果。以往,如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20世纪20年代,病死率极高,而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和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同样惊人。随着抗血清和抗生素的相继出现,死亡率大幅下降。1913年,Flexner采用抗血清治疗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率降至31%。磺胺药和氯霉素的使用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升,到了20世纪60年代,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降至5%-10%。
青霉素的引入改变了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20世纪40年代中期,死亡率约为49%。而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的研究表明,虽然对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影响不大,但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头颅CT的普及,虽然有助于诊断,但有时会延误治疗。研究者建议根据临床特征判断是否需要CT检查,以减少延误。
近年来,病原菌的分布变化显著。随着疫苗的推广,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发病率大幅下降,肺炎链球菌成为主要病原菌。院内感染导致的城市大医院细菌性脑膜炎比例上升。抗生素耐药问题始终存在,需要针对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预防措施的进步可能大于治疗。疫苗如7价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结合疫苗和可能的4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有望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同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性脑膜炎的关注与预防措施的加强也是关键。
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类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高。在充分考虑病原学特点和抗菌药物、药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保证。